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阳神雕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地藏经》

    嵩山少林寺藏经阁前……

    无相:施主每日上午可到藏经阁借阅一本佛经,一日时间,务必抄写完毕。

    第二日,到藏经阁归还原本,再行借阅新的经书。

    施主,所抄经文不得带离少林寺,还望见谅。”

    见到秦卿点头应允站在后边看到无相上前敲了敲门……

    无相:“觉远师弟,觉远师弟……”

    片刻大门打开,一灰袍僧人踏步走了出来,只见他长身玉立,恂恂儒雅,若非光头僧服,宛然便是位书生相公。

    和他相比,黄药师多了三分落拓放诞的山林逸气,朱子柳却又多了三分金马玉堂的朝廷贵气。

    当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俨然、宏然,恢恢广广、昭昭荡荡,便如是位饱学宿儒、经术名家。

    年纪约莫在二十五六左右,书中讲华山之巅碰到杨过的时候他已经快五十多岁了。

    三十多年都不曾踏出过少林寺半步的苦行僧,心性单纯得在射雕三部曲里面他若排第二就没人排第一了,说的俗一点就是愚呆堪比当年的虚竹。

    他头回出场是与他徒弟张君宝在华山之巅登场,原因是追回藏经阁丢失的《楞伽经》

    盗书之人大家都知道便是那潇湘子和尹克西两人,起因是潇湘子和尹克西在寺外被蒙兵追杀。

    觉远出于好心收留了两人,偶然间两人发现了楞伽经书夹缝中的九阳真经,便起了盗书的念头,才有了后面华山之巅巧遇杨过、小龙女、郭襄、黄药师、一灯、周伯通、郭靖、黄蓉等人,但最终也没找回经书。

    觉远因弄丢《楞伽经》而被罚去挑水,自此身负铁链、铁桶。后昆仑三圣何足道挑战少林寺。

    张君宝从郭襄赠予的铁铸罗汉中习得少林罗汉拳,后用之于何足道过招,因此犯下少林寺规暴露了自己偷学武功的事实。

    少林寺罗汉堂长老要把张三丰变成一个废人。

    为了保护爱徒,觉远带着张三丰和郭襄逃离少林寺,最终力竭而圆寂。

    一身灰布僧袍的觉远上前几步双手合十对无相说道:“师兄找小僧所为何事?”

    无相回了一礼便手伸向秦卿说道:“这位小施主,欲抄录一份《地藏菩萨本愿经》,方丈吩咐了你且把古本取来。

    还有接下来这位施主在你这抄经九日…”

    无相这才正式介绍道:“这位便是藏经阁的觉远师傅,负责看护藏经阁。

    贫僧还有要事,便不多打扰了,施主请自便。”

    秦卿双手合十的跟无相道谢道:“有劳大师了,大师您且去忙吧。”

    等目送无相走远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便随觉远进了藏经阁内,刚进得门来,觉远便礼貌的道:

    施主,这藏经阁共有三层,施主只能在一层借阅经书。

    二、三层乃是本寺存放武功秘籍之所,非本寺僧人不得入内。

    即便是本寺僧人,也得有各位长老的允许,才能按规定借阅。

    施主当谨记,莫让小僧为难,阿弥陀佛。”

    秦卿:“那是自然…”

    觉远:“小僧这便去取《地藏菩萨本愿经》古本,施主稍等片刻。”

    秦卿眼神余光的四处环视了一番,只见一楼各处都摆放了密密麻麻的书架,看着这些整齐的书架也不知自己要找的东西在哪里。

    继而郑重的对觉远说道:“小生抄地藏经非是度己。前不久小生一路行来那蒙古人生性残忍,多杀多争,不少无辜良善,惨遭枪殊刀杀,枉死之人数不胜数。

    于是有心想借助古本《地藏菩萨本愿经》之金光伟力,抄写一份前去供在佛前进绵薄之力超度亡魂。”

    觉远:“阿弥陀佛,施主有心了,善哉善哉。”

    觉远敬佩的眼神秦卿,而后快步走向后方的书柜。

    之所以又搬出超度亡灵的鬼话,便是让觉远先入为主的觉得秦卿是一个悲天悯人的良善之辈。这叫刷第一印象……

    让其那为数不多的警惕心消散,就在觉远去找书的空档

    秦卿也并没有乱动,甚至脚步都未曾移动一步,站在原地等待觉远。

    没等多久,觉远的脚步声便传了出来,只见觉远捧着几卷经书走了过来……

    看到秦卿还站在原地,不曾乱动,印象不自觉又好上了许多。因为图书管理员一般都有强迫症,弄乱了他的排除他会发疯

    和声轻语说道:“这便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古本珍贵还请施主小心翻看……!

    觉远:“施主可到小僧休息的偏室内进行抄录,也可出藏经阁到净室抄录,记得明日这个时候来还便可。”

    本来想出去抄又一想还是算了

    秦卿:“如此便叨扰大师清修了。”

    秦卿缓步走向偏室小桌,好家伙就一张布隔开的一个小空间,一张矮桌一个蒲团,一盏油灯再无他物。

    秦卿从包里一一掏出后腰里的纸张笔墨,不急不缓的研起了墨,虽是大白天但藏经阁里的采光实在不怎么样,还充斥一股子旧书味…

    觉远可能也看出了秦卿的难处给秦卿桌子上的清油灯点亮了,要知道他白天可舍不得点,这种昏暗环境他早已习以为常。

    秦卿微笑点头表示感谢:“多些觉远大师…”

    觉远不知道在哪拿出一个旧布丁蒲团坐在一边角落里静静的看着不知名的经书不大一会便看进去了,可以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他的一天就是整日看经书,这藏经阁平日里也没人去管他…除非寺中人来找他借经书,要不这地方没啥人来。

    这就是后世典型的书呆子,这厮跟原著里的性格应该相差不大,而后环顾了一眼四周……

    其实屋里是有窗的,但可能想到里面保存着很多上年代的经书,里边应该是不通风不允许潮湿,于是不知道哪个大聪明给封上了。

    研好了墨,秦卿便抓紧时间照着《地藏菩萨本愿经》抄了起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夜叉众、阿修罗众,紧那罗众,迦楼罗众、摩呼罗伽、诸鬼神等众,悉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天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秦卿抄写慢慢的就陷入到,地藏经描绘的世界中去了,慢慢的忘却自我那种境界匪夷所思。内心无比透彻放松……

    等抄写到最后一页

    复次虚空藏王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

    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立地成佛。

    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天龙,世尊地藏,般若诸佛波耶波罗密……

    合上古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秦卿也写完了最后一笔。

    抬头看向觉远和尚,此人还在专心致志的研读经书。

    看了看天色太阳落山已经转黑……腹中有些饥饿。

    想了想,秦卿轻声的对不远处的觉远说道:“大师,小子这笔头一下去才知道原来佛法如此精妙深奥。

    只是有些饿了,不知可否一起去用晚膳?

    大师…大师……!”

    “觉远仿佛聋了一动不动,看来真是潜行学者,等叫了十几遍才有反应。”

    觉远:“噢……小僧方才看经书入境甚深,不知乎唤何事?”

    秦卿:“大师,天色已晚,不如一起去用膳吧。我初来乍到不认得饭堂在哪。”

    觉远看了看天色:“原来已经到了晚上啊,不知不觉又是一天。

    施主还没用饭便,随小僧来吧。”

    秦卿:“这《地藏菩萨本愿经》古本,小生已经抄录完毕。老烦大师放过原处…

    这原本蕴含无穷伟力,精深佛法,抄一遍受益匪浅,心境豁达…妙…妙…妙…”

    觉远仿佛找到了知己,又要赶忙拉下秦卿讲佛法,要是真让他讲完了那估计都得九天九夜,自己岂不是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