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潜龙
繁体版

第二十章 谋燕赵,图徐州5

    高顺对胡行没什么兴趣,有点勇武葛南也归西了,用不着自己动手。

    他对眼前这员小将倒是颇为欣赏,这小子第一个登上城楼勇武不凡,入城又积极组织人封锁四门。

    前些日子高顺带着部下参加了“虎贲军”的比武,说是比武实则是比武担职位,毕竟有还有十几个别部司马毕竟来的都是军中健儿,论军功大部分人都差不多,故有此次比武。

    高顺麾下也有人去了“虎贲军”,毕竟他不光统领“陷阵营”还领着齐郡都尉,天下无不散筵席,麾下想去博个未来,他也不能拦着别人不是?

    高顺作为“四大教头”之一,和陈宪钱汉一同参加了比武大会,高顺一方面是作为“教头”来评价的,另一方面也是为老部下打气,毕竟都是军中宿将谁还没几个老部下,人虽走了可高顺也希望他们能大放光彩,也算间接给自己扬名了。

    陈宪呢?作为青州之主、众人主公,则是抱着捡漏的态度来的,上次青州大比,陈宪在万军从中“捡”了个许褚,不过他只看了一场,当时青州刚定政务繁忙,他当时头等要务要定下青州发展的纲要,自然不可能天天去看,加上许褚已经是个例外,这货实在勇猛,这才脱颖而出。

    你像李通这小子,他也是那次比武招来的,可是最后还不是从军侯做起,后来慢慢提拔做了高览麾下的别部司马,陈宪发现他还是一次意外巡查军营,被陈宪提拔做了都尉现在随钱汉南下。

    你说陈宪为啥重视他?这货虽然在罗老爷子的《三国演义》里没啥名气,可在历史上可是曹操麾下名将。

    李通(168年-209年),字文达,小字万亿。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人,东汉末年人物,汝南太守。早年以游侠闻名于江汝,曾谋杀周直,独霸朗陵县。后来,率众投奔曹操,补充兵源有功,拜为阳安都尉,其间不因私而忘公,不因其妻子的求请而过问扏法者。官渡之战不但不被利诱,在当时许都以南民心不稳,唯李通的阳安犹存。建安十四年,救援曹仁,且战且前,病死于途中。谥曰刚侯。

    至于你说陈宪为啥没发现,第一这货的名字有点“张伟”了,汉光武的“云台二十八将”里就有一个李通,你说谁能想到?

    第二这货武艺不错但是跟同期那位“虎侯”比哪里是对手,好死不死偏偏是败在许褚手上!

    第三这位当时统兵的天赋还没完全挖掘,加上陈宪从老兄弟里挖掘培养了一批人,这可不就没发现吗?

    第四汉末乱世英雄太多了,名将又那么多,加上这个世界名将更是多,鬼能全记得住那些名将表字籍贯。

    钱汉为啥来?他是想来寻摸个保镖,看看陈宪身后典韦许褚,自己身后周仓虽然不算差,但是一比钱汉表示我酸了!再说周仓一个人多少有点形影单只,自己武艺又不咋滴,看看能不能淘个不善兵法善武的好保镖呗!

    至于马奕?这货早就出现,但纯粹是手痒想找人打架,第一天海选就跑来了,连挑四人,是陈宪下令才离开的,第二天他就被陈宪外派跟着徐晃剿匪去了。

    说回比武

    其实这次比武毕竟是内部,参加比武你至少得是屯长(百夫长)或者有上官推荐才能参加。

    光是第一轮一对一打赢胜出,就打了三天,接着是擂台赛,守擂一日或者超过十场就可以胜出。

    再下一轮是一对一,这个时候人就少了,选出十六人做十六强赛,再往后的八强不光是武艺,还有谋略兵法,二者综合评价,陈宪这个时候也才会来看,前面都没什么意思。

    当然其他被淘汰的也还有机会,就是去参加兵法考试。

    没办法,像于禁不就是这样的货,这货武艺不算高超,偏偏练兵还有一套现在隐隐有“第五教头”的潜力,其职业生涯打仗也是一名好手,除了被关二爷水淹七军投了降,其实也没什么人生污点。

    不过参加兵法谋略的也不算多,毕竟大部分是大头兵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大有人在;不光这些人,一些学宫和招贤馆的谋士也报名参加,毕竟陈宪说了武力不行可以做谋士不是?

    不过兵法考试陈宪压根没兴趣,他直接扔给沮授、戏忠、郭嘉、鲁肃这自己四大谋士,让他们带着一众谋士审卷。

    这次比武倒是有几个二代参加了最出名是历史上本该夭折,现在却活下来还生龙活虎的黄忠独子——黄叙。

    还有一个是陈宪老管家陈福的长子陈庄,这小子自幼跟着陈宪,陈宪的设定本就是自幼学武,所以陈庄这小子也跟着学了不少,武艺也算不错;他本来还小陈宪没让他参加,陈宪灵寿血战后,老管家可吓坏了,赶着儿子做了陈宪亲兵,照顾起居。

    后来即使陈宪有了典韦许褚两大保镖,陈庄还是跟着陈宪,出征时负责起居、换甲;现在这小子也十六了,陈宪不想让再跟自己做个亲兵荒废了(再说带个媳妇不香吗?),跟老管家商量后让他去了张郃麾下做了都尉,结果他跑去“飞骑”做别部司马,这小子这次讨董以后放着都尉不做,又跑到“虎贲军”来。

    十六强赛那天

    把高顺的脸最后黑的要死,为啥?他部下一共三人杀出重围,结果一人让徐荣麾下袁烈给打下马,一个被黄忠儿子黄叙用拖刀计给赢了。

    也就那跟“独苗”出身“陷阵营”以刀盾为兵器,加上运气好,碰到不是什么难缠的。这才晋级八强,让张辽麾下北宫冲八强第一轮打了几十回合便又让北宫冲给打下马。

    这没成想这又让北宫冲那小子得了手,这让旁边的张辽强忍着笑意,可是脸上那个嘚瑟,让高顺有一巴掌拍死他的冲动。

    二人早年相识于并州军,一见如故结为好友,后来机缘巧合下陈宪救了高顺,高顺所幸投了陈宪,做了家将再后来跟着陈宪一路做到校尉,那个时候张辽才作为骑都尉来到陈宪军中,二人这才相见,那叫一个高兴。

    二人虽为挚友,却也相互攀比,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二人论武艺二人差不多,论练兵高顺棋高一着,论兵法谋略张辽略胜一筹;二人平局,可总要有个胜负不是,二人又都年轻高顺刚结婚张辽还飘着,二代比拼还是早的很;故麾下部下就成了二人比拼的重点(其实张郃高览也是一样,还有颜迈伍宪这俩)。

    所以部下输给徐荣麾下袁烈,那小家伙一手混铁棍本就在军中特立独行也算小有名气,一手防城之术也深得徐荣教导,最后打平袁烈总评获胜,高顺倒也觉得没什么。

    输给黄叙高顺也挺释然,黄忠是军中宿将论刀法天下间是顶尖那批,虎父无犬子黄叙武艺赢了没话说,兵法不还是输了,虽然最后总评赢了,但多少有点面子不是?

    关键北宫冲这场,这犊子又是赢武艺又是兵法的,要是其他人部下高顺都没什么,技不如人呗!可是偏偏是张辽的麾下,再瞅张辽那张脸,就差把嘚瑟写脸了,高顺脸就黑了,他是比较老实死板可不是没自豪啊,哪个将军还没骄傲呢?

    不过也有让高顺欣慰的,最后获胜是徐荣部下袁烈,其次才是北宫冲,陈庄拿了第三,黄叙第四。

    陈宪让袁烈入了赵云麾下,做了都尉,还是赵云的参军,兼领“飞骑”骑都尉,等于是两份官职还赏了五十金。

    北宫冲继续在张辽麾下,骑都尉,赏四十金。

    第三名居然是陈庄这小子,陈宪倒是有些惊讶这小子,因为这小子的能力功劳可以直接做都尉了;陈宪最后还是让他做了都尉,陈到的副将,赏三十金。

    黄叙年纪较小,陈宪对他还是有不小的期望,没打算让他现在就在第一线,至少再学两年再说,让去学宫修习兵法,赏了二十金,这小子赛后屁颠屁颠带着姐姐黄舞蝶去下馆子了。

    高顺的部下叫于勇,刚到青州跟着高顺,一步步爬上来的,原来在“陷阵营”后来高顺领军,他被调做了军侯,还短暂做过县尉,此番算是博个前程。

    他和其他十一人是八强、十六强,按照他们的能力,分别担任別部司马或担任副将,这些人中还有两个张辽部下皆是八强最后担任副将,一对比高下立判,北宫冲日后定然平步青云,自己那几个老部下现在只是別部司马。

    陈宪曾透露,日后这样的比武还会举行胜者连同上司重赏!钱谁都嫌少不嫌多,官也是一样。

    因此,军中诸将除了钱汉马奕他两一个不在乎一个没兴趣,基本都摩拳擦掌从部下挑选良才加以指导。

    高顺也不是没发掘,这次出战也发现几个不错的苗子,但是和北宫冲那几个家伙比起来差远了,可是这不想啥来啥,眼前这小将到是不错的苗子!

    高顺来到大堂问道:汝擒拿胡行有功,主公曾言“赏功罚过,不吝官财”吾亦当如此,尔叫何名?何方人士?何时入伍?官居何职?

    那小将拱手道:某将姓王名克,祖籍并州晋阳后迁司隶,中平六年入军伍当年随钱汉都督一同回青,现担任军中一军候!

    高顺:嗯,一年做到军候?你可是随仇中永参加了洛阳血战?

    高顺有此一问不奇怪,陈宪发迹以来只有两场血战一场灵寿血战其中担任要职不乏其人如裴良、邓方都是那场血战后幸存者中佼佼者,即便资质最差的现在也是一部司马。

    后来又有仇中永洛阳血夜六千人拼死拦截西凉军,那战幸存者更少,不过资质大多不高,一些又有残疾在身转到火头军担任职务,剩下的大多是军候、屯长之职。

    王克依然拱手道:某将当年的确随仇将军参加洛阳血战后舔为一队长,后来又随主公两次伐董这才升任军候!

    高顺:嗯,汝为何未参加“虎贲军”大比,以尔之武艺,我想十六强想必还是可以争取的!

    王克有些后悔:讨董之战某将于虎牢关下受两处箭伤,大比后方才恢复,却是错过了大比。

    高顺笑道:不必后悔,此后军中大比仍然有,只要你有本事不会被埋没的!

    王克有些激动道:若是如此,吾当好生练习武艺,争取下次夺得榜首!

    高顺笑道:好!有志者事竟成!汝今昔何岁?可有表字?

    王克:回将军,某将今夕十八,家父离世前取表字冠群!

    高顺:好名字!冠群,独冠群雄!此番汝立功,吾意调尔升任别部司马率部担任吾军先锋,如何?

    王克单膝弯曲拱手道:谢将军!某将愿意!

    高顺扶起王克:王克,本将痴长你几岁,喊你表字可否?

    王克:自然!

    高顺:好,此战后本将届时将独领一军,汝可愿意做吾麾下一司马?

    王克:自然愿意!

    高顺:好!尔认为接下来吾当如何?

    王克:某将愚见,当则令一军北上占据禹城,这样河东无忧!

    高顺:嗯与吾想的一样,周泰将军已经领军前往,现在吾令汝率本部前往支援!两面合击,剿灭残军!

    王克:诺!说罢转身离去

    高顺看着离去背影:还需要再历练一下啊!

    高顺不会想到,未来这个王克将成为陈宪麾下不弱于自己的大将,当然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