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娱记
繁体版

第二章 报童邸吏

    临江县县衙里,县里一二三把手齐聚一堂,正在听堂下捕头陆准的汇报。

    “情况就是这样,恰逢每月的状报发放,苏和去梓州城抄取,回来时搭了便车,也是多亏了这条线索。”

    朝廷一年一度拨付的江防修缮款,运送途中没了踪影,县里上下沿着官道搜索了五天,毫无所获,要不是城门口设防的关卡,在悦来楼李掌柜进城的牛车上发现了苏和的踪影,到现在这批银子还不知道在哪。

    “整个车队消失的无影无踪,唯独手无缚鸡之力的苏和幸存,再说他是怎么认识押送兵士的,竟然容许他和押送车队同行?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县丞房宪抢先发话:

    “现在苏和什么情况?他说的这些,派人去查证了吗?”。

    县令艾元甲皱了皱眉,撩了撩官袍,放下了二郎腿,一开口就是大嗓门:“苏和一书生,哪来的本事挟持整个车队?押送小队的头头魏岗,因为我的原因和苏和相识,同是为县里办事,搭个便车有什么奇怪的?”。

    陆准朝着艾县令拱了拱手:“县尊大人明见,事发之后,卑职就按照班县尉指示,第一时间到梓州城车队出发地调查,这才发现苏和同行。押送兵士,含同队长魏岗在内,一共十三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至于只有苏和一人幸存,实在难以解释,他本人的记忆停留在从梓州出发的那一刻,卑职觉得他不像是在说谎。”

    说到这陆捕头又把头转向房县丞,接着说道:

    “房大人,苏和现在在县衙西南角的公房里,卢博士检查后发现他身体虚弱,应该是五天水米未进造成的,除了丧失了一部分记忆,倒是没有什么大碍。”

    这时主管县里治安的县尉班开飞接口道:

    “这人也是命大,五天水米未进也就罢了,能从雨雾山的秘落里囫囵着出来,只是丧失了部分记忆,已经算是一桩神迹了!”

    他接着询问道:“派人去查证了吗?银子的确在里边?‘入秘’多远?”

    听到“入秘”两个字,在场的人都神情一紧。

    陆准回答道:“属下已经安排人查证,发现官道和祭祀古道连接处被人做了手脚,也难怪这些天我们一直没有发现。根据车辙的痕迹来看,装着银子的马车,的确是往雨雾山里去了,如果苏和所言属实,大概‘入秘’二里有余……”

    听到他这么说,班县尉嘴里直吸气儿:

    “这可有点难办了,眼下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银子弄出来,现在已经深秋,要是江防搞不好,冬汛时可能会出大篓子!”

    艾县令出身军伍,行事果断,拍了拍大腿,咬咬牙说到:“到牢里去提几个死囚,尝试进去把车拖出来,事成免了他们的死罪就是了!”

    房县丞眉毛一挑:“大人莽撞了!如此草菅人命!这要是传扬出去,我临江县名声何在?”

    艾县令嘿嘿一笑:“承你们文人名士所请,耗费大量钱粮徭役的大工程在那摆着,还怕咱临江县名声不好?”

    这话意有所指,股阴阳怪气的味道很浓,呛得前者立刻闭上了嘴。

    陆准看了看自己的上司班县尉,见他点着头摆了摆手,于是抱拳作揖,退出去筹备人手了。

    “这苏和怎么处理?不管怎么样,这宗案子他都脱不了干系吧?”沉默了半天,房县丞幽幽发话。

    “这件事情明显有蹊跷,进‘秘落’和自杀无异,这苏和哪有这本事挟持一帮五大三粗的士兵送死?调查还是要调查的,但就此给他定罪没有道理,这件事情房大人就不用插手了!班大人,既然事情牵扯到了秘落,那就不得不提请堪院御史复核了!”

    见班县尉点头应下,艾县令大手一挥,宣布散会。

    看上去这县里的一二把手有这么点不和的意味。

    原来这临江县隶属的剑南道,是大广王朝十道之一,下辖四州之地。打从先帝赋予巡察使刘振南节度之权,后者几十年的经营,剑南道已经是藩镇一般的存在。

    临江县的一把手艾元甲,是地方委任,算是刘振南的嫡系,而房宪则是朝廷直接委派的职官,两者立场不同,品级上又相差不大,加上两者一文一武,这矛盾可就直接放到了桌面上。

    艾元甲出身军伍,简单点说就是大字不识,粗人一个,很多文书上的事情就需要一个专人处理。

    多次应举不中,又家境贫寒的苏和,便被他聘来委了个邸吏的职务。工作无非就是每月到州里抄送当月的邸报、杂报,顺便充当一下读报人的角色。

    现在苏和就在公房里,经过一天的休养,精气神好了不少,但头还是隐隐胀痛。

    之前陆捕头前来问询,他才知道自己竟然卷进了一桩公款失踪的大案!以为会被大刑伺候,人头不保的他知无不言,搜遍了记忆,极为配合。

    但无论如何,记忆都停留在了出梓州城的那一刻,路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在林子里醒来,为什么整个车队只剩下他一个活人,这些他统统不记得了……

    陆捕头走的时候,明显怀疑未消,这让苏公子心里委屈得发苦。

    这县衙的公房设备简陋,方桌长凳,桌上一套文房,身下这套草席被褥,是刚刚才搬进来的,看上去自己一时半会儿出不去了。

    家境贫寒,孤儿寡母,月俸三百文……

    苏和不由得又开始思考自己现在的处境:

    剑南道在内,事实状态下的藩镇,为了能及时了解朝廷动向,都会在京都常安设置办事处,名为进奏院。

    进奏院会收集朝廷里的政令,以及皇帝和重要大臣的行止信息等,发回地方,名为进奏院状报。同时中书省开办的开元杂报,也会随同状报一同报送到地方,供地方官员豪绅了解全国动态。

    苏和担任的邸吏一职,主要职责就是每月去梓州城里抄取这两份报纸,同时如果临江县有重要事件发生,他还要以文字的形式提交,送到京里作为素材。

    说白了就是一个终端的发行岗位,还连带着当个地方的线人。

    至于给艾县令读报,算是额外加班。

    这邸吏不算是大广王朝的正式官职,只是个编外人员。

    月俸三百文,以目前的粮价,能买大米四石,约合十六斤左右,自己和家里的那位便宜老娘,顿顿喝稀粥都够呛,作为一个穿越者,实在是有够惨!

    正想着呢,艾县令就踢门走了进来。苏和赶忙起身行礼。

    “别了!本官不是在乎虚礼的人,你刚刚脱得大难,好生休养!”艾县令大大咧咧往长凳上一坐,官服分叉,露出一双大毛腿。

    这语气,难道不准备追究我的责任?苏和心里一松。

    “苏和啊,当初本官想找些识字的人来帮衬,但那些读书人,一个比一个清高,只有你愿意来这县衙里当值,这人情我都记着。但眼下这案子未结,咱也不好直接就把你放出去。”艾县令一直被正统出身的房县丞看不起,以至于对端着架子的读书人观感不佳。

    “你且安心,等银子从‘秘落’拖出来,我找个由头就把你放出去,这两天还会有人来和你复核一下事情的原委,你照实说就是了!”

    秘落?苏和一愣,这个名词他听不懂,但既然自己好像没有被定罪,倒也不必多话去询问了。于是他拱手作揖,连声道谢。

    “这帮所谓的文人,净搞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欺负老子是粗人,动不动阴阳怪气,让人窝火!”艾县令好像想起了什么,愤愤然地说:

    “最近这帮人正忙着给新建成的‘大一阁’遴选楹联,你多少算老子的亲信,好好想想,最好能配出那么一对来,给老子出一口鸟气!”

    “在下才疏学浅,怕是比不过书院的老先生们……”苏和底气不足地想要拒绝。

    “到时候放你出去,也能堵住这帮鸟人的嘴!”

    “学生定当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