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随机穿越一个沙雕网友
繁体版

第23章:战狼的蜕变

    朱棣猛然撒手。

    ‘砰——’的一声炸响。

    强大磅数的复合弓,发出了比普通战弓更加恐怖而又低沉的‘撒放声’。

    下一刻。

    ‘朵——’的一声。

    箭矢猛然钉入了百步开外的草垛之中。正中拇指大的红心。

    半米长的箭矢,竟然全部没入了草垛之中,只留下了一个箭尾在外边。有人去捡,却发现这一箭竟然穿透了草垛,钉在了草垛后的岩石石壁之中,箭头全部没入岩石。

    朱棣惊叹:“好大的力量!好准!!”

    朱棣只是看着这窥孔和瞄准就知道,这种准度来源于的是装备,而不是经验了。有了这三点一线的瞄准方式,哪怕是一个只接受过数日训练的人,都能百步之内上靶。虽然不像是自己百步之内正中红心,可上靶,也很难的。

    最多几个月,人人都是神箭手!

    朱棣问道:“此弓,至少一百斤吧?”

    刘旭笑道:‘殿下,此弓,一百三十斤。’

    一百三十斤!

    朱棣惊叹,一百三十斤,这已经是重弓了。战弩也就最多这么大的力量了,而这,是弓?

    随即,朱棣又不可思议的看向了这弓胎:“不可能,这竹片?能达到一百三十斤?”

    刘旭摇头:“非也。殿下,朱副千户说,复合弓指的并不只是这滑轮组。还有弓胎。弓胎为复合材料,所以,称之为复合。”

    朱棣再次仔细去看,这才发现,这弓胎果然是有好几层的。是好几层粘合,粘在一起的。

    刘旭介绍:“我们生产的复合弓,全部为百斤以上。没有百斤以下的弓。而百斤弓的弓胎材料为竹片、杨木压合粘黏而成。一百二十斤的弓,以柞木、杨木、竹片压合粘连而成。一百五十斤的重弓,以牛角为主,拓木为辅,粘连而成。但是能使用一百五十斤的弓的人,很少,咱们兄弟里只有五人……全部都在战狼大队。”

    一百五十斤!!

    朱棣惊呆了!

    战弓,四十斤起步。而弓兵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只是用四十斤战弓。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两军对垒的时候放冷箭打辅助。(并不是像电影里那样,箭雨覆盖轰炸。只有傻子才那么干,因为箭矢是要钱的……)

    六十斤的弓,那就只有百夫长级别的人才能善用。

    而八十斤的弓,怕是千人弓兵队才能出一个这样的天才。

    百斤的重弓若是能使,那几乎就是神箭手了。

    一百二十斤……这只有古书中有记载,被称之为射雕手。说是能射天上的雕。几百步之外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一百五十斤……

    这,朱棣已经不敢想象了。

    一百五十斤的弓,至少能射六百步那么远。一里多地!

    想象一下,敌人站在一里地开外,都还没看见人就死了。这是多么的恐怖?

    当然,这听起来感觉很恐怖,好像吊打了整个大明。但其实,就在这个时期,土耳其人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叫做‘土耳其长弓’的家伙事儿了。土耳其长弓在后世评价里,是公认的——射的远。

    八十磅的土耳其长弓,能射九百米。将近一公里,合二里地。比步枪还要夸张。

    “咱们有五人,能用一百五十斤重弓?”

    朱棣骇然问道。

    刘旭也有些震撼的点头:“对啊。我当时还不信,但我前些时日去燕山看了。战狼大队里有五个人,使一百五十斤重弓,见到我还催我说一百五十斤不太够。让我们琢磨琢磨能不能加到一百八十斤。”

    “他们真的能用?还是只是能拉开?光能拉弓无用,要能射准。”

    刘旭只说了一句话:“有麻雀从悬崖之上飞过,其人搭弓上箭,谈笑间击落。而当时我们在峡谷的谷底,悬崖高四百丈……”

    嘶——

    朱棣倒吸一口冷气。

    特种兵?精英中的精英?

    还真让防水这小子折腾出来了?

    朱棣内心深处那‘射一百二十斤弓’的小骄傲荡然无存,迫不及待的说:“去燕山看看!”

    离开了地下暗室,朱棣又乘着马车出了北平城。刘旭和两个亲兵跟随,一路风驰电掣朝着燕山而去。

    时隔两个半月。

    此时,燕山。那一群战狼们完全换了一个人。

    峡谷下方宽广的河滩上。一百个赤膊的汉子整整齐齐的站在河滩上,比起三个月前,他们更黑了,但是浑身的肌肉线条却更鲜明了。

    朱能骑在马上,朗声说道:“自由泳训练。十公里,准备!”

    话音落下,一百人的脸色惨白,一阵阵叫苦不迭。

    最开始,他们害怕学数理化,最后害怕负重长跑,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游泳训练。

    但没有人敢说什么,一百人全部都站在了河边,做好了跳水的准备。

    朱能喝道:“前十名奖励,午睡半时辰。抓后十名,体能加练。其余人常规文化课。准备。”

    一百人连忙往下一蹲。

    “跳!”

    ‘哗啦啦——’一阵水花响动。一百战狼跳下水,拼了命的往前游。

    朱能骑着马在岸边小跑:“口诀背起来。我看看谁喊得声音小。”

    一百人开始在这寒冬腊月的天里,一边自由泳,一边大声嘶吼:

    “一一得一,一二得儿,一三得三……”

    “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

    “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朱能厉喝:“调整呼吸。我说过,在所有的包括长跑,游泳等和体能有关的训练之中。呼吸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体能训练,要想要在短时间内突破到一个远超常人的程度,那么傻乎乎的练根本没有用。”

    “寻找到省力的方式,寻找到呼吸的方式,寻找到合理的方式。这是一定意义上的偷懒,但我们需要的正是偷懒,因为我们永远只为了目标而前进!”

    一百战狼叫苦不迭。

    刘二和张武游在最前边,两人游着还转头说话:

    “你也想睡午觉的吧?”

    “你不想吗?”

    “稳了。你第一,我第二。”

    “稳个寄吧。这是十公里长途游泳,好多人是后期发力的。游得快没用,体能会迅速下降。好多人是始终匀速,前边省力,后边也省力。你没劲儿速度下降的时候,他还是那个速度,你说气不气人。”

    “那怎么办嘛?我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能匀速,他们是怎么做到匀速的?问也不说。”

    “那吃饭的本事,能给你说?”

    “嘘,别说话了,队长看过来了。快背……一一得一,一二得儿。”

    “傻了。乘法口诀表已经背完了,这会儿在汉语拼音。”

    “哦哦哦。”

    “阿啵呲嘚额佛歌……”

    “和一级特勒莫呢!”

    “我坡起,日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