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指南之南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春日无事

    尉小茜去法国一月,传回国内有男友。

    惊起蛙声一片。从学校众人到旧日同学,纷纷打听这位‘幸运儿’。

    仅知道徳裔法国人,年龄二十七八岁。经历、职业未知。

    尉小茜去法国仨月,订婚。五月再往后,很多年都没消息。

    期间,汪域去法国数次,未见。

    巴黎她工作的地方,没。

    波尔多学习的地方,没。

    波尔多很小,大学也小,在校生连同老师不到千人。学校里东方面孔不多见,虽个个步履匆匆也能见着几位,但都不是她。

    。。。。。

    “妮妮还好吗?”

    分手这么多年居然还叫妮妮。汪域讶然。又想他俩毕竟在一起多年。

    “做驻外记者,现在北非。”

    一年回不来几次。想见面难。但不是不可能。真心换真心可以。

    楼肖骁没言语,他这么些年没再找,心中未必不是想着金雪妮。可想提复合就要承认自己过往的错误,何其难也!

    汪域就没这心理负担。当然他从没想复合,更没新的女友。

    哦,他这些年也没空窗,有几个很有好感的女生,撩-可以,谈-实在没有强烈在一起的欲望。

    小茜嘛,是他白月光无疑。学生年代喜欢的女生,没有之一。

    。。。。。

    接上,尉小茜7月5日华清毕业,优秀毕业生还上台演讲。当天离京。第三天在机场和爸妈、小姨小姨夫表妹泪别。第五天到巴黎。

    巴黎住所是一座45平的小公寓,两人居。她和齐秋。

    从此,这里就是尉小茜在巴黎的家了。即便后来齐秋回国,她也一人住这里。

    一住四年。

    毕业当年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

    哦,十一月她延长在法居留期限。由临时改为普通。

    十二月通过波尔多设计学院的申请。二月开学。

    期间工作、培训照做。她在TER还是助理设计师,依旧跟随Nathan。

    齐秋跟Bruno。也是建筑师。

    在法国工作,哦,培训。是,不明面加班,每周工作必须少于52小时。可工作之外呢,

    齐秋法语-听说读写能力刷刷提高,每天在公寓努力呢。

    尉小茜更,因年后要去波尔多入学,春节都没回家。小年自己买的饺子,极其难吃。

    春节是爸妈包饺子,加急快递来的。一口饺子一把泪,就是蛮凄惨的。

    来法第二年,更忙了。学习+工作,算是半工半读。学习大于工作。工作多是画图。在家也可做。

    波尔多租一套公寓,依旧两人。这次是二年级景观设计Julieth。比尉小茜小两岁,不影响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Julieth两年后毕业,尉小茜则把四年课程压缩到两年半。额,尉小茜忙。是真忙,比在华清还忙。

    因为两国的教育体系从一开始就不一样。在国内建筑属理工科,法国是人文科学类。

    而且法国建筑学院内,工程类的课程占比极大。从大一到大三都有涉及到结构、建筑物理及旧建筑翻新使用的课程安排,更重视实用性和新科技的结合。另有建筑法规、土地管理之类的科目。加之法国政府极其重视老建筑的保护,有众多条款和规范保护老街老房古建。

    Réabilitation,即老建筑翻新,是国内建筑院校中没有的科目,但在法国教学中占有很大份额。这和法国城市建设有关,不多赘述。

    在法国,很多老师没有固定的课本,教案是老师们自己的分析内容和研究成果。课堂上会发放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推荐大量的参考书籍,当然,还有大量的笔记:这些是学生们最终的考试依据。

    再说课堂,重模型,重分析,重创作过程。教学中,还有大量实地参观的机会,以及实习。

    呵呵,尉小茜来法工作,曾经无数次庆幸自己当年选华清。如此大的学习、工作量,她能不被压垮,门门拿A,由华清培养五年的强健体魄居功至伟!

    。。。。。

    还有射箭,尉小茜上次对弓箭产生强烈兴趣发生在二三年级,原因都知道,特奖嘛。田径和游泳这种在华清太大众化的运动体现不出她对体育极其高涨的热情。射箭够冷门,还有些解压,符合要求。

    现在嘛,是她主动要练习。巴黎有报射箭,去专门俱乐部。还不错,画图累了也有去处。

    因此认识首任男友,或者说前未婚夫。认识他时还是陆军上尉,分手时已经副机长,法航。

    可惜,尉小茜不坐飞机。

    飞机单程1.5时;火车3小时,但火车站在市中心。这么算来总时长相差不大,价格,

    还是坐火车好,可看沿途风景。

    尉小茜在国内就蛮喜欢坐火车的,在法国嘛,不一样的风景体验:铁路两旁乖巧低头吃草的牛羊,一望无际的金黄油菜花田,亦或陡峭的山坡和耸立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