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花果山石砾开始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断俗缘

    一番周折后,甄家父女俩也可喜可贺地相认了。

    “多谢师父!”

    拉着香菱,甄士隐向林如素行了个大礼,同时也向林如海等人行礼道谢。

    “且住!汝如今俗缘未了,待寻过你那夫人后,也可随我上山修道了。”

    林如素淡淡回道,却将林青圭震了一下。

    “族叔,人家父女刚认亲……”

    林青圭小声道。

    人家刚认亲,就让人家分开,不妥吧?

    没曾想,其他人听这话,竟都笑了起来。

    林如素也笑道:

    “想哪儿去了?

    修道无非顺心,哪有让人妻离子散的道理?

    他若随我上山,妻女难道不能随行?

    全真还是正一,都不过万事由心罢了……”

    “啊?修道,难道不是要断俗缘吗?”

    林青圭不解道。

    角落里的盛明兰也深以为然,小说里都这么说。

    “胡说!道就是缘,断尽俗缘,与入魔何异?

    太上忘情,不过情到浓时偏似薄。

    上善若水,终究流水无声却有痕。

    所谓禁欲、戒律,也不过是为了不为情所困,不为缘所扰,近于道罢了。

    若心有道,何必拘泥于教条戒律呢?

    佛家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亦是此理罢了。”

    听了林如素这话,林青圭也懂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是此理!三教之论,也不过殊途同归罢了。”

    林如素赞道,“侄儿果然道根深种,不如……”

    “不必了!”林如海连忙打断,还瞪了林如素一眼。

    一直蛊惑林家的未来去出家,你还是不是林家人?

    又寒暄许久,林如素也带着甄家父女离开了,其他人也各自散去。

    只有盛明兰,饶有深意地回头看了下林青圭。

    刚刚那么多人,只有你的想法与我相似,如同被小说荼毒了一样。

    你有问题,你绝对有问题。

    林青圭却没心思计较了,他也不经意地记住了甄士隐临走时,对林如素说的那句“多谢师父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

    难道,今日的结果,被林如素算到了?

    林如素到底有没有非凡手段?

    还是说,只是为了忽悠自己学道,演的戏?

    只是,心有牵挂,还不允啊!

    没过几日,围剿白莲教和查抄盐商所得的金银,也被押送至京了。

    当初林如海被派到扬州,是当今要借机夺权的信号。

    原本当今也没打算有什么成绩,只是让林如海这个既是文官,又跟武勋有牵扯的家伙,稳一下江南。

    正是以查税的名义,安定一下江南这赋税重地,使之不至于太偏向于上皇,也能让当今喘口气。

    毕竟那时候,军权财权都在上皇手里,文官也不是一心跟着当今,上皇身体还算安康。

    当今手中的权利,说白了还不如当年的废太子。

    所以当今派林如海去扬州,目的还是比较保守的。

    谁曾想,五年来,上皇身体猛地转差,当今也逐渐收拢了不少权利。

    这回头一看,林如海搞了个海盐的办法,平抑盐价的同时,盐税也不降反升。

    当今的内务府,也得了几分实惠,再也不是那缺钱紧迫的样子了。

    同时,林如海一封信,还让本该废了的贾赦站到了当今这边。

    回到京营的贾赦,还帮当今收拢了些兵权。

    如今,江南各地又拔出了白莲教和盐帮这样不安分的组织。

    查抄了盐商,让国库和内务府又充实了起来。

    有了钱,上皇身体不好不怎么理事的情况下,当今的腰杆子,也终于硬了起来。

    现在,当今登基多年,也终于有了些一言九鼎的样子了。

    林如海立下了此等大功,如何不该厚赏呢?

    “好!张爱卿、林爱卿,还有盛爱卿,真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啊!”

    看到入库的钱额,当今不免兴奋地拍了拍椅子。

    您前儿个还正说江南的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呢!

    今儿个话头就改了?

    金口玉言啊!我的陛下!

    戴权心中吐槽,脸上却不露分毫,恭恭敬敬地帮激动地亲笔书写诏书的当今磨墨。

    不算是千金买马骨,当今对于这些科举出来,天然就在他手底下的人,还是比较厚待的。

    张准已是知府,便升了大理寺卿,盛纮则升到了顺天府丞。

    余承祖也去了五城兵马司,与京营的贾赦一起,作为当今在京城的军事力量。

    倒是轮到林如海和贾琏却是有趣了。

    贾琏从地方上的五品同知,升到了中央的五品郎中。

    不多不少,刚好比贾政的从五品员外郎高了半级。

    还刚好调任到了工部,刚好是贾政的顶头上司,却是当今有些恶趣味了。

    贾府那不外防的内宅管理,当今也对贾府如今的情形极为了解。

    正是看惯了贾府的糟烂事儿,这才让本就对勋贵们不满的当今,起了尽剿的心思。

    不过,这不是贾赦又站队当今了嘛。

    荣府那些事,也就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了,当今也准备在之后放荣府一马。

    可这,看的是站对了位置的贾赦的面子,而不是二房的。

    贾府现在暗戳戳谋划把大房的爵位过给二房,当今也不是不知情。

    正是如此,当今才要以此警告他们一通。

    朕给你的,才是你的!

    朕不给的,想想也不行!

    让贾琏当贾政的上司,就是要让他们记住,这长幼有序的道理。

    何况,贾府的谋划是把爵位给那個含玉而生的废物。

    虽说是废物,但生有异象,若再袭了爵位,有了染指兵权的可能,当今怎么放得下心来?

    还是让那废物,安心地在妇人手里,做个米虫便是。

    而林如海,刚授官是翰林,后来又迁为御史,升官怎么也该往这两个方向来吧?

    可当今却让林如海当了顺天知府,不仅是越级提升,还是跨体系提升了,更是从清流变成了经纶世务者。

    不过林如海本就是探花,列侯之后,还有着国公府女婿的名头。

    多年没怎么升迁,都有人暗戳戳说当今处事不公了。

    如今有了兰台寺大夫这个虚职跳板,一股脑升到三品顺天知府,也不至于惹人非议。

    当今如此做,主要是林如海帮他赚了那么多钱的回报。

    要不是户部没缺,说不定林如海都是户部侍郎了。

    不过林如海能想出海盐之法,也是个懂事务的。

    如今在顺天府这当今眼皮子底下磨砺,正好让当今好好看看林如海的能力,看是否能作为日后的重要依仗。

    而且,还有当今的小心思。

    京营以后由贾赦看着,五城兵马司交由余承祖,顺天府又是林如海看着。

    这三人,都是经当今之手升迁的,必是以后的心腹。

    若是,上皇或是其他人,要是有什么不忍言的心思,当今也算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思及平安州那位,以及宁国公府的一些小动作,当今的眼中,一丝寒光引而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