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外
繁体版

成熟的“轻” | 遇到真正开心的事儿,身体的“化学反应”会不一样

    遇到一件事,还挺开心的,分享一下。

    前两天我去了趟街上的诊所,给我把脉的是位老中医。虽然我是第一次找他抓药,但也算是久仰他的名气。毕竟他的药房在镇上开了几十年了,很有经验的。期间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家也都习惯了他的操作——把脉之后一个药方搞定全部。药方上只记名字,不问年龄。

    严格来讲,也不是不问年龄,而是——比如说像我这种普通的身体调理,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又……不太顺畅的人,对于中医来说,把脉把出来的实际状况要比身份证上的那个不灵活的数字更有参考性。顺便感叹一句:中医真的很厉害,他们什么都知道。

    我们这位老中医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样子,只见他一边搭着脉,一边问我,你这个便秘多久了?我说啊?啊啊?那个……没多久,也就这几天吧。大夫看我一眼,没搭理我这茬,自顾自地说:你啊,照着半年调吧,你这时间太长了,一朝一夕解决不了。

    哎呀,我这三室一厅啊,当时恨不得……离抠完就差一步了[捂脸]。

    所以,家人们,跟大夫要说实话。医生这个职业……不好騙的。好,我们言归正传。

    差点儿忘了,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开心的事儿。

    我们刚才说了,中医和西医可能不太一样,药方上登记一个名字,没问年龄。但是年龄那一栏也不会空着。只见,望闻问切之后,大夫根据经验,写一个大致的年龄范围。

    我看了一下我药方上的这个年龄范围,是一个繁体字。我不认识这个字。

    处于好奇,我用手写键盘茶了一下:

    一横,三个竖——就是四川的川中间加一横,这个字读“萨”,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同类的字还有一横四个竖,读“细”。卌,代表着四十;以此类推,我药方上的卅,代表着“三十”。

    我和老中医素不相识,没有任何交情,而且他很忙,所以药方上意义不大的数据和信息他可能就一笔带过了。就像卅这个字,代表着“三十来岁”,至于31还是39,不重要——估摸着,于我的身体状况而言,不值得参考。但是——

    于我的心情而言,可以说是非常地、相当地、颇受鼓舞了。因为这意味着:从打眼一看的角度,至少,我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中年妇女的形象;从中医号脉的角度,我的身体也没有龙钟孱弱的迹象。

    常听我节目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哩,是个奔五的人呐。所以——能够在专业人士的眼里显得我看起来没那么老——凭谁遇到这种事儿都会开心一下的,对吧。人之常情嘛。好,王婆卖瓜点到为止,我们聊正事儿:

    之前的节目中咱们分享过,人体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同的情绪会分泌不同的激素,也就是化学成分。而通过看中医这件事我就发现,人在享受那种真正的、彻底的、沁人心脾、发自肺腑的开心的时候,身体的“化学反应”是不一样的。所以——

    我想把通过这件事情所破解的“情绪密码”,通过这一次“化学实验”所学到的“化学公式”分享给大家,我希望每一个来听我节目的,如今已经不那么容易获得真正的快乐的成年人,以及生理上都来没来得及成熟,心智上却已饱经风雨,或者正在经受风霜的人们呐,都可以体会一下这样的“化学成分”,都可以亲手做出这种被开心填满的,成功的化学实验,都可以拥有非刻意营造的天然、自然的好情绪,都可以拥有这种……不由自主的愉悦的能量。下期节目,我们就展开聊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