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系统不做人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科技大亨和经营之神

    因为只是当了个文抄公,所以娱乐业的兼职并没有占用周老板太多时间,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还是用在研发新产品上。

    周峰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专利文献后,发现液晶显示器在去年刚刚发明出来,而集成电路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他决定先把电子计算器发明出来。

    香江现在的电子产业比较薄弱,还是继续去RB吧。

    为了方便研发,周峰在东京组建了一个小型的研发团队,刻意模仿了21世纪互联网公司的管理方式:平等、直接、高效,加上工资给的高,又完全不受传统的年功序列限制,很容易就招募了一批精英青年。

    剩下的就是确定目标,设计原型,整合资源了。

    这次新产品的开发确实有点困难,要知道第一款微处理器要到1971年才问世,技术难点颇多。

    不过1968年惠普就推出了第一台可编程的科学计算器HP9100,售价4900美刀(换算到现在大约是35000美元,相当于一辆特斯拉Model3电动车的价格。)

    现在周峰所做的就是简化、简化、再简化!

    降低成本,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例如可编程什么的都给我去掉!只保留最核心的计算功能!(惠普这台计算器其实已经跟计算机差不多了。)

    要说初始阶段的科技树还是比较好攀的,很快周峰就制作出了一台自己心目中的计算器,不过还是有点贵,光硬件成本就要500美金!

    成本贵是多方面的,液晶屏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液晶屏的生产需要高洁净度的无尘车间,建设和维护费用都很高,后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订单才能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订单不够,生产线开工不足,日常的维护和折旧都会造成亏损)。

    好在现在黑白液晶屏技术米国、英国也有,因为应用范围比较狭窄,预期的收益比较有限,相关转让的费用并不高,所以周峰就买了一套。

    剩下的就是建设、改造黑白显示器生产线了。

    首先无尘车间咱们不盖了!直接学比亚迪做电池那一套,用透明密封箱+橡胶手套代替!

    这下光无尘车间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就省下来不少钱,而且还省去了建造车间的时间!

    传福老哥我谢谢你!周峰一边感谢王老前辈,一边觉得自己真是个大聪明。

    周峰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最终把成本下降到了200多美金。

    这东西也不用卖太贵,699美金算了,有钱的小商人、店主、会计都可以买一个!

    熟知后世发展的周峰对这个价格仍然不满意,他还计划引进一条集成电路生产线,把生产线改造成全自动的,只要改造成功,就可以把价格打下来,到时候自己革自己的命,卷死那些想和自己竞争的同行。

    等到1969年底,全世界首款液晶便携电子计算器问世了,首批产品赶在春节前摆在了日美两国商场的柜台上。

    “不要3500,只要699,新款计算器带回家!能计数能算账,加减乘除都可以!快来买一买,快来看一看啊!”

    这价格就有些离谱了!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士都知道惠普的计算器去年才发布,才过了不到两年,价格就降到这份儿上了?

    去看看!

    原来是一款简易的计算器。

    虽然最终的答案让一部分精英人士有些失望,但不得不说这款产品的定位非常精准:小商人、小店主、小公司小工厂的会计,只要买了用了这个就可以感受到绝对物超所值——就算企业里买得起惠普哪款3500美刀的计算器,哪款计算器功能非常强大,但总不能每个会计都配备一台吧?大部分计算是不需要编程的,用这款“便宜的计算器”刚好!

    好了,老关系户来了,先过来的是空军老哥。

    “您好老板,我们空军需要购买一些计算器,配发给各个战斗小组,辅助他们进行一些简易计算,比如计算计算对友军的误伤什么的。”负责采购的空军军官,戴着墨镜说道。

    “你们不是已经采购了惠普的那一款吗?”

    “惠普的那一款太大了,携带起来不方便。”

    “唔,如果这样的话买我们这款最合适了,虽然功能弱了些,但常用的功能都有,还非常轻便好携带。这次你们需要加LOGO不?”

    “这次必须加,USAFNO.1”

    “哎呀,你这个字母可是有点多啊,不过看在老顾客的份上就不涨价了,毕竟这是容易损耗的商品,以后还请多多采购。”

    “MR.ZHOW做生意挺厚道的……”

    空军刚刚谈好,陆军、海军的采购代表过来了……

    总之除了没有弄个螺丝左旋和右旋之外的要求之外,合作非常愉快。

    订单过来就需要安排生产,这次娄父比较有经验,春节只安排工人们休息了两天,就开始加班加点的干起活儿来。

    周峰对后世的血汗工厂还是有些印象的,他尽量避免太过压榨工人们,每天中午让工人们多休息两三个小时,晚上加班的话还提供免费丰盛的晚餐,假期的加班费提高到四到五倍,工人们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的工资,是其他工厂的两到三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鼓励工人们提出各种改进意见,只要能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按照提高的效果大小付钱,现金兑现童叟无欺。

    管理者和工人们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各种优化意见层出不穷,良品率和效率都变得很高。

    研发部门也要主动起来,新产品的目标周峰来确定,研发人员想办法来实现吧!绩效就大把的美金或者房子!

    没错这个时代RB的房地产已经快起飞了!趁便宜给员工们发发福利也好!

    自发、热爱、高效、尊重、自负盈亏、高额的奖励!周峰给管理人员和工人们提了这些要求,把工人们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只有十几个人,干多了多给钱,干少了少给钱,自负盈亏!直接现金兑付!

    好的,稻盛和夫我得好好谢谢你。

    在收割完第一波红利之后,公司的管理也逐渐顺畅起来,为了尽快推动香江本地的产业升级,到后来周峰干脆公开了自己的经营理念,所有同行都可以申请参观我的公司和工厂!你们组队来参观,一起交流,欢迎拍照!

    他也不怕其他工厂偷学了去,反正现在基本所有的相关专利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加上分给工人的分红也多,有了钱工人们自发的热爱公司,你挖人也不好挖!

    研发部门也很喜欢目标、定位清晰,能够帮他们打胜仗的老板!每没个好几倍的工资你还真不好挖走!

    哈哈哈,我就算给你看,大部分老板们也学不会!

    你说气人不气人?!

    想学之前你得先考虑考虑按照这种分红和工资待遇,你的工厂盈利能不能承受得起?!

    说实话现在是飞速扩张的时代,周峰这个搞还真有些风险,但他的目的并不是赚太多钱,而是要降低管理成本,制造精品,让公司能够自主持续的发展下去!

    记住,很多公司不是饿死的,是被自己无限的欲望撑死的!

    将来公司肯定越来越多,周峰可没有精力每个公司都去掺一脚,由上到下的事无巨细的管理!那样还不得累死?!

    一定要各个公司自发的生长,自己最多在战略上把把关就行了!

    于是从1970年开始,整个香江企业界都被何氏企业的经营理念洗脑,连RB都有几家著名的公司前来考察学习……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在参观了何氏的工厂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个姓何的未来大概率会成为亚洲的“科技与经营之神”!

    不过这个虚名周峰才不在乎,他的主战场是股市和金融,还有未来的芯片和互联网。

    虽然自己没有研发高端科技的实力,但入个股投资点钱,搭搭顺风车总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