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复国 2

    吕甥、郤芮二人于郇城和公子挚、狐偃歃血为盟、确保自身无虞后,方忐忑不安迎重耳入庐柳。两人跪倒在地,不住地叩首请罪。重耳好言抚慰一番,二人才放下心来,不仅献出庐柳,还拥奉重耳入曲沃,祭拜晋国宗庙。

    拜毕,重耳来到哥哥申生坟前祭奠。

    只因是罪臣之身,申生未被献公俞允死后入宗庙,只将尸身从鄂城运回曲沃草草下葬。时隔数年,申生坟茔已经残乱不堪,坟头覆着一层厚厚的枯叶衰草。

    重耳命人略略收拾一番,对着坟头拜道:“申生哥哥,重耳回来了。请哥哥放心!我一定替哥哥洗刷污名,昭雪天下,还哥哥以清白!哥哥若在天有灵,敬请安息吧!”

    彼时,连日来阴霾密布的天空,突然现出一方缺口,一缕金色阳光垂射而下,天色豁然大亮!四周阴云渐渐散开,露出朗朗碧空。众人观之,无不惊叹。

    重耳回国的消息很快传遍绛城。晋国旧臣栾枝、郤溱见怀公已出奔,赶忙召集士会、周之侨、羊舌职、荀林父、先篾、箕郑、先都、郤步阳、韩简等众朝臣,组织仪仗,到绛都郊外隆重迎接重耳入城。

    阴霾散去,阳光普照,重耳登上法驾,随众臣一起进入绛城。

    整个绛城沸腾了,国人涌上街头,无不欢呼雀跃、额手称庆,有的挥舞手臂,有的扬着头巾,有的舞着帽子,口中欢呼着“新君万岁!新君万岁!”,夹道欢迎重耳归来。

    狐偃、赵衰、先轸、贾陀、魏犨、颠颉、五壮等人骑马随在公子法驾后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激动地环顾左右的绛城黎民百姓,环顾久违的绛城街道……

    几人当中,唯有介子推心事重重,焦虑地寻视着拥挤在道路两边密密麻麻的男女老少。

    他的注意力只集中于人群老妪,对每一个年长的老妇人他都要格外多辨识几眼。可惜,始终没有他记忆中那个最熟悉、最慈祥的、日夜牵挂的母亲的面孔。

    “母亲啊母亲!您现在到底在哪里?”子推在心中祷念,“儿子回来了!您的儿子回来了!要是母亲就在这些人群当中,该多好啊!上天!保佑母亲平安无事,成全我们母子早日相聚吧!”

    子推忽然想到:母亲年迈,当然不可能挤在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此时,或许她老人家正在人群外远远地守望他,也未可知。于是,子推将视线投向两边的街角旮旯寻找……

    突然,他发现街道右边两个店铺夹着的一道巷口,挨墙站着一个蓬头垢面、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颇像他的母亲。不!母亲不应该那么苍老啊!子推心想,但他还是不由得跳下马,挤出人群……

    先轸以为子推内急,找地方方便去了,便没太在意。

    等渐渐走近,子推逐渐看清那老妇人佝偻着背,拄着一根破拐杖,像一尊雕塑般目不转睛、头不转项、怔怔地望着街道中间的新君仪仗……

    犹如有一股神力驱使,子推走到老妇人面前,那人却对他视而不见,瞪着两只浑浊僵直的眼睛依旧面朝街道发呆,耀眼凌乱的白发在寒风中瑟瑟飞舞,其中几绺贴在脸上也无动于衷……

    时光无情地雕刻了眼前老妪沧桑的容颜,但子推还是认定,眼前此人便是自己日夜牵挂的母亲!难道是上苍成全了自己的心愿?他鼻子一酸,含泪唤道:“娘!”

    老妇愣怔半晌,确定不是幻听后醒过神来,吃惊地瞪大呆滞的眼睛,将一只干柴般骨节变形的手伸了出来,一面摸索一面问道:“是……是推儿吗?”

    子推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娘!我是推儿!我就是推儿呀!”说着,泪如雨下。

    老妇松开拄拐杖的另一只手,一把抱住子推,哭道:“果真是我的推儿啊!”说完,娘儿俩抱头痛哭……

    “娘啊!孩儿不孝!孩儿不孝啊……”

    …………………………………………………………………………………………

    回到铜缇宫,大家发现不见了子推,重耳派五壮去找,方得知子推竟然在绛城街头偶遇了老母亲,赶忙叫人备下宅院安置他们母子居住,并且和子瑄、狐偃、赵衰、先轸、贾陀、魏犨、颠颉等人过来候问老人家。

    重耳发现老人家眼神呆滞,像是失明了,问道:“阿嬷的眼睛怎么了?”

    子推母亲说道:“我知道公子总有一天会回来,所以就呆在绛城没往别处去。这些年来,我靠给人浣洗、织补维生,兴许是在油灯下做针线废眼睛,起先只是看远处模模糊糊不清楚,后来慢慢地近处也看不清了,现在索性成了一个瞎子一个废人了。”

    子瑄抹着眼泪说道:“奶奶放心,我和爹爹给您治,会好的!”

    其他人走后,子瑄用热水仔细帮奶奶擦洗干净身体,然后换上柔软的新衣。

    看看天色不早,子推说道:“瑄儿,公子那边也需要你,你进宫里去吧。奶奶这边有爹爹招呼就行。”

    子瑄点点头,告别义父和奶奶,先回了铜缇宫。

    在介子推的印象里,母亲永远是那个腰板挺直、慈祥干练的黑发母亲,永远是他内心最温暖的依靠,永远会在他远行归来后笑脸相迎,给他熬练练小米粥,给他做香香的葱花饼,给他做天底下最好吃的油泼面、枣花馍。没想到自己这一走就是十九年,十九年没有母亲的任何音讯。没想到,母亲其实一直在绛城苦苦等着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苦熬苦等,就算眼睛瞎了,也坚信总有一天他儿子会回到绛城找到她。更没想到,如今的母亲头发全白,形容枯槁,伤痕累累,由于劳作度过,两只手的指关节已经严重变形僵硬。

    不过,还是感谢上苍,让他在回到绛城后的第一时间就见到了母亲。

    子推一面给母亲身上的伤痕抹药,一面默默流泪。

    母亲问道:“推儿,这些年,你受了不少苦吧!”

    子推说道:“母亲吃的苦更多!儿子未能尽到孝心,孩儿不孝!”

    “再苦娘也撑着,我信我儿,一定会回来找我!”

    子推哽咽道:“娘放心!从今往后,儿子每日陪在母亲身边,哪里也不去了!”

    子推母亲欣慰地咧嘴笑了。

    …………………………………………………………………………………………………

    重耳嗣位(晋文公)后,首先犒赏护送他入晋的公子挚、丕豹等秦君将士,接着为前世子申生、前朝老臣里克、丕郑、狐突、赵共孟等平反昭雪、洗冤正名,准许申生墓葬入祖坟、牌位入宗庙,准许丕豹以功臣之后改葬其父丕郑,然后送秦军离晋不提。

    自此,文公每日和狐偃、赵衰及朝中积极作为的旧臣忙于堆积如山的内政外交、百姓经济等国政、民生事务。

    一日,忙碌之余,文公向赵衰问到了子推:“子推这几日为何没有进宫上朝?”

    赵衰说道:“禀国主,子推这些日子照料母亲,抽不开身。”

    文公:“下朝后,我们再去候问一下子推母亲吧。”

    狐偃说道:“国主放心,臣每日都派人过去照料。他母亲有些外伤,等好一点,子推便会来上朝。”

    重耳思忖片刻,说道:“寡人已嗣位,本想这两天犒赏功臣,既然子推抽不开身,那不妨再等几日再说吧。”

    狐偃和赵衰点头表示同意。

    ……………………………………………………………………………………………………

    再说吕甥、郤芮迫于秦国势力,虽然一时迎降了重耳,但心中一直战战兢兢、惴惴不安,对着朝中其他大臣,未免有些抬不起头来。新君嗣位多日,遍召朝中旧臣共商国是,唯独没有叫过他俩,心中不免七上八下,满腹狐疑。

    一日,郤芮在路上遇到郤溱,虽然平日与郤溱不和,但毕竟郤溱与他同族,便偷偷问道:“溱兄,新君承继大宝已有数日,为何不见犒赏有功之臣啊?”

    郤溱一向厌恶郤芮为人,轻蔑地说道:“再论功行赏也轮不到你吧!寡君不追究你和吕甥罪孽,已是宽容大度,你还想让寡君赏赐你不成?你也不想想,你们干了多少伤天害理、见不得人的勾当?”

    “你!哼!”郤芮见问不出所以然,反而碰了一鼻子灰,恨恨地拂袖而去。

    在回去的路上,郤芮透过车窗,发现人群中,有一个虎背熊腰、鹤立鸡群的壮汉颇引人注目,仔细一看,不禁暗吃一惊。

    郤芮马上调车去了吕甥宅邸,与之私下商议:“重耳入宫多日,亦不见其召见咱俩议政,更不见其论功行赏。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阴谋?”

    吕甥说道:“我也正琢磨这事儿,看来重耳终究还是要秋后算账,是不是?”

    郤芮:“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既然如此,我们不如趁重耳立根未稳,索性率家丁造反,焚烧重耳寝宫,杀死重耳,重立新君,如何?”

    吕甥:“重立新君?子圉已惹怒秦君,岂能再度立之?”

    郤芮摇摇头:“不不不,我所说的新君人选是一一公子雍。”

    “公子雍?你不是早已……”

    郤芮嘴角露出得意之色:“其实他被我秘密软禁了,毕竟他是晋国公子,留着也许日后有用。怎么样?没想到吧?”

    “高!实在是高!可是……如今朝中大臣纷纷倒向重耳一边。我们既无内应,又无外援,如何行事?”

    “这个仁兄放心!”郤芮不无得意地说道,“如今我倒有一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可助我们谋成大事!”

    “哦?”吕甥来了精神。

    郤芮:“你猜我今日在路上,看见了谁?”

    吕甥摇头。

    “寺人勃鞮!”

    吕甥蹙眉说道:“此人骗过惠公,失踪多年,为何又在绛城出现?”

    郤芮:“此人胆力过人,武艺高强,曾两次为先君追杀过重耳。”

    “两次不都失手了吗?”

    “那是重耳命大。虽然两次失手,但他还能保全性命,说明此人不单单是一介武夫。我们现在正缺这样的人,若得其力,谋划周全,再次翻盘,不是不可能!”

    “他会听命于你我吗?”

    “当然会。你想,重耳两次被他追杀,一定恨之入骨,如今即位,寺人勃鞮恐其报复,自然会对重耳心生忌惮。两者互不相容,正是你我可乘之机!我找人把他叫来,与之共谋焚宫一事,如何?”

    吕甥思忖片刻,说道:“如果寺人勃鞮害怕重耳报复,应当远离绛城才是,我想不通的是,他又回到绛城,意欲何为?”

    “俗语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也许他和我们一样,也正在寻找某种机会。”

    “为重耳所用的机会?”

    郤芮笑道:“那怎么可能?重耳会原谅他?打死我也不信!”

    “嗯,我也不信。那你找他来吧,先探探他的意向再说。”

    ………………………………………………………………………………………………………………

    铜缇宫议事堂,文公、狐偃、赵衰正共议国事,密探请求奏报密情。文公命其进入,密探道:“国主,小的刚刚探知:寺人勃鞮在绛城出现。”

    三人对视……

    “杀了他!”狐偃怒道。

    “慢着!”文公说道:“先跟踪他,看他去了哪里,跟什么人接触。”

    “是,小的遵命。”

    郤芮派人将寺人勃鞮带到密室,说道:“勃鞮大人久违了!”

    寺人勃鞮稽首道:“二位大人久违!”

    吕甥:“新君主政,正广招贤才,勃鞮大人再回绛城,一定前途无量!”

    寺人勃鞮冷笑道:“我曾屡弑新君,新君恨我入骨,哪里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那大人此次回来是……”

    寺人勃鞮拱手说道:“二位大人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最为我所敬仰。说实话,我在外头呆腻了,这次回绛城,就是想拜见二位大人,请二位大人指点迷津。只是我这些年混得惨,没有礼物,羞于面见大人。却正好被大人召见,实乃在下荣幸!二位大人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敬请吩咐!”

    吕甥、郤芮对视,微笑点头。于是,吕甥示之以金玉,晓之以利害,见寺人勃鞮果然动心,便与之商量焚宫之事。寺人勃鞮欣然领命。三人当即歃血为盟,约定二月晦日(农历三十)施行焚宫弑君的周密计划。留寺人勃鞮在绛城监视新君动向,吕、郤二人则各往封邑,暗中收买兵甲,准备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