从人生回档开始
繁体版

第2章 正确的重生计划

    考场外接孩子的家长们挤成一片人海。

    “陈木!”张涛雀跃地在人群中冲陈木挥手跑来,克制不住速度般用肩膀顶了陈木一下,嬉皮笑脸道,“我知道考完我们去哪里玩了,去海边怎么样?”旋即他又压低声音,凑到陈木耳边说:“陆曼她们也去。”

    “……”陈木有点恍惚,被这么一撞差点一个趔趄往前倒,他拍掉了张涛在自己肩膀上的手,“这么多年没见,你怎么还是没个正经?”

    “什么叫还?什么叫还?”张涛大声说道,“我一直都很正经!”

    他一时忽略了陈木口中的“多年没见”。

    陈木懒得理他,张涛是他小时候的邻居,这小子咋咋唬唬,本性却是个十足的老实人,后来结婚被骗又离婚,三十岁往后那一两年跟变了个人一样,喜欢上高达,喜欢积木,喜欢钓鱼,性情大变后甚至有自闭倾向。

    陈木往张涛屁股上踹了一脚,又小声嘟囔了一句,“以后你小子指不准要感谢我。”

    陈爸和陈妈此刻还在家里等着,家离考场近,陈木出发时再三嘱咐不需要接送,他跟张涛一块儿走回去,不用太大阵仗,晚饭丰盛点就行。

    路过报刊亭的时候,他示意张涛等一会儿,上去买包烟。

    “黄鹤楼八度。”

    “啥?”

    老板仿佛没听清,陈木又重复了一遍。

    “黄鹤楼还有这款烟?”

    陈木这才想起这是零七年,猛地一拍脑袋,“芙蓉王吧,我脑袋懵了。”

    老板对着陈木扫了两眼,递了包芙蓉王,数钱的时候还嘀咕,“现在都抽这么好的烟了吗?你们这些小屁孩……”

    陈木当没听到,死皮赖脸要了个免费的打火机,这才笑盈盈折返。

    “你啥时候学会抽烟的?”张涛惊了。

    “回家,少废话。”陈木点上烟,深吸一口,这一路也不过八百多米,他特意拉着张涛又磨蹭了一会儿,确定身上没啥烟味了,这才施施然回家。

    而直到这一刻,他才彻底清醒。

    他飞奔上楼,“砰砰砰”敲门。

    “爸!妈!我想吃红烧肉!”

    ……

    零七年的安宁市还没有太多高楼大厦,多年后的老小区现在还蛮崭新的,坐落在被时光磨损了一半的城区里,陈木家住七楼,从这里看出去,能看到远处有在建的工厂,河边的几个老公园百废具兴,也别有一番味道。

    这是吃过晚饭的时间,陈木正站在窗边感慨,突然听到了敲门声。

    “早点休息,听你四姨说这玩意好,赶紧喝了。”

    陈妈推门进来,端了一杯说是“清补凉”的水,看得陈木直皱眉头。

    “苦巴巴的。”

    “这偏方去热气,明天还有两门考试,提前让你醒脑。”陈妈瞪了陈木一眼,她信这些,陈木自知辩不过自己老妈,知趣地转移了话题。

    “陈思李还在学校呢?”

    “还有一周才回来,再过不到一个月她中考了。”陈母又看了眼陈木的床,“你看看你,怎么什么都往上面丢!猪窝!”

    陈木嘿嘿地笑了两声,他跟爸妈相处向来不善言辞,但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三十多岁因为相亲跟家里颇有点闹掰的关系,反而格外珍惜这种“数落”,起码在这种时候,老爸老妈还年轻,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十几岁的年纪,在自己有限的空间里,其实是最最自由的。

    “笑笑笑,就知道笑!你啥时候能学你妹那样,起码讲卫生!”

    陈木无语,他腹诽,陈思李讲卫生?妈!你是没看过她上大学后邋遢的样子!

    不一会儿,陈妈数落结束,叮嘱了几句什么准考证记得带,多喝水早点休息便出去了,当然,门是不会关的。

    陈木哑然失笑,关上门后听到陈妈在数落陈爸,大概是儿子明天考试,电视别开那么大声之类的云云——尽管她的声音已经大过电视声很多倍了。

    折返躺回床上,重生的这两三个小时里,他至今才慢慢讲记忆彻底杂糅到一块儿,十七岁的陈木拥有三十多岁陈木所没有的热情和精力,尚未消退的憧憬以及暗地里喜欢的人,这本就是属于他自己的一部分,于是——去掉那些稚气和不成熟的想法,留下来的是一个“年轻版”的未来的自己,当然,与此同时留下来的,还有那些脑海中未曾忘的高考知识点。

    “我算是明白了,高三的我,大概真的是我这辈子知识储备的巅峰啊……我居然还能记得住这么复杂的有机方程式?”

    适应了一会儿,又翻几本散落在床上的书看了一会儿,陈木四仰八叉地躺下,深吸一口气。

    该认真思考自己的重生计划了。

    他最想要做的,当然是:

    挽救郭书瑶。

    而世间大多数都是阴差阳错。

    一个选择牵动另外一个选择,一个结尾牵动另外一个结尾。

    该怎么做,如何去做,需要慎之又慎。

    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呢?

    嗯……

    自己的优势是对互联网发展了解多,清晰地知道那些发展的风口,并且在某个时间段,来钱快,自己扎根运营工作室好几年的经验要发挥出来,并且赶上那个“风口”。

    这只是要做的很多事情当中的一件。

    毕竟往后几年,也会有房价飞涨,消费主义盛行,流量主义盛行……

    陈木闭上了眼睛,一边思索着。

    门外的陈爸似乎关掉了电视,有烧水泡茶的声音,更远一点的,是安宁市流沙区的夜市,嘈杂声,滋滋响的铁板烤鱿鱼声,棉花糖,炒冰糖水……

    零七年还没有各种奶茶店呢!陈木心想。

    他所在的这个城市在整个南方沿海地区发展算是还可以,但比上鹏城广府,还是差了太多,小孩子考个期末考年级第一,这个时候最期待的还是一顿炸鸡汉堡,且是山寨店居多。

    “在我大学毕业后的那段时期,好像是各种资讯,互联网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个时代还没有大数据统计,电商?这会儿爸妈还觉得那是骗人的玩意儿,嗯……老爸到现在还觉得小灵通更好用一点,张涛那小子想要手机的原因还是想要每天挂个Q好升级……”

    “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流行一句话,说在这样发展迅速的时代,风口上的那只猪都能飞起来,我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差,哪怕是猪,也该成为风口上的那只猪。”

    零七年,还没有微博,没有各种明确写明粉丝数XXX的用以打广告变现的平台。

    短文字流行在QQ空间里,这个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从线下引流,做自己的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这一块在陈木印象中,好像是公域流量大行其道时才被人提出来的概念,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而事实上,一个好的私域流量哪怕是放到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那个时期,不管带货还是卖课做知识变现都是一顶一的。

    这是陈木的第一步!

    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但注重当下才是重要的。

    这是陈木一直以来的理念。

    沉浸这一行如此多年,每一个风口到来的大概时间,对于互联网舆论的嗅觉,陈木是绝对的高手。

    “可行性是有的。”

    陈木很有信心,“不过线下这一块,毕业季在即,嗯……得找阿涛的老爹聊一聊。”

    张涛的老爸叫张必富。

    零五年开的服装厂,在陈木的记忆中,后来转做内衣内裤品牌。

    规模很大,在当地不算是小打小闹的买卖了。

    “白手起家,有时候第一步迈出去,也是需要一点点关系的。”

    而陈木刚好有,曾经是邻居,两家一直以来都有往来,张必富也是看着两小孩长大的。

    “我记得一三年那会儿,好像也关厂倒闭了,张叔后来是被阿涛那小子的破事儿一夜熬白了头,既然重生一次,我也可以适当帮帮忙。”

    他的目的很简单,也不复杂。

    给予家人更好的生活,在风口上站稳位置,以及挽救郭书瑶。

    “不好高骛远,不做底线上来回试探的破事儿。

    我虽然是重生,但实际上可浪费的时间也不多,做好风口上的那个人,活得值得一些,精彩一些,遗憾少一些,就可以了。”

    至于什么要成立商业帝国?

    要做那种小说都市文里,几十个亿都不看一眼的人?

    要把以前得罪过自己的人,看不起自己的人狠狠踩在脚下?

    前者不符合陈木的性格——且不说到底有多难,甚至都可能不存在。

    至于后者?那也太婆婆妈妈了,人倘若上辈子的事情都要计较一遍,那重生这段时间什么都不用干,全特么报复他人去了。

    “嗯,考完试得去阿涛家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