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04:从银行打工人开始
繁体版

29、扫厂

    银行的产品是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碰到合适的人才能卖出的产品,所以他即使知道后期有很多需要贷款的公司,但是如果他现在上门,那说不定就会吃个闭门羹。

    但是银行产品在众多产品里面应该也算是比较容易推销的产品,有一句话说的对,如果你连钱都推销不出,那你还能推销的出什么产品。

    更何况银行人员上门还是相对来说不会被粗暴对待的,所以银行贷款产品的推销说白了就一个字,扫。

    其实在04年,大多数银行人员只是放不下身段,不肯去主动拜访企业而已,在小城市里,其实即使在二十年后,放不下面子的人也大把人在。

    而老油条的林旭风却是没有这么多的矜持,中小企业苦银行久已,就让自己来拯救这些企业吧。

    来到城西工业园区,他没有去选择那些中型企业,而是对准了小微企业来作为突破口,而这往往是各大银行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这些企业的营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都集中在几个大型厂房里,没有厂房的他们大多都合租在已被隔开的小车间里。

    但你如果就此小看他们,那你就错了,这些小工厂的老板大多都是家里殷实的很,而这些企业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心中都没有银行贷款这个概念,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贷款,而是大多数银行都没有想他们敞开门口,他们有的最多也就是农村信用联社的小额贷款而已。

    来的第一家工厂是一家生产玩具的公司,进到工厂里面,只见里面堆满了各式的布料,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缝纫着毛绒玩具,顺着指示标,林旭风来到了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敲门获准进去后,一位年轻人正在办公,看到进来的林旭风,却是质问出声。

    也不接林旭风的名片,直接就把他往外赶,对于碰到这种客户,其实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道了歉后,林旭风也不跟他多纠缠,径直离开了这家公司。

    即使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林旭风却也没有丝毫气馁,继续去拜访下一家。

    第二家工厂是伟明加工厂,一看就是一家帮人做加工的企业,其实这种企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的垫资非常夸张,压三个月算是好的,有苦逼的压六个月,那真是压得你欲仙欲死。

    只见里面有十几台机器,没有空闲,全都满负荷运作,在一个角落里堆满了一箱箱的零部件,里面机器的轰鸣声和机油气味交织,简直就是绝杀,一般人真会被直接劝退,幸好林旭风也算两般人,自然不会被这种小小的困难所屈服。

    拉住一位小哥问了老板的位置,林旭风就直奔最里面的办公室而去,打开办公室的门,只见里面烟雾缭绕,里面正有一位三十来岁的手上拿着一只点燃的香烟,在打着电话,看到林旭风的到来,只是手指了一下墙边的沙发,示意让林旭风先坐一下。

    林旭风也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的在沙发上落座。

    不一会,这位老板就已经打完了电话,走了过来,疑惑的询问道:“你好,请问你是来有什么事吗?”

    林旭风赶紧拿出了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同时微笑着说道:“老板,你好,我是大唐银行的中小企业部的负责人林旭风,这次过来主要是了解一下你们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

    听到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他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我哪是什么老板啊,你叫我王伟民就可以,欢迎领导来我们工厂啊!”

    “我就叫你王哥好了,王哥,你这对资金有没有需求啊?”

    “资金只有不够的,哪里可能没有需求啊?今年我们上游厂家把我们的压款延长了一个月,我刚刚正向朋友借钱呢。林经理,你们真能帮我们解决资金问题,那就是雪中送炭啊!”

    “王哥,你那有没有资产做抵押啊?”

    “我在城西这边就有一幢房子,但就算抵押了也有所欠缺啊,你们银行的抵押率不是只有70%吗?”显然王伟民也已经去咨询过银行的工作人员。

    “王哥,你看一下你有没有朋友也需要资金的,我再帮你办一笔三户联保。但是这种贷款模式的话,就需要王哥找信得过而且知根知底的朋友了,否则会被坑死。”林旭风略作思索,抛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听到林旭风提出的解决方案,王伟民瞬间舒了一口气,对着林旭风说道:“那正好,和我一起做这家公司的配套工厂,也都碰到了和我一样的问题,我们正好一起解决。”

    没想到否极泰来,而且还一拖三,得知了王哥的贷款意愿,林旭风也就不急着找下一家了,而是和王哥好好的聊起了他这家公司的具体情况,还有每个月的进账以及另外几家联保公司的具体情况。

    同时还跟他说明了三户联保的风险点,因为这种贷款对银行来说,确实是风险大大降低的,但对这三家企业就没那么友好了,一家出风险,另外两家要优先偿还,所以对这种贷款一定要阐述明白风险点。

    在双方详细商量完之后,林旭风就向王哥打听了一下,“王哥,你们这个厂区,我看工厂还是比较多的,你对这里的工厂有认识的吗?”

    王伟民对这个刚刚帮他解决了大问题的小兄弟也是非常感谢的,所以在听到他的问题后,二话不说,直接带着林旭风走访了几家工厂,虽然这几家工厂也没有资金上的需求,但是也都互相留存了电话号码。

    同时这几家工厂的老板也都承诺会帮忙存款,其实能和一位负责贷款的银行领导认识,在这种小厂的老板看来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所以在接过林旭风的名片和王哥的介绍后,都愿意付出一点诚意以结交一位有用的朋友。

    当然在几位老哥的互相介绍之下,基本把这个厂区里的工厂来了个一网打尽,除了一些没有在厂里的老板外,今天也算是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