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风云
繁体版

第89章 庆功论战

    战斗结束,玉清宫联军驻扎在西京大同郊外。

    如今,玉清宫是胜利者,玉清宫南府北府预想的一切,潜在的影响力、纵横中华的生意圈、自由出入海陵魂邦的权利,所有这一切都会渐渐实现。

    而今,玉清宫大军驻扎大同城外,只是要和完颜亮完成最后一笔交易,一笔完颜亮不能拒绝的交易——城下盟约。

    几次惊魂的完颜亮,纵然再天资英纵,也会权衡轻重,毕竟即便没有这场大败,在桓玄、封灵剑十二灵面前,也没有完颜亮骄傲的份。

    最后,在三千门客数日谋划下,一纸合约出台。

    完颜亮为赶紧打发西京城外看着刺眼又心痛的玉清宫联军,没有犹豫,便签了合约。

    合约规定的事项主要如下:

    其一,居庸关内外200里内,不得有海陵魂邦的驻兵;四海一宫在北冥之地活动,完颜魂邦不得骚扰。

    其二,玉清宫在海陵魂邦的生意,安全、公平地受到保障。

    其三,玉清宫可自由出入海陵魂邦,并可以从海陵魂邦进入北冥之地。

    其四,被玉清宫俘虏后放归的十几万游魂,二十年内不得在海陵魂邦参军。

    之所以会出现放归被捕游魂的条款,是因为玉清宫联军逮捕的游魂太多了,海陵王二十万大军,玉清宫共逮捕十八万之众。

    起初,看到这么多无法处理的游魂,项王又忍不住出了个“坑杀”的坏主意。

    但杜玄没理会项王,他只要求逮捕七万,剩余的悉数放回。

    为防止放回的游魂再次集结成为完颜亮的兵众,从而让这场全歼的战争失去意义,便有了放归游魂二十年内不得参军的条款。

    这个条款是三千门客拟定的,众门客都是外交老油条了,他们明知如此条款难以约束完颜亮,也难以约束这些放归的游魂,也即是说,此条款一定会打破。

    但如此条款的设定,对实力强大的玉清宫,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因为,只要此条款打破,玉清宫便有了向完颜亮问责的理由,也即从此之后,完颜亮有个小辫子牢牢抓在玉清宫手中。

    任何时候完颜亮想搞点什么花样,玉清宫便以违背此条款为名,再名正言顺地兴正义之师进攻一次西京大同,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是强者可以拥有的权利,三千门客心知肚明,完颜亮也是心知肚明,如此,完颜亮此后便会尽力收敛,对玉清宫忌惮三分。

    条约签订之后,征伐完颜魂邦的战争,至此便划上完美的句号。

    三千门客将七万游魂拿到中原游魂商那里,换得七万魂币,其中六万交给了四海一宫换取息壤。

    鲁卡圣城很不希望玉清宫打败完颜亮这个生意上、会议桌上的伙伴,但也只能接受失败这个痛苦的事实。

    不过,对于新兴势力玉清宫,蒯诚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他只收五万五千魂币,说是看在玉清宫的面子上,减了五千魂币。

    但就在蒯诚收下魂币、四海一宫拿到息壤的当天,陈青鸾又利用自己媒体朋友的力量,对蒯诚是大肆口诛笔伐。

    于是,玉清宫大败完颜魂邦之事、陈青鸾与蒯诚的恩怨,便在游魂媒体上一再发酵,占据了数日的头版头条。

    拿到息壤之后,郑和便按照郭璞教授的方法,每日洒在山闸断裂之处。

    果然,息壤有效,断裂的山闸一日比一日增高,不出数日,便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有了山闸守护,洞庭水底四座神锚上的灵火便也不再跳动,恢复了正常,洞庭水族,便也得以安宁。

    玉清宫联军班师回朝后,庆功宴开了三天三夜,玉清宫内的现代灯光,也整整闪耀了三天三夜。

    一时之间,军号声、酒令声、吟诵声,响彻玉清宫上空。

    此战,对于韩信、项羽、信陵君、刘伯升和桓玄来说,不过打了稀松平常的一仗。

    但对于曹植来说,此战惊心动魄,而且意义非凡,此战是他的成名之战。

    在酒酣耳热之时,韩信、项羽、曹植、信陵君四人,被杜玄和一群汉兵围着,便开始讨论曹植此战为何能胜的如此完美。

    项王率先说道:“曹子建家父曹操曹孟德,也是用兵如神之人,听子建说,自小随父征战多年,因此点滴浸润间,子建便有了统兵打仗的军事才能。”

    韩信点头道:“项王此言不差。兵法犹如书法,窥其要略还是很重要的。子建常在魏武身边,早已得窥兵法门庭。”

    杜玄问道:“如此,则兵法重要?还是实战重要?若说兵法重要,为何赵括得了个纸上谈兵之名?若说实战重要,韩将军在登坛拜将之前,那也未曾领兵打仗,为何此后战无不胜?”

    韩信听闻,朗声笑道:“纸上兵法和实战经验,都是加成因素,并非战事的决定因素。良将,良的是智慧。一场战争成败与否,最终大概率归结于智慧,除此之外还有良将的勇气和担当。孙子兵法‘智信仁勇严’五字要诀,智为之首,可知智虑是否得当,很是重要。”

    信陵君竖起大拇指道:“正是!常言说‘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所依赖者,智慧也。战争也是如此,即便未曾身经百战,只要谋划周全妥当,对战事的解读、把握妥当,还是能立于不败之地的。”

    韩信一杯酒下肚,说道:“智慧之人身经百战,会锦上添花。但战争,有时也很靠机遇。大概率不败之时,也会阴沟里翻船。小概率获胜之时,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意外境况出现。此时,能否把握机会,从而身处阴沟时不翻船,有出奇制胜的意外时不错过机会,也是很考验智慧的。”

    阴沟里翻船之事,项羽很不乐意听。只要带个沟,他都会想起鸿沟,都会想起与刘邦划定楚河汉界后,一不小心,阴沟里翻船,被把握机会的刘邦夺了天下。

    于是,项王举杯岔开话题道:“子建此战,危困之时,将畏怯之意转化为奋不顾身的英勇,这就是谋略,这就是智慧。刘秀一马当先,李世民一马当先,柴荣一马当先,这都是鼓舞士气的高人。如今,曹子建亦然,真可比拟世之良将。”

    能得项羽称赞,曹植极为高兴。随后,他也冷静述说了关于战争的一点感想:“战争只要一开启,打的便不再是道德、仁义、善良、忠诚,打的便是策略。此时的道德、仁义、善良、忠诚,便统统成为策略可以利用的因素。此时无论谁站在正义一方,只要诉诸战争,剩下的便无关正义,而全靠策略和谋略了。”

    韩信点头道:“军事如此,政治也是如此...唉...我便是当年那个不懂政治谋略之人。”

    子建闻言,朗声笑道:“谁又不是呢...项王如此,我亦如此,封灵剑诸人,也是如此。要不然也不会落得个十三人除了谢安石之外,无一不抱憾而终的下场。”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