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工业革命,你告诉我这是西游?
繁体版

第32章 金山寺

    陈天放静静地站在天策府的门口,不时地抬头看着门上的匾额,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心情有些紧张,毕竟这次的事情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杨、武两家的家主终于从天策府之内走了出来。

    他们的脸上原本的不满和不悦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欣喜和满足。

    看到陈天放还在门口等着,三人不禁相视一笑。

    “成了?”陈天放神秘兮兮的问到。

    “成了!”杨家家主杨明远和武家家主武威同时点头回答。

    “这蒋家还真是不识好歹,殿下这种东西都拿出来了,竟然还抱着那区区几亩薄田,当真是不知死活,不过这样也好,当真是便宜了我们几家。”

    杨明远不由的感慨了一句。

    陈天放等人都明白,虽然杨明远说的轻松,但是这次他们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完全是因为蒋家没有见识到李泰的手段,对于自己的位置太过自信。

    哪怕换成他们,若是李泰第一家找到的是自己,恐怕自己的心态也会和已经被灭门的蒋家一模一样,到那时,恐怕被灭门的就是自己了。

    三人心中都充满了庆幸的心理,不过还好,如今他们都主动站在了李泰的这一边。

    “陈兄,现在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杨明远开口问道。

    正当三人正准备沟通之际,天策府内走出了一队人马,大约百人的样子。

    这百人皆是全服武装,浑身上下都是携带者陈天放三人见过的未见过的装备。

    他们更是从这整齐的百人队列身上,感受到了一股肃杀的氛围。

    领头之人身高马大,更是给了三人一种气势上的压迫感。

    “三位家主,在下乃是殿下手下的警卫队副队长,铁牛”

    那领头之人上前一步,抱拳行礼道。

    陈天放等三人也赶紧回礼,他们知道,这铁牛虽然是天策府的人,但此时主动过来,肯定是李泰的意思。

    “不知铁副队长突然前来,有何贵干?”陈天放试探着问道。

    “陈家主客气了,殿下担心三位家主手底下有些事不方便做,特地安排在下给三位家主准备一些天策军,方便诸位家主行事。”

    “此处除了在下,共有99人,三位家主各三十三人,怎么做殿下不管,但是只有一个要求,一日之内,殿下要看到长安城诸多世家都按照政策行事。”

    “若有阻拦,杀无赦,但有一点,不许因为私仇,滥杀无辜。”

    铁牛的声音低沉且有力,每一句话都仿佛在向三人宣告着什么。

    三人心中震撼不已,他们虽然已经投诚,但是对于李泰的信任他们并没有得到多少。

    如今李泰直接派出了天策军的精锐给他们,这让他们不由的心生感激。

    “还请铁副队长稍等片刻,殿下吩咐之事,我们这就去办!”

    陈天放率先反应过来,抱拳行礼说道。

    “好,三位家主请便,我就在这里等诸位家主的好消息。”

    铁牛微微一笑,抱拳回礼道。

    陈天放等人也不再耽搁,直接带人离开了天策府,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虽然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但是有了这些天策军,行事倒也不需要畏手畏脚的了。

    与此同时,李泰坐在会客厅之内,听到铁牛的汇报,他的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神色。

    接着他寒声开口:“铁牛,监视好三人,若是发现有因为私仇滥杀无辜,你知道怎么做。”

    铁牛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嗜血,坚定地回答道:“请殿下放心,若是他们胆敢如此,我亲自带领隐龙卫,屠他一族。”

    听到铁牛的话,李泰也是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另外,让将士们小心行事,任务第二,安全第一。”

    听到李泰的吩咐,铁牛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感动。

    他明白,李泰的关心和叮嘱,是对他和其他将士们最高的重视和信任。

    这份关怀让他觉得责任重大,也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铁牛知道,李泰的每一句话都是出于真心实意的关心,而不是空洞的客套。

    他能够感受到李泰的真诚关怀和信任,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在这个瞬间,铁牛感到自己的心灵与李泰的心灵之间似乎建立了一座看不见的桥梁。

    这份关怀对于铁牛来说意义非凡,它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李泰效力的决心。

    铁牛再次狠狠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李泰的意思。

    时间飞逝,长安城内诸多世家家主也开始往陈,武,杨三家汇聚,无人知晓原因是什么。

    可今日的长安,注定不是安静的了。

    李泰心中清楚,哪怕有蒋家在前,可估计还是会有一些世家冥顽不灵。

    所以今日,注定是个杀伐日。

    后来,据史料记载,自今日起,长安世家归心,这一幕如风暴一般席卷整个大唐,土地改革正式开启,万世大唐的变革伟业,也从这一刻走向了新的篇章。

    当长安的士族的尘埃落定,各个地方的变法也在稳步进行之时,李泰这一日独自一人来到了金山寺之中。

    西游即将开始,他也想来看看那位传说之中的圣僧——唐玄奘。

    金山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建于梁朝时期,已有千年的历史。

    它位于长安城以东的金山之上,海拔高达数百米,是长安城内观赏风景的最佳地点之一。

    这座寺庙历经风雨洗礼,但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李泰一步步走上山去,沿途欣赏着山下的美景。

    长安城内的房屋和街道都显得格外的清晰,仿佛就在眼前。

    到了山顶,李泰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

    它的大门高大而沉重,上面镶嵌着各种图案和雕刻,十分精美。

    李泰已经忘记有多久没有见过这么瑰丽的风景了。

    毕竟前世的时候,工业革命造成的污染过于严重。

    不过还好,如今的大唐并没有经历那个阶段,而是直接跳过了那些,开始走新能源。

    所以这份风景倒是有幸得以保存。

    李泰很快便来到了金山寺之内,其中香客众多,来来往往。

    虽然他不信佛,可在什么地头唱什么歌,李泰还是知晓的。

    再说了李泰心中清楚,可以灭佛,可这千年古刹可都是历史遗产,这可都是大唐的财产。

    在这开个书院啊,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泰倒心下想着,也不在意周围的情况,径直的走了进去,看到了一个身穿黄色袈裟的老僧人。

    他面容慈祥,目光深邃,给人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感觉。

    “施主,您来了。”老僧人微笑着说道,“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确认过眼神,李泰不由的点了点头,看起来倒不是什么道貌岸然之辈。

    这才是大唐需要的佛教,而不是那种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坏水的那种。

    当下也是客气的回礼道:“大师客气了,在下前来乃是听闻金山寺上有一圣僧,名曰玄奘,不知可否一见?”

    老僧人点了点头,说道:“玄奘法师正在禅房修行,我可以带您去见他。”

    很快,在老僧人的带领下,李泰便来到了禅房之内。

    他们走进房间,只见禅房之内端坐这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长得是唇红齿白,帅气逼人。

    但从外貌来看,给人一种清秀而庄重的感觉。

    他的面容白皙而光滑,仿佛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

    他的眉宇之间透露出一种从容和大气,仿佛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他的嘴唇紧闭,嘴角微微上扬,透露出一种自信和从容。

    玄奘法师的外貌虽然清秀,但并不柔弱。

    他的身上散发出一股内在的力量和威严,让人感到一种敬畏和尊重。

    仿佛感受到了有人前来,面前的玄奘缓缓睁开了双目。

    李泰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玄奘眼中眼睛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透露出一种智慧和慈悲的光芒。

    “玄奘,这位施主想要见你,记住,这位施主身份尊贵,你记得不可怠慢。”

    听到老僧的话,李泰并没有任何意外,自己这些天的事情可以说是把整个大唐搞了个天翻地覆。

    要是金山寺的僧人不认识自己,那才是说不过去的。

    而且这老僧一看就是修行多年之人,李泰可不相信,金山寺全是这种得道高僧。

    果然只见那玄奘听完老僧的话,也是站起了身子,双手合十,道了一声。

    “阿弥陀佛,有劳师傅了。”

    听到玄奘的话,老僧满意的点了点头,悄然退去,临走只是,顺带关上了禅房的门。

    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有李泰和玄奘两个人。

    李泰看着面前的玄奘,心中不禁生出一种奇特的感觉。

    他仿佛看到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坚定。

    “施主,您找我有什么事吗?”玄奘看着李泰,缓缓地问道。

    玄奘的声音温和,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感。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尊重和谦逊,让人感到一种被重视和被理解的感觉。

    传说中的金蝉子转世,如今在眼前,李泰心中不胜感慨。

    这幅平易近人的模样,当真是佛教传道的首选。

    据西游记中的记载,玄奘法师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他对佛教的执着和贡献,都使得他成为了佛教的传奇人物。

    也是真正意义之上的慈悲之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当真是就是对唐玄奘本人的形容。

    而且,玄奘西行最初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大唐百姓过得更好。

    说到底,也不过是因为慈悲,而被西方当成了棋子而已。

    所以李泰对唐僧并不反感,如果说唯一反感的那就是慈悲的有些愚蠢。

    若是自己不在,恐怕西游会按时进行,可惜,无论是系统,还是自己都不会允许整个大唐陷入佛教的理论之中。

    李泰也清楚,佛教的理论对于即将走向现代化的大唐来说有害无益。

    所以李泰此次前来,一方面是要见识一下,另一方面就是想把玄奘带在身边,经历人间事,明悟自己的本心。

    大唐需要佛,可不需要只知道利己的佛,毫无疑问唐玄奘是最好的人选。

    想到此处,李泰也是深吸一口气,看着面前的唐玄奘,微微一笑。

    “在下李泰,久违玄奘法师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听到李泰的话,玄奘不由的瞳孔微缩,毕竟李泰的大名可是传遍了整个大唐。

    哪怕他因潜心研究佛法,深居简出,也是久闻大名。

    “阿弥陀佛,不知天策上将魏王殿下大驾,还望殿下赎罪。”

    “小僧久违殿下大名,不曾想今日得见尊容,不知殿下今日找小僧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小僧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玄奘的话,李泰不禁微微一笑。

    这玄奘倒也不愧是传说中的圣僧,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

    既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惶恐,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名声而感到自卑。

    反而表现得很是谦逊和恭敬,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修行和智慧。

    “玄奘法师不必多礼,我今日前来,确有一个问题。”李泰缓缓说道。

    玄奘法师听后微微皱眉,疑惑的看着李泰。

    他不知道这位魏王殿下找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问题,但他知道,无论是问题还是请求,他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回答和满足。

    毕竟李泰所倡导的那些变法的言论和政策,都是为了众生百姓,所以他是十分赞同的。

    无论是出于李泰的身份,还是出于自己对李泰的敬佩,他都只有这一个选择。

    “哦?不知殿下有什么问题?”玄奘微微皱眉,疑惑的看着李泰。

    “法师,不若我们坐下聊如何?”

    李泰倒也没有急着开口说自己的事情,而是略带笑意的看了一眼玄奘。

    听到这话,玄奘也终于是反应了过来,脸上露出一抹尴尬的笑容。

    右手一指禅房之内的蒲团,温和开口道。

    “如此倒是小僧唐突了,殿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