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
繁体版

第八章 暗算 7

    秦君问丕豹因何恸哭,丕豹遂将其父如何被奸臣害死的缘由经过一一细述一遍,最后请求道:“寡君夷吾外负秦国之恩,内兴党同伐异之怨,朝堂上下,除吕甥、郤芮佞党,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晋国黎庶更是不服,可谓民怨沸腾、众叛亲离,若秦国此时伐晋,夷吾之流必不堪一击!”

    秦君沉吟片刻,说道:“丕大人刚刚痛失至亲,加上旅途劳顿,一定身心俱疲,不如先到驿馆休息,待寡人斟酌后再定不迟。”

    待丕豹退下,秦君问计于群臣。

    蹇叔进谏:“夷吾根基未稳便大开杀戮,引得民怨沸腾,确实非明智之举。但微臣以为,若吾君依丕豹之言去伐晋,实际是在帮助臣子讨伐国君,可谓名不正、言不顺、义不容,必会遭世人非议。因此,伐晋之事需三思而后行。”

    百里奚:“蹇叔所言极是。若丕豹之言属实,百官惧耸、黎庶不服,晋国迟早会生变。吾君等那时候再见机行事也不迟。”

    秦君深以为然。

    公子絷说道:“丕豹与夷吾有杀父之仇,必不肯再回晋国。儿臣听说此人博闻强识,颇有文韬武略,吾君不妨留他在秦国效力。”

    秦君爱才,遂拜丕豹为秦国大夫,丕豹自然感激不尽。

    丕豹留秦,秦穆夫人难免和他打听母国故人消息。丕豹遂将夷吾奸淫庶母贾君之事,据实以告。

    “什么?”夫人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气得浑身颤抖,懊悔道:“天哪!他怎能如此丧心病狂做出这等禽兽之举?我真是愚蠢至极啊!这叫我如何对得住贾夫人?天若有眼,必遭天谴!定要严惩这个丧尽天良的畜生!”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

    不知是不是遭到天谴,自夷吾即位,晋国风不调、雨不顺,旱涝虫害频繁,庄稼连年欠收。

    到第三年上,又逢百年不遇之大旱。

    茫茫晋国大地,烈日当头,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仓廪很快空虚,连树叶草根都很快被饥民抢食一空。黎庶流落乞讨者遍地,饥馁而死者无数。

    各地灾情频频告急,夷吾不得不开始想办法筹粮赈济。

    他对吕甥、郤芮说道:“思来想去,只有秦国离晋国最近、最方便赈济灾民,但寡人先前失信于五城之约,所以现在有些不好开这个口……”

    郤芮进言道:“吾君不必羞于启齿。我们并非有意负秦,先前曾特意告诉过他们,是暂缓割城罢了。若秦国同意借粮便罢,若拒绝,就是秦国对不住我们,我们负他也就理所当然了。”

    吕甥说道:“此去秦国,秦君必然会拿五城说事,届时就说,借粮必割城!”

    “那如果他借粮给我们呢?就真的割城给他?”夷吾问。

    “先借来粮食再说!”

    夷吾深以为然:“二位爱卿所言极是!只是,派谁去合适呢?应付此事一定得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才行啊!”

    吕甥平素对同僚大夫庆郑不满,于是极力举荐他出使秦国。

    夷吾便打发庆郑去秦国借粮。

    ……………………………………………………………………………

    庆郑无奈出使到秦国,战战兢兢、硬着头皮走入秦国朝堂,畏畏缩缩向秦君行礼道:“晋晋晋……晋国外臣一一庆庆庆……庆郑,叩见君上。”

    秦君投之以厌恶鄙夷的目光,漫不经心应道:“尔君如何想起寡人来啦?”

    “君上纳纳纳……纳入之恩,寡君一直念念念……念念不忘!”

    “哦!是吗?”秦君冷笑,“既然尔君还记得寡人纳入之恩,那他这次派你来,定是为兑现五城之诺喽?”

    庆郑擦了擦额头汗水,吱唔道:“是……啊不是……是这样……”

    “到底是不是?”

    “是是是……是这样,五城之诺,寡君本本本……本来是想当即兑现的,只是……晋国臣民强烈反对。寡君那时刚刚刚……刚刚即位,根根根……根基尚浅,国人若由此发生暴动,到头来还得劳烦吾君兴兴兴……兴师平乱。所以不得已,只好只好只好……”庆郑自觉理亏心虚,颤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没了底气。

    秦君冷笑:“哼!那尔君派你来,难道还有别的事?”

    庆郑连忙说道:“是是是!只因晋国连年饥荒,尤其今年空前大旱,仓廪空虚,民间绝食。微臣受命,请求君上大发慈悲、援粮于晋,度度度……度此难关!”

    秦君冷笑道:“尔君别无所长,脸皮倒挺厚!啊?怎么好意思张这口?!缺什么就理直气壮来秦国要什么,难道将秦国视为晋国附庸不成?!”

    庆郑赶紧倒地再拜,央求道:“国君息怒!国君息怒!寡君已对对对……对天发誓,若秦国这次帮我国度度度……度过饥荒,河外五城一定悉数奉上!决决决……决不食言!”

    秦君思忖:“又拿五城诱骗寡人!寡人难道还会上当不成?不过,若以未践五城之诺为由不借粮给他们,倒让世人觉得我任好气量狭小。”于是说道:“寡人难道是稀罕你们那五座城池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尔君既然承诺在先,就不该出尔反尔戏弄寡人!若无寡人相助,他能成为一国之君吗?”

    “那是,那是!”庆郑不住地揩汗,“国君之恩,寡君没没没……没齿不忘,没齿不忘!”

    秦君看着眼前说话磕磕巴巴的晋国使臣缩成一团的可怜相,也不想再为难他了,沉吟片刻,说道:“水旱之灾,任凭哪个国家也在所难免,救灾恤邻,也是大国之义。尔君虽然有负于寡人,但寡人念在秦晋之好,岂能袖手旁观?来人!通知廪官,开仓放粮,输粟于晋!”

    “谢国君!谢国君!谢国君!!!”庆郑千恩万谢,叩首不迭。

    一时间,渭河之上,秦国粮船浩浩荡荡,络绎千里,顺流而下驶入河内,史称“泛舟之役”。

    在秦国的帮助下,晋国勉强度过饥馑之年。

    …………………………………………………………………………

    然而,令秦君万万没想到的是,次年,秦国竟然同样遭受了数十年不遇的大旱灾!

    茫茫秦国大地,野无草、原如赭。黎庶被迫流落乞讨,若无救济过冬,不知将有多少饥民会冻馁而死。听闻晋国今年大获丰收,秦君急派使臣冷至前往绛城借粮。

    冷至星夜赶到绛城时,铜缇宫宴会厅内,餐桌上摆满美酒佳肴,宫阶下站满歌舞美姬,晋侯夷吾正在钟鸣鼎食、大宴群臣。

    夷吾身着衮衣绣袍,春风得意、兴高采烈道:“诸位爱卿!自寡人即位以来,初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年!来来来!让我们君臣举杯同贺!”

    朝堂大臣举杯齐声山呼:“维晋之祯!天佑晋国!吾君鸿福齐天!吾君万寿无疆!”

    君臣同贺之间,寺人走到夷吾跟前禀报:“启禀国主,门外有秦国使臣冷至求见。”

    夷吾一听,蹙眉道:“秦国使臣?就说寡人现在没空,明日再见。”

    “使臣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迁延不得。”

    夷吾拉下脸,显出一副扫兴的表情,只好让使臣进来。

    冷至入内叩拜道:“外臣冷至贺晋国稔(音忍)丰之喜!祝愿国主洪福齐天、万寿无疆!”

    夷吾喜不自禁得意道:“是啊!晋国前几年闹饥荒,有居心叵测者说,是因为寡人昏庸无道而遭受天谴;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知这些人又怎么说?难不成是因为寡人昏庸无道而受天嘉奖吗?哈哈哈!去年我们还四处借粮,今年的粮食却多得仓廪都堆不下了!你说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哈哈哈哈!”夷吾笑得前仰后合,满朝文武也跟着尬笑。

    冷至也很高兴,心想既然如此,借粮之事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对啦,你来所为何事?”夷吾问。

    冷至便说明来意。

    夷吾听后,说道:“好吧好吧,既然秦国也闹饥荒,那寡人就派发河西之粟给秦国吧。”

    “且慢!”郤芮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