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三章 印度次大陆(一)

    7月底张信的舰队到达了亚齐,亚齐的船厂直接停下所有的工作开始对船只进行保养和补给,所有船上人员也上岸修整修整,在亚齐一共准备待5天。

    这5天除了对船进行保养,更多还是张信要对南洋军团和缅甸都司进行工作会议。

    在亚齐的知事府省知事粟屋胜久总兵小早川隆景,南洋军团李成梁、缅甸都司芦名盛氏四人见到了张信。

    张信:我们时间不多,任务很重。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芦名盛氏的,你需要快速建立缅甸的军政体系,并把孟加拉、阿瑜陀耶、兰纳等周边国家围绕到你的周边,之后逐步开始通过孟加拉渗透印度北部整合奥里萨和阿尔汉萨姆,但莫卧儿会是你最大的威胁,你要时刻防备着,乌斯藏都司(帕竹王朝,卫藏国)、俄力思军民元帅府(阿里古格王朝,西藏阿里地区)、朵甘行都司(册封给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管辖康区)那边力量能借用一定要借用,多用佛教关系和力量。

    粟屋胜久和又四郎(小早川隆景)你们的目标很简单快速建立苏门答腊和马六甲的军事控制和政治管理,以便于李成梁的南洋军团能方便的调动未来南洋将不再派遣机动军团,维持治安和局部战争就要靠你们的卫所兵这和就的日本大名管理方式很像。

    李成梁你需要快点把军队从南洋抽离出来,未来你的重点就是支援印度,最好能在印度建立一块属于我们的大型的领地出来,我承诺如果你做到了,我可以给你的家族一块印度最好的地方作为封地,世袭罔替。

    你们每一个人我未来都会有安排,每个人都会有一块庞大的地方作为封地,不会再是日本时候什么几万石、几十万石,你们的目标最少也要500万石,1000万石起。

    不久蜂须贺小六会带领印度军团过来,李成梁我命令你到时候快速在印度南部建立个登陆点如果可能把马杜赖拿下来,这样印度军团沿着印度西边往北,你沿着东边往北,先把印度的海岸线都拿下来。

    未来你们三个的总目标就是莫卧儿,打他难度不亚于和大明开战所以谨慎,不要怕丢人不敢找援兵。记住我们的作战风格:谈判、仆从、佣兵能用的全都要用上。

    对于张信这样的布局这些将领们都保持着乐观,强如大明他们打过,南洋诸国打过,印度人战力和南洋诸国差不多,而且那边国家特多,力量不集中,唯一要担心的就是那边太热了。这也是当初张信考虑过的,就让南洋军团先来苏门答腊除了搞个基地还有就是适应环境。

    很快5天就要结束了,张信的舰队准备出发去锡兰国的首都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泰米尔语:srijayawardenapura-kotte),亦称科特。

    大家都知道这期间是枯燥的大海所以我们说说一些其他人物的故事。

    话说邓子龙带人平定苏门答腊的叛乱后,李成梁直接给他讨了个南洋军参将,都指挥佥事、世袭骑都尉,少校尉军衔,而张定北李季剑则是南洋军守备,把总,中尉军衔

    他们也出来了好几年了,于是给李成梁请了假带上十几名同乡坐船去了松江,又从松江转内江船去了九江港,这时候正好差不多是张信准备从江户出发的时候。

    张定北去了湖北家里,李季剑则去了德化城老家,而邓子龙则是顺赣江而下先去樟树镇再回丰城老家。

    先说李季剑穿着守备的五品官服,其他几位同乡也都穿着正儿八经的铠甲或者军服,路上都租了高头大马,带上了好几车特产和礼物回到了家里,进门前,李季剑在乡亲们的注视下在大门口就跪下了,李弘德这时候也得到消息马上出来了。

    李弘德打开门看到离家多年的儿子,老泪纵横。

    李季剑:父亲,儿子不辱家门,衣锦还乡了。

    李弘德:好啊,好啊,回来了就好啊,我儿在外可好。

    李季剑:儿在外很好,得王爷重用,现在是南洋军团的守备,也是个正五品的武官了,儿。。。还娶了个媳妇。

    只见李季剑带了一个皮肤比较黑穿着长袍的女子出来,给李弘德行礼。

    李季剑:这是原亚齐国九公主吉拉,得李成梁将军做媒,娶了她。

    听到儿子娶了一位公主回来,那兴奋地不得了,连忙招呼人把儿子迎了进去,而李季剑的其他伙伴也都回家,很快全德化城都知道了,李家出去的那几个人全都活着回来了,而且每个人都有了官身,李季剑还娶了一个大明藩国的公主回来。这让当初不愿意跟他走,半路逃跑的人不停的扇自己耳光。Www.XSZWω8.ΝΕ

    而第二天李季剑家门口围了上百人,不为别的都是想跟李季剑一起出去闯荡的,其中很多都是当年半路逃跑的人。

    李季剑这时候则是公事公办,公事公办,给他们一个地址让他们从九江走到广州然后坐船去巨港,如果能活着到那边那就收了他们,这样除了磨炼他们的耐心更多是耐心和吃苦耐劳,果然这样一说走了一半的人,但还有一半的人想尝试下,有的人直接问李季剑拿了地址,就召集亲友回家收拾东西出发了。

    邓子龙那边回樟树则不同,当初樟树带了500人出去,这几年已经死了一百多人,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张家山的这些乡亲。

    虽然阵亡讣告各家早就收到了,抚恤金也都到位了,甚至好多家都被接到了日本或者南洋去住了,但没走的,丁子龙还是带着10个一起回来的樟树人挨家挨户的磕头赔罪,出去当兵的哪有不出危险了,大家都没怪邓子龙,并且日本军给的抚恤很高,很多家也都过上了富足生活,但邓子龙还是过去诉说自己的罪过。

    全都磕头完了后,他就回丰城老家了,这次回去他主要目的是修缮祖坟,把一些直系亲属都搬迁到南洋去,现在邓子龙的驻地就在苏门答腊的巨港,他在那边得到有4000亩的地,自己父母和岳父母一家也早就搬过去了,不过那边亲友太少,感觉还是缺少点味道,于是准备把直系亲属都叫过去,而祖坟和宗祠就让旁系的人帮忙管着。

    谁知道邓子龙只是说自己有4000亩地,那边到处是肥沃荒地,去了就有的地给,而且那边男人死了很多女人漫山遍野,自己都纳了3房当地贵族家的女儿为妾。

    也是第二天,邓子龙老家杜市镇来了附近八九个城镇上千人,全都打着邓子龙亲戚的名号,非要跟着邓子龙迁到巨港去。他们理由还非常合理,去那么几户没有人气,多点人去最少搞个镇、搞个乡出来,这样大家也有照应。搞的邓子龙都不知道怎办,谁知道第三天,樟树那边都来人了想跟邓子龙走,原来十个樟树兵回家一说那边可以分地,大明人跟皇帝一样,他们的亲戚朋友都想跟着去,祖坟都想挖了一起搬过去。

    而第五天,邓子龙在安排这几千乡亲一起走的时候,江西右布政使石永带着柿源巡司,江浒口巡司、南昌卫5000士兵包围了杜市镇,并直接抓了邓子龙。

    邓子龙被直接带到了丰城县衙,石永在亲自审问邓子龙。

    石永:大胆邓子龙见到本官为何不跪

    邓子龙:我是日本的官,而且我还是锦衣卫东镇抚司的百户,可以不跪

    石永一听有点吃瘪于是换个话题说:本官问你,是不是你挑唆百姓离开故土去南洋。

    邓子龙:我有提过,乡亲们也愿意跟我走。

    石永:那你认了就好,大明律鼓动百姓大量迁移,仗100,徒500里,严重者问斩。

    邓子龙:条例没错,但你用用你的耳朵听清楚了,我是日本国的官,大明和日本国有协议,大明生活不下去的人只要向日本国相关衙门提出移民想法,日本国必须妥善安置,这个你知道吧。

    石永:自然知晓,那和你有什么关系。

    邓子龙:不才除了之前那些官,还是日本国苏门答腊行省巨港府卫所指挥使,正好负责移民安置和管理,所以还要治罪我吗?

    石永:你可以走,但是百姓得留下。

    邓子龙:行吧,我赌最多一个月,锦衣卫就会上门找你。你不要怀疑我王的能力,上一个这么忤逆我王的好像叫严嵩吧,现在只剩白骨了。

    石永:你敢威胁我。

    邓子龙:你配合那就是告知,你不配合我就威胁你,你敢杀我吗?敢吗?我可不担心我死了没人给我报仇。

    石永没办法只能把邓子龙放了回去,并向朝廷去汇报了此事,没想的很快内阁发来找回升江西右布政使石永,为山西左布政使;

    而邓子龙则组织着乡人去往泉州月港乘船。这次被烦恼的成了漳州知府罗青霄,虽然从他这边离开移民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但一次性来八千的还是第一回,邓子龙带着樟树、丰城及沿途收拢的百姓一共8133户,共4万余人要从月港乘船去苏门答腊的巨港,而问题也来了,这边福船一次最多运50人,而福船最快也就5节,盖伦船十来天的航程,它却需要一个月,而且这边并没有这么多船,巨港那边也没有做好迎接4万人的准备。

    于是罗青霄只能赶快联系附近的浙江、南直隶、广东来支援,而邓子龙也联系大员的双屿水军和苏门答腊那边的知事府。

    张信刚离开亚齐,粟屋胜久和李成梁同时收到了邓子龙的消息,4万人移民过来,现在月港只能调用百来艘船运,一来一回2个月才运5000来人,这4万人运完还不得1年多。百姓在月港那边也没有多少口粮钱财,都是靠着当地衙门施粥度日。

    粟屋胜久也看到了问题所在立刻调集了南洋水军,并通知南洋各国调用船只去月港运人,同时也让邓子龙组织一些浅海船运人,这样沿着海岸线最少能把人带到柔佛。柔佛再去苏门答腊就方便多了。

    于是大明版的春运出现了民船、官船、军船纷纷去运人,因为运费都是日本国出钱,这样运人过去,回头还能拉一些南洋的东西回去卖,一举两得,很多民间组织参与了运人,不过最后还是花了三个月才把人都运到了柔佛,而柔佛国则是用小舟、舢板把人送到苏门答腊的占碑港,然后这些人再走到巨港,这是后话,但这样的操作却害苦了一批人。

    这又是谁呢?张定北和李季剑,这回他们也带了几百人准备去南洋军团投军,还有1000多家属也要去,但在广州这里等了小半个月,除了几艘船外,其他一艘能去南洋的船都没有,还得他们不得不去查情况,一查被邓子龙的操作搞得哭笑不得,没办法只能带着这1000多人渠道月港乘船,这才最后回到苏门答腊,最后他们回到部队报道都是9月的事情了,晚回来1个多月,如果不是带了很多人回来,军棍肯定是少不了的。

    因为新来了很多人参军,李成梁干脆提拔邓子龙为团指挥使,组建了1个独立团但下面不再是3个营,而是8个营,其他人都编入民兵加入当地卫所,这样间接加快了当地卫所的建设和南洋军团的军事力量的抽离。

    小早川隆景见到明人到来的好处后,开始积极引导大明、朝鲜、日本国内人口的迁出,尤其是日本失去封地的豪强和领主,这样也能间接减少国内的一些矛盾和危机,当然也因为这个事件,内阁开始要求工部和水军加速研发两种运输船,一种大型,一种建造快。

    话说8月中旬,张信在船上躺了7,8天后船队遇到了锡兰国的巡逻船,在其引导下到达了科特的(科特在今特伦坡的东部郊区,但现在这个时期科伦坡还叫科兰巴是首都的一个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