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科生到大国总工
繁体版

20、我们等得起的

    苏江省。

    熟常市。

    某一处占地贼拉大的空地处。

    此时正站立着2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

    “你真的决定要离开了吗?”

    何门宁对对着身边的沈奇岚问询到。

    而两人的衣襟呢,则是被萧瑟的秋风给吹得飘动了起来----临近冬日,江南水乡也免不了遭受住寒冷气息。

    “对啊。”沈奇岚长叹一口气。

    “已经决定了啊。”

    “要不然,我还能怎么办呢?”

    “当下,西方发达国家的CPU已经掌握了65nm的制造技术。”

    “可我们,却连180nm的,都搞得费劲巴力。”

    “你不知道,我刚刚得到消息,我们的A方案,流产了。”

    “是么?”何门宁震惊了。

    沈奇岚就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里面工作,而何门宁呢,则是在信息产业部工作。

    因此,前者得到的、关于【龙芯1号】的信息,总是要快于后者。

    “你也知道,搞CPU有多么的难。”沈奇岚继续说到。

    “这个A方案里面,已经包含了西方发达国家好几十年的经验,结果嘞。”

    “我们依旧失败了。”

    “因此,我着实不大看好那份由着我们自己研制的B方案。”

    “可万一成功了呢?”何门宁还想去挽留一下沈奇岚。

    “毕竟,我们以前不也只是倚靠自己搞出来了原子弹、氢弹吗?”

    “可是,民用的和军用的,它大不一样啊。”沈奇岚无奈地说到。

    “核武器有了就行,哪怕只有那么一个。”

    “可芯片呢,最终研制出来,还要进行大规模的流片啊。”

    流片,即,像流水线一样地大规模生产芯片。

    “否则,毫无意义。”

    否则,只是研制出来,而不能大规模地生产出来的话,那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商用了。

    而这,毫无意义。

    “可是,你要知道,一旦研制出来,流片也就会顺理成章地出来了啊。”

    何门宁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诫着沈奇岚。

    “可是,你要知道,时间不等人啊。”沈奇岚拒绝了他的有一次挽留。

    “等研制出来,都什么时候了。”

    “更别说,所谓的‘流片成功’了。”

    “我已经临近三十岁了,实在等不起了。”

    “而且,与其自我闭门思考,还不如出去真正地学一学别人的东西呢,是吧?”

    何门宁沉默了。

    沈奇岚临近三十了,他又何尝不是呢?

    “不如这样。”何门宁要做最后的挽留办法了。

    “你等到B方案的结果出来,再做最后的打算,好不好?”

    “A方案大约用了半年的时间,我想,B方案也差不多的。”

    “半年时间,我们等得起的,如何?”

    沈奇岚沉默了一小会儿。

    而后,回复到。

    “好。”

    ------

    白玉坐在图书馆里面。

    他的面前,此时多出来了一台电脑----之前的助学和专利授权费。

    虽然没有太多----他是一个伟大、光明、正义的科研工作者,岂能被这些庸庸碌碌之物给迷住了眼睛----但却是让他在学校里面过的十分舒心了。

    因此,一台好几千块钱的电脑,不在话下。

    直白点。

    白玉已经不需要将论文写在纸张上,再专门去到机房里面进行多余一次地誊抄了。

    “你写得这是什么呀?”

    不知为什么,胡影儿自从结束了在【胶新铁路】处的全部实习之后,就经常过来和白玉一起在图书馆里面学习了。

    当然。

    这并不需要她专门去找白玉。

    谁让白玉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只会待在图书馆里面呢?

    而且,每一次的位置还大差不差。

    “待会要吃什么?”快到中午了。

    然后,白玉肚子有点饿。

    然后,白玉转移了话题----既然胡影儿这个小笨妞反正也听不懂,那他为什么还要去浪费时间?

    不如吃饭。

    “要吃,巴啦啦小魔仙、百变少女樱、甜心格格。”

    “那行,那我们走吧,你记得请我吃饭啊?”

    “啊?”胡影儿震惊了。“不是你说要吃饭的吗?”

    她认为,谁首先提得,谁就要去请客。

    “但那时你说的菜名啊,难道不是你请客吗?”白玉也很“震惊”。

    “那,行吧。”思前想后之后,胡影儿接受了白玉的“无耻”行径。

    一顿饭菜,不至于。

    真的不至于----但对白玉很至于!

    ------

    白玉虽然身子是走在了去往食堂的路上。

    可他的脑子里呢,却还囊括着关于【90nm的CMOS工艺】。

    妈的。

    真不愧是价值0.5个【科研点数】的好东西。

    时至今日,理解呢,他肯定是理解了。

    然而,这个东西就像写小说一样,脑子和手子不一样啊。

    你脑子里觉得能行了,然而手子却直接告诉你:“你能行个锤子!”

    直接点。

    白玉的脑子告诉他,已经理解了相对应的步骤。

    可他的手子告诉他,如果他想要将相对应的只是给整合出来,并做成一篇论文的话,却还是需要多一点的功夫和时间。

    由此,都好几天过去了。

    白玉也才堪堪完成了2篇论文而已----显而易见,【90nm的CMOS工艺】,涉及到的方面实在太大了。

    或者说,白玉所要完成的工作量,着实太大了。

    以及。

    他估计,等他把整个【90nm的CMOS工艺】,都给写出来的话,得好几篇论文。

    说得直白点,白玉估计等到自己的全部论文都写出来的时候,自己在【胶新铁路】里面的【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相关代码】,也早就码出来了。

    不过,既然前2篇论文现在都已经写完了。

    那还不赶紧发出去?

    外加,这一次的两篇论文,其实是,【关于四倍缩小倍率的投影物镜】和【工艺自适应调焦调平技术】这两方面的。

    而后面的论文,则难度就提升得更加多了!

    只是,白玉十分疑惑,他究竟该发到那本期刊上呢?

    此外,

    白玉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下,系统为什么会突然给自己迸发出这么一个【研发体系】呢?

    而后,白玉觉得。

    应该是之前的【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相关代码】中的【DS6-K5B计算机】,一下子涉及到了2个普通的CPU吧?

    瞧一瞧、瞧一瞧。

    就这么一台电脑,居然还需要2块普通的CPU来处理。

    多丢人呐。

    这不就立即给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

    即,白玉每一次开发出来的、新的【科研体系】,都和自己艘接触到的东西,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