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外
繁体版

“冥冥中”的相遇

    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做自媒体的,一个生活类目的“同事”。我的领域是旅行,她是美食。

    这是一个女生,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刚刚和对象分手。

    她和她的男朋友两个人相识、相恋13年,刻骨铭心,却各自天涯,所以她非常痛苦。

    但即便这样,我也没有见过她掉眼泪。她的情绪肉眼可见有些低落,但是并不消沉。她排解痛苦的方式也不太一样,既不会听伤感的音乐,也不找人诉苦,不会暴饮暴食,不逛街购物,不旅行,不会流连于影视剧之中打法时间,不利用网络游戏自我麻痹……总之就是,寻常人一惯服用的那些“失恋解药”都不是她的“药”。

    当然,这并不代表她的内心没有伤痛,我能看得出,她的悲伤比一般的分手人群都要深重得多——毕竟十几年的感情,可以说一个女孩子全部的青春都陪伴在了这位前男友的身边。分手之后的她也并非什么都没做,相反,她开始变得异常忙碌——像是要塞满整个人生似的。

    我并非一个八卦的人,对别人的私生活也几乎不关注,之所以得知她的失恋,是因为有一天她突然间联系到我,问我要不要一起拼个团,两个人一组团购网上的试听的课程。

    看到她弹过来的对话框,我有一些……意外。因为对话框里的上一条信息,还是疫情之前,那一次我去参加线下的旅行活动,她是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仅此而已。

    可以说,我们两个完全不熟,甚至,我对她几乎没有印象,只记得是普普通通的、二三十岁的这么一个姑娘。而她之所以邀请我一起,也仅仅是因为她无意间看到了我在线上参与某个外语学习班时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在朋友圈里进行的每日打卡。并且,我们两个还是同城。她告诉我,线上的很多付费教育都是可以试读的,花几块钱咱先团购一次试听课,根据试听体验决定是否购买“正餐”即可。

    就这样,我们两个开启了一段并肩成长的人生旅程。

    那段日子我们上过的课太多了,瑜伽、手工、配音、裁剪,什么投资、理财、脱口秀,还有周易、风水、塔罗牌……我们还去过英语角“受虐”,跟外教进行一对一的线下口语课,原本自以为自己的英语学得挺好,这时候才发现,就算对方把母语的语速放慢至0.75倍,我们都把握不住……当然,这不是重点。

    我们言归正传……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