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
繁体版

第九章 逃亡 18

    师傅继续讲道:“淬火之后,要再将胚件放入炉火内烧炼至炉火纯青,再反复折叠锻打、淬火。”师傅指着伙计刚刚从炉内用钳子夹出的一条被烧得通红的剑胚,递给重耳一把钢锤,说道:“来,你可以试试。”

    重耳两手接过钢锤,学着伙计的大致力度和节奏,使劲敲击了只数十下,便觉得两手虎口发麻、两臂酸胀、手腕发软。而其他锻打剑胚的伙计却抡着钢锤一直在无休止地敲敲打打,他们赤裸着满是汗珠和健壮肌肉的上身,在炉火的映照下,犹如红铜一般油光发亮。

    待重耳放下铁锤,师傅继续说道:“刀剑胚件被锻炼、淬火一次的过程叫一锻。经过百锻以上打造的刀剑才锋利耐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宝刀、宝剑。一般人用的和普通店铺里售卖的只是几锻刀剑而已,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开始钝、锈、甚至卷刃。”

    “哦!我天!”“原来如此!”大家一面听、一面看、一面情不自禁发出声声惊叹。

    “在一把宝剑的锻造过程中,燃料选取、矿石品质、铸造选时、合金配比、火候火焰、炼制时间、锻打力度、淬火水质,锻炼是否具有连贯性、锻炼次数等等,每一步环节都有很深的学问和窍门!”

    重耳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说道:“所以,一把上乘精良的刀剑,莫不是有形的铜锡等合金,糅合匠师无形又无限的力量、耐心、意志、心血经过千锤百炼精制而成的!”

    师傅点点头:“嗯!所以说,这种手艺我们并不怕被人偷,因为即便你通晓了整个制作过程,也未必能做到我所要求的和我所能达到的质量水准。”

    “师傅所言极是!”重耳不由得给师傅深鞠一躬,然后又问:“那为何需要反复锻炼淬火?几锻刀剑和百锻刀剑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反复锻炼是为了增加刀剑的柔韧性。”

    “柔韧性?前面淬火是为了增加硬度,这里却要柔韧?”

    “对!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刀剑之利缘于其自身的刚硬,但是过刚、过硬又易断、易折,所以还必须具有适度的柔韧性,而适度的柔韧性只能来自于百次以上反复的锻炼淬火,这样的刀剑内质才刚柔并济,锋利耐用,方称得上是真正的宝刀、宝剑。”

    重耳点点头,又虚心请教师傅关于双色剑的制作工艺。师傅便耐心地给他们讲述了双色剑的铸造过程和两次浇铸的方法及关键所在。

    随后,他们跟随师傅进入洒削坊,即刀剑砥砺开刃的地方。

    大家看到,洒削坊内无论是地上、案几、还是货架上都整整齐齐码放着不同大小、颜色各异的砥砺。

    重耳:“再请教师傅,为何磨好一把剑需要三月之久呢?”

    师傅没说话,随手摘下墙上的一把宝剑,抽掉剑鞘,抓起几案上的一撮蚕丝,置于剑刃之上,让重耳吹气。

    重耳对准轻轻一吹,那团蚕丝陡然断作两撮,分坠两处!

    “哦!我天!好生锋利!”大家不禁发出啧啧惊叹,纷纷问道:“请问师傅,如此锋利是如何磨成的?”

    师傅缓缓说道:“一般人磨,只是用蛮力在砥砺上将锋刃打薄,这样的刀剑用不了几天就又钝了。如果反复这样磨,会很快将剑锋磨掉。而我磨剑用的是绵力,砥砺也是不远万里从各处名山精选而得,一把宝剑或宝刀定要在粗细、软硬程度不同的砥砺上长时间反复耐心磨,直至感觉剑刃仿佛在丝绸上游走,无声却有力,轻快绵柔但锋芒毕露。因此,经我手磨出的刀剑,即便用上十年也会锋利如初。”

    “哇!慢工出细活,难怪要用三个月,难怪宝剑如此锋利!”众人无不交口称赞。

    先轸:“请问师傅如何给刀剑做防锈措施呢?”

    师傅:“这个请见谅,我自有诀窍,轻易不能外传。”

    “理解,理解!”重耳由衷赞道:“师傅技艺如此精湛,真可谓登峰造极!非一般耐力、耐心可为,在下真是大开眼界,钦佩不已,请受我一拜!”

    师傅淡然一笑,说道:“谬奖谬奖!其实,当你们采来真正露水的那一刻起,我已经将你们看成是和我一样的人了。人无恒力,万事皆废。诸位已经具备足够的耐劳恒久之力、细致入微之心,若有壮志,来日必然大有为!”

    重耳十分感动,拱手谢道:“多谢师傅赞誉,承蒙师傅不吝赐教,我等此番真是受益匪浅!”然后又不无担心地问道:“可是,师傅,刚才的磨剑客要十天后取剑,师傅打算如何应对呢?”

    师傅冷笑道:“不瞒各位,刚才来的是鄣国公子,他的剑便是我这里出的百锻之剑。我做剑初心是为防身,而他却用这把剑滥杀无辜,每想到此,我便痛心疾首,我焉能再次助纣为虐?不用说十天,即便他不要求十天,我也不会给他好好磨!”

    “那他日后若是发现,来找师傅的麻烦,如何是好?”

    师傅沉吟片刻,说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到那时,我恐怕早已远走高飞了。”

    重耳点点头,百感交集地想,这位师傅不仅技艺高超,其性情亦疾恶如仇、刚正不阿,真是难得的人才。又想自己将来若能复国,应广纳像师傅这样的贤才。只可惜自己现在孑然一身,爱莫能助……

    想到这里,重耳再次谢过师傅,并不无惋惜地说道:“我等不得已要赶路,有机会再到鄣国也不知师傅那时云游何方了,真希望后会有期,我们有机会再契阔相谈。我等这便告辞,不打扰师傅了!”

    师傅达然一笑,说道:“但愿后会有期!”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把三寸来长的精致匕首递给重耳,“我不知贵客什么身份,但定非等闲之辈,这个送给你,一来留作纪念,二来此物方便携带,藏在身上可备不时之需。”

    “这……”重耳接过匕首,抽掉刀鞘,见其虽小,但十分精致,让他既爱不释手,又感到却之不恭。

    师傅:“不必客气,取露水不易,这也是你们应得的酬劳。”

    重耳:“说实话,我很喜欢,多谢师傅赐宝!”

    贾陀调皮地问:“请教师傅,这是几锻的宝贝?”

    师傅笑道:“至少在百锻以上。”

    “哇!”贾陀欣喜地抢过来赏玩,手指刚触上匕刃,便“嘶”地叫了一声。

    “傻蛋!”魏犨咬牙骂道:“明知故犯,已经告……告你是百锻了,还敢摸?”

    好在只划破一点皮而已,贾陀赶紧入上刀鞘,还给公子。

    看看天色不早,重耳等人便与师傅谢别上路了。

    ……………………………………………………………………………………

    通往齐国之路,漫长而修远。

    重耳一行人业已习惯昼行夜息、风餐露宿的流亡生活,迂迂回回又走了将近一月后,他们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国度一一邾国。

    邾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并非姬姓侯国,具体是周朝哪一代的分封,狐偃和赵衰也不很清楚,猜想很可能是降于周室的殷商旧族后裔。进入邾国后,他们只想着如何填饱肚子,尽快赶路,因为听说出了邾国,便可抵达目的地一一齐国了。

    饥饿,如同追债伸冤的鬼魅魍魉,始终追随、困扰着流亡之人。

    那日走到邾国都城外,正当大家又感到饥肠辘辘之时,不料邂逅一支声势浩大的殡葬队伍。

    其时正值深秋,凄风裹挟落木,扬起漫天沙尘,天空阴霾密布,将偶尔露头的太阳蹂躏成惨白颜色。

    长长的殡葬队伍和车马绵延不绝,一眼难望尽头。

    送殡者无不披麻戴孝,做哀戚状,有的手举白幡旗,有的手拄哭丧棒,在司葬执事的口令指挥下,以丧棒点地,捶胸顿足,口中三步一呼:“先君归来兮!先君归来兮!先君归来兮……”

    离殡葬队伍不远的路边,一班邾国士卒立于半人高的土丘,一面敲锣打鼓,一面朝官道的行人大声吆喝:

    “过往乡民注意啦!过往乡民注意啦!邾国先君新丧,不拘国内国外,有自愿为先君守灵、哭葬半日者,可尽享大肉美餐一顿;守灵、哭葬全日者,可尽享大肉美餐两顿!机会难得,想去的赶紧报名!机会难得!名额将满,想吃大肉美餐的赶紧报名去喽!”

    听到吆喝,土台前很快聚集了数百名饥馁流民争相应招,且有越聚越多之势……

    大肉美餐?!重耳几个一听,不禁蠢蠢欲动、垂涎欲滴。就他们眼下咕咕乱叫的饥肠,饱饱吃一顿大肉美餐的话,至少可以支撑一整天来赶路。而他们只需要为邾国先君守灵、哭葬半日即可,想来还是比较划算,一致同意后,重耳一行人便挤进哭葬者的队伍当中,心里直盼着早点吃到大肉美餐。

    谁知大肉美餐的背后,却是死神的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