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江湖实时瓜摊
繁体版

论一个人可以不要脸到什么程度

    各位少侠早上好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朋友,刚认识的时候,对你特别好。等熟悉了,就开始在你面前不断提起近期他想要的东西。他不会直接上来就和你说,这个东西我想要,你给我买。他会先给你营造出他很喜欢很喜欢这个东西,然后期间不断透露出自己没有钱好穷。在这些语言的基础上,他就开始慢慢暗示你,你能不能帮我先付款。

    再告诉你他有钱了就会马上还钱,同时还会打感情牌。和你说咱们两的关系怎么怎么好呀,,不会骗你的。在这种带着浓烈感情色彩的暗示下,你为他买了第一件东西。他会表现的超级开心,然后说你真是一个好人,表现出超级依赖你的样子。让你感觉,自己这比钱花对了。

    在第一次暗示结束后,他会沉寂一段时间,和你相处。然后开始铺垫第二次的暗示,同时表达出他的弱势,花你钱的不好意思。让你安慰他,然后他会顺着这个形式,向你讨要第二次的钱。前两次的暗示,是一种试探,如果你表现的很坚定的不为他花钱。他可能就会找下一个合适的有钱目标。

    在这两次试探中,你只要表现出一丝不忍,对他的包容。他就会加大火力,对你越来越好,期间的暗示也会越来越多。在很多隐晦的时候,都会适当的表达出自己欲望。如果前两次的试探,你都满足了他。他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你是一个可以宰的羊。然后开始不断的薅羊毛,割韭菜,等你反应过来自己被他给套路了的时候。他就会直接放弃,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但是为了能顺利的找到下一任目标,他会适当的营造出自己很委屈。以退为进的博取同情,在慢慢模糊自己的错发,放大你对他期间不满的细节。让大家觉得,你好恶毒,他好可怜。当群众中出现明眼人的时候,他会把这个人归为你的亲友。然后渲染自己是多么的无助。同时透露给大家的消息都是,都是你是自愿的,他没有直接问你要。因为都是暗示,你也拿不出绝对的截图,来证明他是一个不要脸的乞丐。这就是这种乞丐的高明之处,不管你怎么做他都能倒打一耙。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正是如此,其实前面也有讲过这种人。大家也可以去翻一下以前的瓜,康一下。先介绍一下主角:书生,老板,满满(老板的代练)。

    老板在刚入坑楚留香的时候,认识了暗仔书生。因为老板是萌新,书生就一直在教老板怎么玩楚留香。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在十月初,书生和老板说自己馋染色白发。四个五百盒子大概就能开到,两k左右。这个时候,书生和老板的关系很不错,老板就转帐了书生2k。

    然后过了三天左右,老板想和书生挂锁,确认关系。但是被书生拒绝了,两人就没有挂锁。然而在帮派里,书生却一直叫老板媳妇,在不是情缘的情况下。又过了一段时间后,老板雅韵上了惊鸿,书生知道了以后就变卦了。又想要和老板挂锁了,还要老板跟他挂称谓。可两人的关系依旧没有确认。

    在这件事后,书生开始了第二次的要钱。理由比如说要买基金号,又比如要去医院买药,还要吃个饭。最让人恶心的是,书生说自己本来是想要问父母要钱的,然后转念一想老板有钱,就没有要。啊这?这是什么品种什么人间乞丐???要钱的理由五花八门,不知不觉中,老板已经给书生花了近四千的钱。

    接下来就到了导火索事件。那天老板给朋友去打工,书生也进了队伍,然后进队就喊老板媳妇。队长武当是老板的朋友,他以为书生是在开玩笑。因为老板的挂锁不是书生,武当就紧接着说了一句:这是我媳妇。结果书生就急了,跑去和满满说老板绿他。还在帮派群里口吐芬芳的骂武当。

    因为老板很早就想和书生断绝关系了。就趁这个事情说了。好不容易榜上的富婆小姐姐就要离自己而去,书生就口不择言的慌了。他又是和老板哭穷哭惨,又是威胁老板不还钱。软硬兼施依旧挽回不了,书生只能认了,说自己会还钱,十五号还。最后只还了1100,加一个648,以及撕破脸皮后的还的98。

    满满知道这件事后,不忍老板吃这样一个亏。就跑去和书生对线,但是书生不敢,满满就追到了书生在的群里。然后发现了书生竟然背地里骂老板,诋毁老板。这怎么能忍?满满就在群里和书生battle了起来,自知自己理亏,书生就跑了。

    但是没多久,又偷偷溜回了大群。在群里不断的阴阳怪气,说老板是自愿的,是她活该。有人问老板的ID,书生也不隐瞒直接告诉他。然后转头又是一波自我感动的演绎了一出,为情所伤,毁号退坑。结果当晚又被满满发现,在群里炫耀自己一身绿,暗讽老板绿他。

    还没退群的满满,开始和书生对线。然后书生就骂满满是护主狗,各种不要脸的话往外蹦。至于为什么是满满对线,不是老板亲自对线,是因为老板觉得私聊的该说的已经都说完了。没必要再来群里浪费口舌。在群里疯狂洗地的书生,被满满看见戳穿面具后,直接说出他就是吃软饭的,超喜欢吃软饭。

    啊这?吃软饭很值得骄傲吗?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一个人不要脸到了一定的境界,真的拿他是没有办法的了。本期故事到这里结束,每日一问:“你见到过这样的垃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