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科生到大国总工
繁体版

16、人生第一要义,有便宜不占,大傻子

    “我的老师易红秀让我问一下,【胶新铁路】上的站房一共有四个类型,还有最后一个类型的【区段站】。”

    “你对于它的【双层屋面体系】有没有想法?”

    “没有。”白玉果断拒绝了胡影儿的提问。

    “你不是说过,【天才不能用常理去推断!】的嘛,怎么到这儿就怂了?”

    白玉嘴一抿。

    娘的,好事不出门,牛鼻传千里啊。

    “天才也要睡大觉!”白玉给出了自己的一个回复。

    不过,胡影儿却就此并没有放过白玉。

    无奈之下,白玉只得提出自己请胡影儿吃饭了。

    到了这里,胡影儿才停止了对白玉的打扰。

    以及。

    2001年的时候,哪怕是京城,物价都没有那么高。

    所以,100块钱,足够俩人吃得很好了----至少白玉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平头老百姓嘛。

    普通的粗茶淡饭,不就可以了?

    要撒自行车啊!!?!

    ------

    【胶新铁路】

    【研发进度:4/11】

    【研发点数:0.43】

    【已研发项目:稳定性分区理论、双层屋面体系(+)、强化生物处理、厌氧生物过滤罐】

    白玉一面看着位于自己眼前的虚拟面板,一面想着一些事情。

    之前在车子上听到冯健的要求之后,白玉就对此起了念头。

    而后,他即从罗新正那里取得了相对应的数据。

    继而进行起了研究。

    不过,在白玉刚一开始打算使用【科研点数】的时候,系统却提示,【科研点数】不大够用。

    然后白玉就明白了,在处理,【沂临东站:中间站】、【沂临南站:会让站】、【家梅埠站:接轨站】,这三种类型车站的污水时。

    相对应的技术含量,稍微有点高了啊。

    这不,在之后,果不其然,每一个车站的相对应的技术,都得需要0.5个【科研点数】才能解锁啊。

    这可把白玉给累坏了----生物、化学类的书籍,看得他头大极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物有所值啊。

    0.5个【科研点数】的技术,就是高级啊。

    用在了【沂临东站:中间站】的【强化生物处理】技术,是在,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础上,增加污泥膜生物反应器(SMBR),组成一种强化的生物脱氮工艺。

    此种强化生物脱氮工艺,可以减少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又能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脱氮效率,还可以减少并稳定二沉池的剩余污泥。

    因此,它的用途,不只在于处理车站的污水上。

    它还有其他的用途。

    例如,对于新建项目可减少工程建设投资。

    例如,对改造项目可提标或增容。

    而用在了【沂临南站:会让站】的【厌氧生物过滤罐】技术,则是利用附着于载体表面的厌氧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净化废水中的有机物。

    然后,它也有着其他类似于【强化生物处理】的用途。

    以及。

    白玉这一下要对不起两拨人了。

    第一波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们,就这么两个技术,在之前进行学习的时候,白玉可是叨扰到了他们好多次了啊。

    第二波人就是冯健了。

    之前的【双层屋面体系】,使用价值没有这一次的高,所以,白玉姑且还舍得用其做人情,来低价“赠送”给铁三院。

    可到了这一次,使用价值稍微有点高了,白玉就有点不大乐意了----他想回归一次市场价值。

    因此,他就将此二者申请成了专利。

    再以此对铁三院进行授权使用。

    而在申请专利的同时,白玉十分聪明的将相对应的老师也给挂名在了其上。

    一来,收益共享,以作回报。

    二来,挂着大佬的名字,申请专利的时候,通过更快啊。

    当然。

    在处理专利问题的同时,胡影儿还非要死乞白赖地跟着。

    白玉本不想让她跟过来来着了。

    然而,谁成想,那大姐在学习、科研上虽然不大咋的。

    可她在处理这些行政事物上,却别有一套办法啊。

    对此,白玉表示,朝里有人好做官呐。

    比不得。

    比不得。

    这种事情,要看基因的。

    自然,没有相关基因的白玉,总归是享受到了这么一个东西。

    ------

    又经过了几天的忙碌,白玉终于将最后的一份处理污水的技术给搞了出来。

    即,【家梅埠站:接轨站】的【氧化塘法】。

    而等到这一份技术也被申请好了专利之后。

    杨奇峰即带着相对应的文件过来找白玉和相对应的老师们了----既然,白玉等人都已经降这些技术给申请成了专利。

    这就意味着白玉等人将要进行一定的商业活动了。

    而非之前在处理【双层屋面体系】时的那种技术馈赠和学习赞助了。

    因此,类似于拍照一类的作秀事情,也就没有多少必要再去进行了。

    ------

    “来,白玉。”

    等签完所有的名字,并一式好几份的留在了白玉这里之后。

    杨奇峰即请着白玉进行了吃饭。

    并且,还是小饭店哦。

    “多吃点、多吃点。”杨奇峰招呼起了白玉。

    “肯定要多吃啊,这好不容易才是能宰你一顿,我可不得去抓紧吃饭。”白玉理所应当的说到。

    “对了。”白玉补充到。

    “之后我能再要几个菜,一起打包带走吗?”

    “这才只是午饭而已,我下午的时候,还要吃完饭呢。”

    “这能省一点钱,就是省一点钱。”

    “这能多占你一点便宜,就站你一点便宜,怎么样?”白玉提议到。

    “那没问题。”杨奇峰大手一挥。

    “你可不知道,你这一次给我们的工程省下了多少钱、又省下了多少时间。”

    “区区两顿饭而已,我还能掏得起来。”

    “一顿150,两顿不过才300块钱而已。”

    “并且啊”,说着,杨奇峰就靠近了白玉,并贴着白玉的耳朵小声说到,“我回去还能报销呢。”

    “那感情好啊。”白玉喝彩到。

    “对了,【胶新铁路】到底剩下了多少的时间和金钱啊?”白玉继续问询到。

    “之前不是给你说过了嘛,最大的难题,【稳定性分区理论】一解决,工期就可以提前一个月开始了。”

    “并且,各个站房的话,因为有着你的技术作为指导,那么,我们如果加班、加点去干活的话。”

    “就又能省下一个月了。”

    “对了,你的技术怎么那么新呢?”杨奇峰继续好奇到。

    “我听相关的技术人员说,你那处理污水的技术,最起码比国内提前了3年啊。”

    “这,就是天才!”白玉用一句废话搪塞了过去。

    毕竟,这,就是系统。

    “对了,【胶新铁路】上还有什么其他的困难吗?”

    白玉可是记得十分清楚。

    【研发进度:5/11】。

    这就意味着,【胶新铁路】这个项目的完成度,还远远不够呢。

    所以,其必然有着其他的困难。

    “有倒是有一些。”杨奇峰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