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从骷髅山醒来
繁体版

第62章 福地洞天,完善地道

    石矽动口咬下,将嘴中灵果吞腹。

    于是一股沛然的乙木之气,在瞬间席卷开来,夹杂些微的木行感悟和造化玄机,被彻底吸纳融汇。

    汁水饱满,馨香沁魂。

    下一刻,但见前者微微颔首,颇为赞叹地开口说道:

    “倒是不凡之物,称得上是功效卓绝,虽于我等大罗之上的修者已是效用堪堪,但尚还能起些补气之效。”

    “只是,道友这五庄观中,怎生不点化几个童儿,反倒是冷冷清清,全无半点生气?”

    拂尘轻轻扬起,随即目光匆匆一瞥。

    先前进来时,他便是察觉到了这一点,并且多观察了一瞬。

    且细看,那门庭两侧虽有了耳熟能详的诗号,五庄观中也早就已经是仙韵缥缈,超凡脱俗,却独独少了几分动机。

    也就是说,清风和明月这两个懒馋的小童儿尚未化生,后世的那位镇元大仙目前根本是独修大道。

    当然如此情况很常见。

    毕竟,现在可不是后世之时,镇元子被困混元之前不得寸进,那么不愿意去搞这些场面、形式上的东西,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哈哈,石矽道友可真是个妙人~”

    听得这话,又加上先前人参果被夸赞,镇元子顿时面露亲善之色,愈加显得不拘一格。

    “此前红云道友来时,也说了同样的话。”

    “不过贫道一心追寻大道,对这些个繁文缛节的琐事不甚在意,况且多两个童儿还徒惹事端,平白耗了心神,实在是非吾所愿。”

    “只是,道友先前所提地道之事,究竟该如何行?”

    倏忽之间,道人将玉麈一搭,随后倾身三寸,面露期待之色。

    “哈哈哈哈哈,镇元道友你这是急了!”

    “不过大道在前,道友心慕混元法,却是可以理解,那么吾今日便说道说道,好点一点其中关隘。”

    石矽了然地看过来,眼神带着几分揶揄,并未加以隐瞒。

    “寻源究底,吾虽掌地道,成就地祇神位,却仅仅擢升神脉之流,于内索求生,却无以顺意触及于外。”

    “山水之神位,并非根底所存,难达细枝末节。”

    “道友,可曾想过以仙身合虚空,塑一域为洞天福地,成就地道仙脉之果,补完洪荒万界诸天?”

    “此修持...可成地仙之道!!!”

    哐——

    紧握着的玉麈,脱手摔在了石桌之上,发出轻微的响动。

    只是,此物的主人却是微微仰头,不由自主地咀嚼着‘地仙之道’这四個字,愈发感觉其中精微。

    神道监天地,仙道常自在。

    说到底,整个诸天万界太大了,地道一脉的神祇,根本不可能去做到补完,甚至于将每一处地域都打上神箓。

    更何况说,现在刻录的神位全数覆盖,却难保不会在诸天变化时,衍生出恰好的神位。

    毕竟,也不是那所有的强者,都喜欢神道,愿意继承神位。

    界生界灭乃是常理,地道之中更显三才。

    所以整体来看,与其放任山水空置,迟迟未有神位孕生,不如修那地仙之道,将一域化归己身。

    这一来,便可称为我心即天心,我道即天道。

    地仙所构筑之洞天福地,总也不能脱离于洪荒,虽无神脉孕生,地道共存之能,却更具备私人属性。

    地仙在壮大,诸天也同样在发展,此归属于地道,却独开一脉功果,实在是不可谓不动人。

    这也将会是真正的成圣之机!

    地祇若是地道三才天,地仙便是合乎地,及至未出之城隍,可建圆满地道。

    并且,此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何能不让人动容?

    不知不觉,镇元子双眸微睁。

    虽然说,此时他尚且不知人族消息,也没有想到其它,却分明能够直观预测,这一脉至少能够媲美地祇,算是新一幅难以描绘的宏伟蓝图。

    思及此处后,但见道人眼含热切,重重地点了点头。

    “如此,地道之圣的说法,倒是真的可行!”

    “吾这本地书,实乃地道之宝,可为地仙一脉镇压气运之物,只是现如今最为要紧的事情,却是尽快推演出地仙之道。”

    闻言之后,石矽顿时便是微微颔首。

    “此事倒是确实要紧。”

    “只是如今,却还不是地仙之道出世之时,毕竟道祖授业未完,此时自开一脉并非恰当时机。”

    下一刻,前者忍不住一愣。

    怎么地祇能出世,地仙一脉就不能直接立下?

    不过转念一想,他便是明白了其中关隘。

    地祇属神道,此前未有圣人称祖,故而没强者分夺气运。

    可地仙道,涉及到的却是道祖的玄门,同属仙道一脉,可并非是能够打个哈哈就能绕过去的。

    怎么了,才听了道祖的讲道,三讲尚且还未过,玄门之祖的气运未曾落实,你这个时候跳出来...莫不是活腻歪了?!

    这一想通之后,本来蠢蠢欲动的镇元子,顿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如此的行为,跟直接找道祖晦气,妄图成就玄门之祖没有两样,简直就是在坟头可劲蹦跶。

    甚至于,这要是一个不好,真惹怒了道祖,只怕是要遭。

    即便旁边这位明着是地道之主,可是这般肆意争道,怕是鸿均道祖都会忍不住直接一巴掌隔着万古时空拍来。

    随即,镇元子惊惧之余,才终于开始联合石矽,推导起了地仙之道。

    显而易见,天仙与地仙同属仙道,尽皆感悟大道,却并非相同。

    尤其是,天仙观洪荒演变,寻求大道明悟,乃是见证,属于修持,是从外求。

    而地仙之流,身合虚空,衍化洞天福地,虽也是追求将未来道果寄于时空长河,却是从内而生。

    是故道则自显,化念入一界,明悟所寻大道机。

    此道从灵域塑仙身,福地衍真灵,洞天化法则始,旨在将无垠洪荒世界从节点晋升,加速吞纳混沌。

    一时间,镇元子和石矽就地仙之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道则神链在碰撞,灵机在演变,时间在轮转。

    有灵韵丛生,现甘霖降于世,又见造化氤氲不休,弥散五庄观内,波及万寿山中。

    诸般异象显露,众生万类尽皆开始移动。

    说至酣畅,便是仙光四溢,妙法术生,有缘之物开智,无缘之灵强身。

    彼时,一尊大罗,一尊准圣,齐齐生出感悟。

    于地道之上,于仙道之中,似乎有着一种新颖的路,特别的法,在某一刻彻底孕育而出。

    这一刻,万寿山五庄观华光四绽,却被混元金斗牢牢封锁。

    如此悟道,伴随着缥缈的道音,源源不绝地回荡,好似永远无休无止,又像要持续到无量量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