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商业
繁体版

第四章 合作创业

    在结束论坛之后,吴运仍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让他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一个和卖菜毫无关系的活动。

    中午,吃饭的时间。

    他跟着那个人到了酒店的一个包厢。当他进来的时候,他知道了是谁要求他来这里的了。

    包厢里坐的是他的学长,是比高一年级的学长。

    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认识,就熟悉。

    他们是一个系的,都是学机械制造的。

    学长仍然白白净净的,还是那种休闲、滋润的神态。

    这就是差别。

    吴运是一个农村娃,靠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好象已经与同学们站在一直起跑线上了。经过四年的冲刺,吴运觉得自己并没有掉队,但是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学长分到了政府机关,吴运分到了国有企业。一场国有企业改革,他被改到了去街边卖菜,而学长一直在政府工作。

    家庭的差距,是永远的差距。

    学长热情地招乎他落座。

    尽管吴运仍然想保持着他内心的自尊,或者说不服气,但现实终究是现实,处境已经说明了差距,不服气仅仅是不服气,只能是一种自我精神,在别人眼里可能连一分钱都不值。

    “小张,倒茶。”这话是学长说给那个人听的,就是在菜摊前给吴运递名片的那个人。

    “原来他姓张。”吴运记在心里。

    在进屋之后,小张已经开始准备茶具,已经开始给学长倒茶了。

    然后,给吴运倒茶。

    “谢谢!”吴运谦卑的,也是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倒完茶之后,小张主动退出了房间。

    房间里只剩下吴运和他的学长。

    “上午听论坛有什么感觉?”学长和吴运说。

    “感觉……”吴运不知道说什么,因为他没有感觉,他也不知道学长让他感觉什么。

    “没感觉?”学长问。

    “好象和我没什么关系吧。”吴运说。

    “我找你来是想帮一帮你,听说你这几年过的不太好。”学长说。

    “嗯。”吴运即没有承诺,也没有否认。

    “这几年环境污染问题国家一直很重视,据说将会出台一些政策,这个论坛也是在政府出台政策之前的一个宣传。”学长说。

    在吴运听起来,这个论坛好象是政府专门组织的,但从主办方、承办方、赞助方、支持方,没有一家是政府。

    吴运心里想。

    “我们都是学机械制造的,在这个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学长说。

    吴运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生活都成了问题,何谈大有作为啊。

    服务员在一道一道地布菜。

    “环保产业政府现在越来越重视了,近期可能会出台一些财政补贴政策,补贴幅度很大。”学长继续说着。“来,菜上的差不多了,吃吧。”

    学长说完自己先拿起筷子。

    吴运也拿起筷子,但他没有先吃,他要等学长开始力之后才能吃。

    这是一种礼节,是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的一种尊重。

    “我想成立一家公司,做这块业务,你觉得怎么样。”学长象是在征询吴运的意见。

    “我还真不了解。”吴运刚想伸筷子夹菜,听见学长这么一问,又停下来。

    “我们在政府的几个人想合起来做点事,赚点钱,有关系,也有资金,政策信息没有人比我们先知道。”学长一边自顾自地吃,一边说。

    “这是优势。”吴运吃了一口菜说。

    在学长的心里可能还是学长,吴运还是他的学弟。但在吴运的心里,已经快不敢和学长论师兄师弟了。毕竟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是街边卖菜的小商贩。如果把两个人放在一起,有些时候学长可能不好意思说吴运是他的师弟,吴运也会不能说学长是他的师。

    没有高低,但世俗哪有那么高尚呢!

    现状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心理决定了他的思维。

    今天吴运和学长一起吃饭,和陌生人吃饭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政府补贴多的行业都不好做,不容易赚钱。”吴运接着说。

    “嗯,我们赚的不是市场上的钱,我们赚补贴。”学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