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大宋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锦绣新城计划

    “九郎兄弟,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跟大伙说说吧!听得咱们心里都跟猫抓似的痒,咱没别的爱好,对发财最有兴趣!”

    刘大郎是个合格的托儿,当即就做起了捧哏。

    顿时引得所有人都纷纷出言,恨不得立刻知道他的计划。

    宋毅笑着拱了下手,“诸位朋友别着急,这不是正在说嘛!这个计划有些大,得容小弟好好组织下语言。现在正式为诸位朋友介绍【锦绣新城】计划,此计划也谓之【运河明珠】,而陈留就是小弟要打造的第一颗明珠,诸位请看这里!”

    这次没等再吊胃口,宋毅就直接说了起来,“这是曹家集码头,也是陈留在汴河的水路节点!只是曹家集那里各位都清楚什么情况。第一,水深不够,最浅的地方不足三尺,逢旱季就时有搁浅的情况发生;第二设施陈旧,栈桥、仓库、道路以及配套设施,包括脚店、牙行、食店、茶摊、青楼、赌坊等,全部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汴河商流,势必会影响到各位的生意;第三,曹家集服务体系不规范,常有外地商船等待三五日都无法卸货,也有栈桥泊位不足,而只能飘在河上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仅心中焦虑,更是会影响到汴河的顺利通行。”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曹家集对停靠的商船不友善,这极大的败坏了陈留的形象,也影响了行商驻泊在此的积极性,甚至多次出现强买强卖、欺凌外地客商的事件。”

    “是以,小弟规划的这座【锦绣新城】,就是以河运码头为核心,结合客商与百姓需求,建立的一座依托锦绣泊地理环境优势,严格规范、服务客商、提升效率、互利共赢的新港城。”

    很多商人都开始陷入了沉思。

    但更多人将目光盯在了沙盘上。

    “大家先看锦绣泊,平均水深一丈八,最深处能够达到三丈,南岸这边深度在两丈到六尺之间。只要将栈桥延伸进来,就能够满足如今汴河绝大多数的商船停靠,甚至有几个深水泊位,就连大型的沙船也是一样可以停靠进来!”

    “与汴河相连更是保证了锦绣泊的水量足够充沛,日后还会与睢水打通,更是能保证这座锦绣泊永不干涸!”

    宋毅再看这些商人的神色,自然知道他们已经在考虑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了,当即再次加强下语气,“诸位朋友请细看,这座锦绣泊码头长度近三里,浅水泊位有百三十个,中水泊位六十个,深水泊位二十八个,可同时满足两百多艘商船同时停靠。”

    “岸上的这条街叫做锦绣商业街,以脚店、牙行、食店为主,可以满足汴河行商走船停靠歇脚住宿,装卸货也会统一管理和调配,并且配置一些机械来加快效率。最长的装卸货周期,也不会超过三个时辰,而且价格公道,每种货物都有明确的价格,绝对不会出现乱收费的问题!”

    “南岸的这片宅子,可与南岸商业街的商铺打通,也可以单独居住,商号在这里设置分号或者自用居住,都是极为方便!另外无论是商铺还是宅子,都统一配备自来水,让商铺根本不需要去人力提水供日常使用,稍后大家可以到样板房参观一下什么是自来水,绝对能够让诸位朋友大吃一惊的!”

    “陈留县地处平原地带,紧邻汴京,是京畿重镇,同时也是粮食的重要产地,桑麻产量居京畿之首。而北岸这边的市场,相比较如今县城所在的南岸更加的大,比起从南岸装货,在锦绣泊港口更加的方便一些。而且东部还有考城、北部有东明,均可转运货物至五丈河直达京东路与河北路。我们锦绣泊还会提供陆路转运服务,仅需收取部分的运输费用即可!对于货物也会有承担保障的责任,出现货物丢失会照价赔偿!”

    “哦?你们竟然还能提供承运保运的事情?”

    出言询问的是两淮商人王德广,是淮南东路的大粮商,每年都会供应汴京及周边数以万担的米粮。

    听到王德广如此问,宋毅当即点头说道,“这是自然,汴河上你们有漕会负责,而进了锦绣泊和上岸之后,可制定我宋氏镖局来押运,绝对确保货物无忧,若损失或被劫,我宋氏镖局会全额赔付,绝对不会让你们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好!非常好!仅这一点,你们宋氏就能获得许多吃汴河的行商蜂拥而来,我们宁可多花些银钱,也不想货物损失!”

    王德广满是感慨的说道。

    他们王氏做米粮商人多年。

    每年都会遇到被劫的事情。

    造成的损失和信誉危害不可计数。

    是以才会将关注点从码头转移到镖行上。

    张仓见此也立刻起身说道,“王大官人放心就是,以后汴河水路上,只要你们交给我漕会押运,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被劫的事情!而且明码标价,你们只需要出一个基本的货物保价费用就可以,这个费用的额度极低,货物价值的百一即可!而且只要在其中一个分堂教过,其他的分堂绝对不会重复收取,保你在汴河这一段畅通无阻,不开眼的我们都会负责处理掉!”

    李顺也随着点点头,表示张仓说的是没错的。

    王德广顿时大喜过望,立刻拉着张李二人表示感谢。

    原本漕会管理松散,各处的分堂都是各自为政,干的事情真算不上什么道义,自己出马劫掠客商的事情都时有发生。

    至于明码标价,那是不可能的,今天你在泗州叫了十贯的过路费,明日到了宋城,就有可能会被收取二十贯。

    到了雍丘或者陈留,则是有可能会收五贯。

    反正大家拍脑门,交钱多少全凭心意。

    若真的能一站式交费通行。

    而且还是明码标价的话。

    那对于他们这些商人真是再好不过。

    尤其是王德广这种运输米粮的大宗商人。

    其他人也是热切的很,纷纷出言表示感谢。

    很是满足了下张仓和李顺的虚荣心理。

    暗自对宋毅表示了下感谢。

    主意毕竟是人家给出的。

    而且因此受到总当家周大康的褒扬。

    在周大康的强力支持下即将在运河推开。

    漕会内部还召集了十几个账房进行核算,验证宋毅给出的盈利数据是否正确,最后的结果是连账房都觉得不可思议。

    若按照此方法,每年漕会的收益将翻上三倍。

    这个数字别说周大康这个总当家惊叹。

    就连底层的小喽啰都是敲锣打鼓。

    只有漕会挣的钱多他们收入才多。

    此时漕会大部分人,都知道陈留有个宋九郎。

    是个会点石成金的好汉,是整个漕会的好朋友。

    周大康若不是这段时间有事情,也会亲自过来给他站台的,本来想派总部几个堂主过来,却被张仓和李顺给拒绝了。

    好事情他们自己守着就行了,让别人来抢算怎么回事?

    今日这个规划的提出,不仅让行商们对漕会大为感激。

    还让他们二人在汴河这段的地位直线的提升。

    有这份香火情谊存在,好处日后自不会少。

    “诸位朋友,诸位朋友,押镖运送的服务仅是其中一项罢了,咱们这锦绣泊可不仅仅如此,大家请细听小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