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界去寻宝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又见犀角杯

    小西的一阵惊叫声把程哥也吓了一跳。

    “我。。。”程哥也呆住了,望着台子上拍品继续说到:

    “胡大胡子,现在的胆子这么肥了,昨天刚出事,物品今天就出手,不对,张玉堂呢?”程哥转过头望了望四周,小西也一同找寻了会场,

    虽然会场只有二十多人,一部分带着墨镜和帽子,可是张玉堂的型态,小西和程哥还是一眼就能发现的。

    “各位老板、女士们!今天第二场的主持人临时有事,我就舔为代理,第二场一共7件物品,5件青铜器,2件瓷器,全部是今天刚送过来,我们自己的掌堂师傅都还没有过眼,时间有限,这次只有5分钟自由观赏时间啊”。

    他往后边退了退,将台子上拍品完全展示出来,青铜器上边还沾满泥土,一个方鼎和鬲有些破损了,还有一个花觚和一个爵杯两个物件相对完整干净些,应该是清洗过。

    还有一件就是老朱的那件青铜簋;小西自信不会看错,他一段时间因为老朱这个东西找过程哥借钱,最后还是放弃了。

    现在看到这个东西出现在这里,心里想会不会自己推测错了,老朱的那件事和吴叔、张玉堂的事不是一回事啊。

    不过这次盲拍出现的拍品根本价值不高,相对第一环节应该只算是调味剂罢了。

    “老规矩不多说,来源出处都是未知,出价请谨慎,请上第一件宝物。”胡大胡子的特殊声音响了起来。

    第一件是个青铜花觚,高十二公分左右,口径十公分,底径八公分。

    喇叭形敞口,方唇,腹壁内收,平底,喇叭状高圈足。

    腰部和足部分别饰两圈凸弦纹和一圈兽面纹,华美至极。”

    看着形态因该是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小西记得以前听吴叔说起过花觚年代相关辨别:

    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较为粗矮,圈足」部有一“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细长,中腰更细,口沿和圈足外撇更甚,圈足上无“十”字孔。这一时期的觚胎体厚重,器身常饰有蚕纹、饕餮、蕉叶等纹饰。西周后期,肌逐渐消失

    “起拍价1万,每次加价不低于5千,请出价!!”

    “我出2万”,

    “我出2万5,”

    “我出3万5”

    “我出5万”,

    最后没有人再加价,最终五万成交,

    程哥告诉小西,一般这类盲拍,第一件大多数是真品,当然也不一定是。

    后边方鼎和鬲有所破损,但因为有残所以更方便辨识,最终方鼎拍了25万,鬲只拍了2万,

    而老朱那个青铜簋竟然拍了155万,让本来想表现一下的小西直接熄火了。

    最后那个爵杯被葛老板15万拍走了,而两件带“大清康熙年制”的缠枝纹青花大碗也被葛老板30万打包拿下,至此所有盲拍七个物品全部结束。

    小西至此一件物品都没有拍到,程哥第一环节花了160万拍到一件徐悲鸿作品《三马图》,把程哥高新的鼻子冒泡了。

    小西本想拍下老朱的那件青铜簋,可惜价格太高,其他的拍品要不就是价太高,至于第二环节的盲拍其他物品,小西更不敢出手了,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心想这次跟随程哥过来就当增长见识了。

    第三环节的开始没有主持人,大家轮流上台自由发言,其他宾客坐在台下静静等待。

    第一个上台的竟然是葛老板,他拿出一件‘大清嘉庆年制’款银鎏金嵌宝石賁巴瓶,想换‘大清乾隆年制’款黄底洋彩八吉祥賁巴瓶瓷器,差价可谈,据说葛老板手里已有一件瓷器,现在想凑成对。

    大家手里基本没有带这么高的重器,但也可以后面私下交易。有两人上去与葛老板交换了联系方式。

    后边陆续几位大都是求购瓷器或者文房套品缺项的,大部分都是抱着发布求购意向。包括来自帝都那位秋女士,发布求购明朝画家仇英的画卷,不知道那位怎么想的,现如今秋英的画卷基本都在亿元起步,她这次入手张大千的作品,估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吧。

    程哥上去发布求购真正的法器,但响应者寥寥无几,估计都以为程哥开玩笑的,现如今市场的所谓法器遍地走,那家铺子里没有几件“法器”都不算是老铺子,但不知道是“法器”还是“发器”,发财的发。

    这时一位来自港岛的人士,上台发布了一件求购药材的消息,让小西心中一阵,感觉怎么会有这种好事情,这个港岛的朋友第一轮拍压轴品,出到4000万,后来身边的老者低耳私语几句后才放弃加价,不然那件作品是否会落入帝都秋女士手里尚未可知。

    “诸位,鄙人姓包,家父身体不佳,欲求购2样药材,300年份左右的老山参或者其他滋补类药材,另一份是天然狗宝或者天然牛黄10g以上。我这有三件物品,可随时交易。”

    “一件大清雍正粉彩天球瓶,价值500万左右。”

    “一件尤通款犀角槎杯,价值800万左右”

    “还有一幅八大寒鸦枯石画卷,价值1200万左右,”

    小西望了望程哥,本想咨询下程哥,是否可以出手,程哥也知道小西手里应该还有一些珍稀药材,尤其老山参,最近小西送出去都有三颗了,程奶奶一颗,吴叔一颗,还有一颗寄给老家外公外婆了。

    “程哥,这个尤通犀角槎杯题材和吴叔家那个有相似之处,都是张骞泛舟槎杯,不知道这个是否是吴叔的家传遗宝?”

    程哥似乎知道小西的想法,点了点头说到:

    “吴叔家传那件在台北故宫里呢,不过这件也不错的了,尤通杯世上所存都是有名有姓的,数量极少,可以留下来,不然又被他们倒腾香港去了。”

    小西想了片刻,觉得自己身上的药材很充足了,至于一些养神大补之物,自己暂时还不需要,还不如换一些稀罕物件留存呢。

    小西走上台去,说道:

    “我手里有一颗祖传的老山参,年份300年左右,我想交易那个犀角杯。”小西说完从挎包里拿出来一盒子,放到台子上。小西接到程哥电话后,就想着带着些物品过来交易,可惜自己身上只有彩玉和一些珍稀草药。就顺带拿了一颗330年份,一颗260年份,而小西刚刚拿出来的是一颗260年份的。估计足够了。

    那位香港包先生身边的老者打开盒子拿着山参看了大概2分多钟,向包先生点了点头,

    “这颗比我们在沪城同济堂看到的那颗品相和年份都要好很多。不知道这位先生手里是否还有天然狗宝或者赤金牛黄之类?”那位老先生面向小西问道。

    “不好意思,我只有野山参。”小西不想一下子暴漏太多,他明白财不露白。

    要说第三轮收获最大的就是小西。

    他摸了摸挎包里的那个尤通杯,手里紧握着手机,看到银行手机短信余额信息2252.86万,心里那个美滋滋的,想着把尤通杯这事和吴叔说说,说不定就好起来呢。

    港岛的包先生后来当场又转了小西200万,而另外一颗野山参被帝都秋女士后来用2000万买走了,小西现在可以是真真确确的千万富豪了。

    出了东山宾馆,小西和程哥正准备取车离开。只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

    “陈先生,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