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0,从村办企业开始
繁体版

第三章 钓鱼老人

    杨花村,开满油菜花的村道上,两个行色匆匆的男人正焦急的走着。

    “爹,刚才你为啥不让我揍那个小崽子!”说话的人正是宋伟。

    “他说的数据全部都能对上,应该不是虚张声势。而且指望孙华的账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宋德贵表情阴沉,语气感受不到情绪。

    “那也不能让个娃娃给唬住啊,不听话就打到他听话!”宋伟还是愤愤不平。

    “儿砸,遇到事情多动动脑子!智取懂不懂!智取!”宋德贵一副恨铁不成钢表情。

    “那爹你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我都听你的。”宋伟嘴上这样说,心里想着那你刚才主动踹孙华?还智取!!

    “有办法,走!咱们去市里!”宋德贵想了想,一副胸有成竹的语气。

    话说回头,孙宗林赶走宋德贵父子后,便和父亲详细了解了事情的具体。

    宋德贵父子传闻宋伟舅舅在市委工作,利用当村主任这几年,横行乡里,吃拿卡要,克扣种粮补贴,虚报五保户名额更是把村集体合作社的收入直接装进自家腰包。

    村里人都还很老实本分,根本不懂,就算知道了。听说他家有亲戚在市里也没人敢去告,可前段时间宋德贵却踢到了铁板!

    村里有个叫张建阳的老人,是以前知青下乡到的村里,后来时代结束也没走。有点文化,但是这些年也没有成家。

    宋德贵拿着人家张建阳的名办了五保户,偷吃空饷。张建阳前段时间去市里医院看病才知道自己有五保,老派知识分子觉得自己有手有脚不需要国家的照顾想取消,后来才知道是村主任宋德贵一直在冒领。

    老先生一气之下写了一篇文章直接寄给了报社抨击宋德贵,讽刺弊病。同时也引起了上面的注意。

    这才有了宋德贵登门想让孙华做假账平熄问题的事情。

    听完父亲孙华讲述,孙宗林对事情详细有了了解。

    前世父亲就是因为帮助做了假账才受了牵连,经过今天和宋德贵父子闹翻应该会改变。

    “对了,儿子,那些数字我都没有那么清楚,你是怎么知道的?”父亲孙华不解的问道。

    “哦,我哪里知道这些,只是刚才情急瞎说的而已。”孙宗林只能如此解释,总不能和父母说自己是重生回来的吧。

    必须要想办法彻底解决了宋德贵,不然后面肯定还会有麻烦,孙宗林心中想着。

    按照原来的进程,宋德贵要年底才会进去,而且他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自己接下来的很多安排。

    有什么办法能给他提提速呢?孙宗林心里计划起来……

    下午无事,孙宗林约上发小李俊在村内闲逛,心中盘算着自己重活一世自己要做些什么呢?

    未来二十几年的发展趋势自己全部清楚,房地产、股市、互联网、比特币…可这些事情不是距离还早,就是现在的自己还没有入手的能力。

    房地产?最少也要上百万投资,互联网?那更是烧钱的无底洞。自己现在根本玩不转。

    眼前村里巴掌大的四方天地,就从这里做起?就村里现在想做的事情也没有头绪啊!

    唉~人家重生都自带金手指系统,可我就带条命回来,没有启动资金自己要怎么办呀?孙宗林苦恼的想着。

    “诶,宗林你自己感觉高考成绩怎么样啊?”这时李俊开口打断了孙宗林的思绪。

    “啊?还行吧,应该能上江宁财大。”孙宗林拉回思绪。

    “你文科不用愁了,我是学理科的,而且感觉这次没有考好。可怎么办呀?”李俊抱怨着说道。

    “你的话,应该也不会太差。”孙宗林一回话,一边脑子里快速思索着当年李俊的高考情况。

    记忆里他其实考的不错,分数好像比自己还好,可是当时自己感觉没考好,心里没信心。最后报了个外省的理工类学校。

    “你报江宁信息工程大学!一定能上!”孙宗林经过一番仔细思索,最后又计算,笃定的说。

    李俊是自己从小一直玩到大的兄弟,靠着记忆他的成绩是能考上江宁信息工程的,前世可惜在了不自信上。

    这一世自己有这个能力,一定要帮他一把,而且能和好兄弟还在同一座城市上大学。还能常常联系。何乐不为呢?

    “我?可以吗?”李俊听到孙宗林如此笃定,反而有些迟疑。

    “兄弟,信我,没错的。按照你之前每次模考的发挥,再加上考完试你和我说过的失分点。我帮你算过了。上江宁信息工程足够啦!”孙宗林总不能说兄弟我是穿越回来的。我知道你的分数。

    “可我还是怕自己不行。”李俊依然有些犹豫。

    “看到前面哪位钓鱼的大爷没?你要像他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舍弃所有杂念,心中一直想着一件事情,那么天地间的能量就都会朝你涌来,帮助你完成你的目标!”孙宗林化身后世成功学导师,一阵忽悠。

    说话间,钓鱼老手一个抽杆,一条大鲤鱼被拽出水面。正好配上孙宗林刚才的洗脑演讲。

    “嘿,小伙子你说的不错呀!我刚听你说完,舍弃杂念,身心投入就立马有大鱼上钩!”钓鱼老人一边收鱼,一边冲他们两搭话。

    “我靠?难不成我有气运加身?言出法随?”孙宗林心想,当然不可能真的存在什么气运加身,完全是巧合而已。

    “来来,小伙子坐下聊聊,老头子我并不是故意偷听你们说话,只是刚好听到你的观点,觉得很是有趣。”老人招呼二人到身旁。

    “大爷,您面生啊?好像不是村里人。”村里人口固定,大家基本上都认识,可这老人孙宗林完全没见过。

    “我是从市里过来的,老啦,退休了没事做,到你们这钓钓鱼,打发打发时间。”老人慈祥的回答。

    “您看着可不老,还能再发光发热,给社会做贡献呢。”孙宗林看着老人穿着一身行政夹克西裤皮鞋,心想着哪有人钓鱼这样穿的呀?

    “呵呵,小伙子会说话。看你很有想法,那你们年轻人对这基层乡村建设有什么想法吗?”老人考究起二人。

    “我们两人还小,刚刚高考完,对这方面也不太懂,但是我觉得村里建设,说再多也还是要把经济发展起来。只有老百姓吃得饱饭,口袋鼓起来了,腰杆才能挺起来。”孙宗林顺着话说到。

    “不错不错,那具体点呢?”老人本来只是随口问问,现在来了兴趣。

    “就拿您钓鱼来说吧,现在城里人都富起来了,手里有钱了,好多都愿意来乡下游玩,奈何没有门路。村里的野塘一直没人问,鱼都是纯野生的,又大又肥。”

    “如果可以在村里搞个垂钓大赛。又有趣味,又有野味。让城里人知道,来游玩。村民们还可以顺便买买土特产。这样大家都能有收获……”孙宗林利用前世的思维眼界滔滔不绝的说着。

    “好,好,好。”老人越听越认真,接连说了三个好。

    “可这些实现也有难度啊!没有途径做广告,让城里人知道啊!”孙宗林说,现在可是2000年,手机都不是人人都有,信息传播还没有互联网普及后那么方便。

    “年轻人你很有想法啊!广告的话我倒有个办法,我给你个港城日报的电话,你联系他就说是我介绍的,他可以帮你解决。”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纸笔,写下一张纸条,递给孙宗林。

    报纸?对啊!报纸!我怎么没想到呢!现在这个年代,信息传播最广最快的还是报纸!而且城里的中产家庭大部分都会定报纸!孙宗林心想。

    “诶,老人家,您怎么称呼啊?我联系人家我怎么说呀?”老人递完纸条已经收拾东西走了,孙宗林这才反应过来冲着老人的背影问。

    “他要问你就说是丁维民介绍你联系的。”老人回头微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