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外
繁体版

爱的硬壳壳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么一句话:“爱是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做的最大的奉献,那种愿意为了一个人倾尽所有的感觉,这一生未必有几次。”我们今天的节目就从这句话开始:

    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叫斯腾伯格,他提出过一个叫“爱情金三角”的心理学理论。说,完美的爱情由三个部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算爱情。换算成白话文,这三个组成部分是:情欲、亲情和责任。如果三者兼具且协同持久平衡,就算得上是“完美的爱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见到至死不渝的那种理想中的爱情,毕竟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幸福递减定律”:人和人相处越久,在这一段感情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就会越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爱情的“三角”很难协同持久和平衡。所以很多时候,不等边的“三角形”会带给人很多的心理误差。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在一场爱情的“田径”中:

    一方刚刚开始铺垫好感情,另一方已经走到尾声了;一方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另一方已经结束了;一方始终放不下,自以为还有回头的机会的时候,另一方已经结束很久、早都开始崭新的人生,甚至又谈了好几段恋爱了……往往这个时候,掉了队的那一方就会误以为自己比另一方爱得更深一些。而往往,那种“愿意为了一个人倾尽所有地去奉献”的心理大多会发生在这个阶段,我个人把它称为“牛角尖定律”。

    我们都懂得钻牛角尖的道理,但是有没有审视过“牛角尖”这三个字?

    牛角尖长什么样子?

    一头大、一头小,一头宽、一头尖。

    你会发现,所有钻了牛角尖的人都有一个执念:总是铆足了劲儿,渴望在“尖”的那一头找到结果,而忽略了自己的背后——牛角的另一头——其实有更大的出口,出口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

    但其实事过境迁之后回想,“尖”的那一头就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爱吗?

    未必。

    德国的心理学家蔡可尼告诉人们: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