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外
繁体版

我喜欢你,但你可以不存在

    我有一个朋友叫小红。小红的老公最近出差了,要去很久,而且很远,嗯……大概就像漂亮国那么远吧。刚开始的时候,小红有一点不太习惯,作为女人,不可免俗地,她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关注一下和她家男人有关的东西,看看这两天对方过得怎么样啊,一切是不是顺利啊,身体好不好啊,有没有几个死出啊,整没整幺蛾子啊……

    不过如我所料的是,小红这习惯没有坚持多久。

    大约在第2.5天的时候小红就原型毕露了,又恢复了那个一天该吃吃,该喝喝,该忙忙,该干嘛干嘛的状态……到了第12天,午饭时间,小红突然跟我说:糟了,我这两天怎么把他给忘了。沉浸在正常生活的大段时间里,她差点就忽略了她的世界里还有个男人存在。

    之前的节目中我跟大家分享过,这几年我有了开窍的感觉。而开窍之后的我其实也发现,人类的良性感知秩序,很多时候都是反常识、超认知的,比如:

    我很喜欢你,但是这并不影响你不存在。

    之前的节目中咱们聊过“存在”这个概念的底层逻辑。一个人明明存在,但他又不存在。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一翻、听一听,这里咱们不赘述了。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我喜欢你,但你可以不存在。

    我喜欢你是我的主观情绪,你活在世上是客观事实,它们是两条平行线,既不冲突,也不必强行交叉。让它们各自归位,反而是主观与客观和谐相处的终极逻辑。

    把这个逻辑捋顺了,人就永远都不会拧巴。

    喜欢和爱是我自己的事情,是扎根和承载于自己身上的主观情感,当小红站在这个层面上时,除了自我之外的任何活物都是客观。假如小红喜欢一个活物而又把握不住主、客观的边界,那么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把情感寄托在这个活物上。好,当这一只活物的客观走向没有按照小红预判的路线去发展的时候,小红一定会变成个大拧巴:

    活物只要一动弹,小红的情感就会被带跑偏;活物要是不动弹呢,小红的情绪就按捺不住地躁动……所以“寄托”这个词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纵观那些情绪相对稳定,情感状态也相对自如的女生,比如小红,她之所以拥有良性感知秩序,是因为她的认知习惯是反常识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大道至简。

    越简单的心性越浑然,越无旁骛。

    我很喜欢你,但我的喜欢并没有“寄托”在你的身上,它是独立存在的。

    这事儿就这么简单。

    我的储藏室够大够牢固,足够存储我对你的喜欢,不需要寄也不需要托。所以管你去什么漂亮国美丽国的,我对你的喜欢还在我这儿啊,它不会随着你满世界飞的。

    这是最安全的喜欢,这样我自己反而踏实。我就算把你这个人忘了我都不会忘记“我喜欢你”这件事儿。无论你在我身边也好,还是你飞了也好,“你在你的世界里活得好好的”和“我在我的世界里一直喜欢你”这两个事儿是各自独立的,不冲突。

    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这一份简单,是建立在我有一个巨大的“储藏室”的基础之上的,一个足够存储我个人的情绪外加也足够包容你无处安放的感情的储藏室——存储到,有一天我不喜欢你了为止。这事儿我自己说了算,而且也只有这个事儿我说了才算。

    毕竟,你的“客观”又不受我控制。

    我还有一件说了算的事儿是,我的储藏室可以分享给你,毕竟,我经历了那么多吃一堑长一智终于建造了这么一座像样的建筑,老天爷又安排我在这个时候遇到你,一切是这么地大道至简啊,足够智慧,不必套路,因为根本用不着。至于你这个“客观”活物,你来,那就分享喜欢,不来,那你就继续做你的客观;你回,那就有来有回,不回,那你就不存在。

    所以面对一份感情你要分清楚啊,你究竟是真的喜欢这个人,还是因为有一腔子的什么东西无处安放、年轻的荷尔蒙无处施展,刚好遇到这个人就寄托在了她的身上,为了体面地寄存这些东西,还要给对方加一堆混淆主观和客观的滤镜,而看不清对方其实根本很普通……所以年轻人,要么清醒一点,要么就把喜欢保持得合乎逻辑一点,大道至简一点。

    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是真的喜欢而不是“寄托”的时候,那么这份爱是轻盈的、纯粹的,也只有在这个境界里,爱才可以表现为“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关于我和小红的这一场对话,这一个礼拜我差不多已经写出了15000字,接下来我会陆陆续续把它们录出来,作为一个系列,在这张专辑中与大家分享。我们下期节目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