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外
繁体版

表白与“接受”

    今天我们聊一个和“表白”有关的话题,源自我的小外甥女,之前的节目中咱们提到过她,人家向她表白,她拘着没接受,完了对方后来都谈了好几任了,她还没过去呢。

    所以最近看她又闹情绪,来找我,我们又聊了聊,我就发现啊。有的时候,这个被表白的人反而更难释怀。怎么办呢,那就得由我这种资深的“表白经验人士”来开解她呗。

    于是呢,我就在聊天框里打了这么一段话——在座的小伙伴如果有同类“症状”,无论是和她同类还是和我同类,共勉。

    一个人表白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份喜欢、一份思念到达顶点的时候。是带着无法控制的潮水一般的情绪站在山尖尖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喜爱”的规律中,抛物线已经冲到最上面了。所以,被表白的人,无论你是否喜欢对方,是否做出回应,记得,心态上要放对方“下山”。对方表白完了,抛物线就要往下走了呀。——换句话说,不要天真地以为,跟你表白的人会永远站在“山尖尖”。

    任何规律中的抛物线上的那个“山尖”都只是一时的山尖,不可能一辈子站;就像喜欢,只是生命中无数次喜欢中的又一次短暂。接不接受都得接受,这是科学,规律。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可言,爬山也有规律:

    到达山顶后,接下来一定是下坡路。表白结束了,下山的路就开始了。

    如果表白成功,那么两个人会携手去爬另一座更大的山,去完成新的规律;如果表白失败了,那么表白者就一定会自己走下这座山,顺着抛物线,必然会下山,然后,去爬另一座山——这是规律。所以很多时候,表白是一种开始,而更多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坚定的结束。

    表白的人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即便失败,也到过山顶,不会遗憾,结束也结束得坦然,只需沿着下坡路下到山脚,就彻底解脱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被表白了反而很难获得解脱的人,就像我的小外甥女,的心态,她别扭,她跟自己拧巴,各种遗憾,各种不服气,各种过不去——对方越过得好,她越过不去。

    我跟她聊完了,我就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态——

    因为,被表白的人也到过山顶,但是,她不是自己爬上去的,而是被表白者的“告白气球”吹着、捧着、举高高到山顶的。那一瞬间,气球的快乐真!的!太!美!好!啦!

    所以有的人接到告白气球之后,不舍得扔掉,任自己一直吊着,悬空搁那儿享受。

    可是,山尖尖那么小的地方,上山的人一波又一波,表白者不可能在原地等着被表白者跟那儿享受完啊——享受这事儿有得完吗,那得享受到啥时候去啊,对吧——所以这个阶段,很多的表白者就是被“规律”推下山的——推也会被推下山。

    所以,懂事的表白者会安然于下山的路,并坦然接受山脚的结束的事实;

    所以,聪明的被表白者,会懂得扔掉气球,快速找到路径下山,并接受:表白者也会下山的事实;接受:表白者会去爬另一座山;接受:表白者以后会喜欢上别人的。

    我的外甥女不能接受的,就是如上这些。很多人同理。所以我又跟她说:

    要学会接受。

    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平凡,接受“喜欢”的规律和短暂,接受每个人都不是无可替代的,接受自己是别人生命的过客,接受过去了就过去的无法回头,接受人世间的所有事过境迁,接受对一个句号的不予纠缠……这世上的山很多,要学会接受自己不是唯一的哪一座……无论接受有多难。接受的美,永远好过丑陋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