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娘
繁体版

第22章

    农村党员参观学习活动纪实

    黄河滩区长垣市武邱乡村党支部近日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让党员们深切感受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提升党性修养,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在武邱乡党委的号召下,各村纷纷响应,安排年内至少一次党员参观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的地点选在了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和郑州二七纪念塔,两地均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标。乡党委为此次活动提供了经费支持,为每位党员提供了200元的标准。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错峰安排时间,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武邱乡村党支部于四月底的党员月度会议中,严谨而认真地学习了活动的相关安排,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鉴于我村留守的日常工作人员及外出务工的党员之实际情况,党支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五一假期前后分两批开展活动。据统计,我村党员总数为63人,但在实际工作与健康状况等多重因素的考量下,预计实际参与本次活动的党员人数将超过50人。为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本次活动将分为五一前后两批次进行,第一批由七大娘和于支书共同负责引领,第二批则由七大娘与金主任兼任副支书共同负责,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老党员杨支书之子慷慨提供面包车,搭载20余名党员,展现了党员间深厚情谊。七大娘亦不辞辛劳,负责联系各点门票及食宿事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本村老党员书法家吴老先生更是亲自准备了开封小龙包子,以表心意。这些细致周到的安排,让全体党员深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关怀与乡情的深厚体贴。

    精心策划的旅程,从武邱乡到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踏上了一段精心策划的旅程。起点是武邱乡本村,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我们的脚步将穿越东明与长垣之间的黄河浮桥,进入山东境内,最终抵达目的地——兰考焦裕禄纪念馆。

    武邱乡本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体验乡村风情的绝佳之地。此地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我们满怀憧憬地集结于此,展开此次旅程。穿越东明与长垣之间的黄河浮桥,我们被大自然的雄浑壮丽和人类的智慧所震撼。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浮桥作为沟通两岸的关键枢纽,充分展现了人类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所展现的智慧与勇气。进入山东境内,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里的山水交相辉映,景色优美。我们沿着曲折蜿蜒的道路前行,怀着崇高的敬意,前往兰考焦裕禄纪念馆。

    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更是我们精神的归宿。焦裕禄同志作为我们党的杰出干部,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追求人民的福祉与幸福。在纪念馆中,我们得以瞻仰焦裕禄同志的英勇事迹,深刻体会他那“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馆内陈列的焦裕禄同志生平事迹、照片及遗物等珍贵展品,使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时期,亲身感受他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焦裕禄同志:新中国第一代人民公仆的光辉典范

    焦裕禄同志,一个闪耀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名字,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人民公仆的杰出代表。在兰考这片土地上,他带领广大人民战风沙、除盐碱、挖河渠,为改变兰考面貌而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奋斗史诗。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兰考县是一个饱受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困扰的地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困的民生条件,焦裕禄同志以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投身于兰考的治理和发展事业中。他深知,要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在焦裕禄同志的带领下,兰考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风沙。他们顶风冒沙,不畏艰辛,种树造林,固沙防风。焦裕禄同志深知,治理风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他鼓励大家要有耐心和毅力,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风沙。经过艰苦努力,兰考的风沙得到了有效治理,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除了治理风沙,焦裕禄同志还带领兰考人民开展盐碱地的治理工作。他亲自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方法,兰考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改良,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焦裕禄同志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深深敬爱。

    在焦裕禄同志的带领下,兰考人民还积极投身到挖河渠的工作中。他们挥汗如雨,肩挑重担,不畏艰难,开凿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的河流。这些河渠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也为兰考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仆的职责和担当,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的奋斗精神、为民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民公仆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今天,当我们回顾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时,不仅要铭记他的历史贡献,更要传承和发扬他的精神。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焦裕禄同志,您的事迹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将继续沿着您的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在纪念馆内,党员们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照片、听取讲解员的生动讲述,深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焦裕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光辉名字,一生致力于人民福祉。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他的个人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象征和追求。这种精神,让在场的党员深受触动,如明灯照亮前行道路。

    亲民爱民,为焦裕禄精神之基石。他心系人民,无论何地,皆关注民众疾苦。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以行动解民困。此情怀感染党员,提醒我们无论职位,皆应心系民众,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

    焦裕禄精神体现在艰苦奋斗上。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从不退缩,以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带领群众战胜困难。他深知只有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人民幸福和国家繁荣。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党员,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保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求实。他强调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以事实为基础,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他认为只有求真务实,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这种科学求实的态度启发了我们每位党员,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迎难而上,是焦裕禄精神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从不畏惧,而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位党员,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

    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是无私奉献。他一生为人民福祉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共产党员,他深知要为人民服务,奉献一切。这种精神感动着每位党员,让我们明白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复兴努力奋斗。

    焦裕禄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深刻诠释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种精神力量,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干部,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砥砺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并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游览过焦裕禄纪念馆后,党员们接着漫步至开封龙亭,犹如品尝历史悠久的开封小笼包一般,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随后,他们踏上征程,来到了长垣市,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过去。最后,他们抵达郑州二七纪念塔,感受着这座城市的革命气息。

    二七纪念塔,作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重要历史遗迹,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这座塔高耸入云,巍峨壮丽,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的工人们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为争取自由和权利而勇敢地发起了二七大罢工。这次罢工不仅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与力量,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迫和困境,但他们意识到了团结的力量,决定通过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益。这一勇敢的行动迅速得到了全国各地工人和民众的支持,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建立了二七纪念塔。这座塔不仅是对工人们英勇斗争的崇高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传承。它提醒着我们,是那些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英雄们,用他们的鲜血和汗水,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站在二七纪念塔前,我们回溯历史长河,对那些英勇的工人们满怀敬意。他们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团结一心的力量,战胜了重重困难,谱写了属于工人阶级的辉煌篇章。这种精神,既是历史的瑰宝,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二七纪念塔,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振兴的曲折历程,见证了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发抗争到有组织、有纪律的伟大转变。它不仅仅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更是一段铭刻于心的历史记忆,一个民族的荣耀与自豪。

    二七纪念塔不仅是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重要历史遗迹,更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英勇的工人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在此处,党员们宛如置身于一幅波涛汹涌的历史画卷之中,深刻体会着工人阶级那坚不可摧的力量以及革命先烈的无畏斗争精神。最终一站,便是赵堤镇内的那座庄严肃穆的小渠坡惨案纪念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本侵华战争是一段极为残酷血腥的历史篇章。在这场战争中,无数无辜的平民百姓饱受了难以言表的苦难与折磨。1943年,赵堤镇小渠坡村所经历的浩劫,其惨烈程度令人悲愤填膺。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日军在该地区肆意妄为,对乡村进行了毁灭性的蹂躏。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面对日军的暴行,老百姓无力反抗,家园被毁,亲人丧生,他们的遗体被遗弃在街头巷尾,整个乡村都沉浸在悲痛与绝望之中。这段历史是我们必须铭记的,它警示我们要珍视和平,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惨案在赵堤镇小渠坡,村民遭残忍杀害,这是对中华民族尊严和权利的公然践踏。但在此黑暗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站在抗日最前线。他们从悲痛中汲取力量,将个人哀痛转化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忧思。他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国耻,坚定信念,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赵堤镇小渠坡村的惨案,是日寇侵华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见证。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珍视和平与安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这段历史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和中国人民的坚韧,铭记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纪念逝去的生命,更是为了警醒后人,珍惜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必须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先烈们。他们的事迹和信念,将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其教训必须铭记在心。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建设,提升综合国力,确保国家不再受到外来侵略的威胁。同时,我们要深入研究和传播历史,让更多人了解日本侵华罪行的真相,增强民族凝聚力。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历史,铭记惨痛经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赵堤镇小渠坡村的惨案是日本侵略中国时期的一段惨烈历史。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先烈,坚定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同时,我们也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训,加强国防建设,传承历史记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本次党员参观学习活动,使广大党员深切体会到了先进典型的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锤炼了党性修养。众多党员纷纷表态,要将这些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此次活动也有效促进了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团结协作,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武邱乡村党支部将利用此契机,策划和组织活动和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党的领导下,乡村将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将开展教育和文化活动,提升农民技能和文化素养,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引导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多元化。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武邱乡村党支部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富裕的乡村社会环境。

    在未来,武邱乡村党支部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务实作风,推动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乡村将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