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渔村一村长
繁体版

第13章 发展,需要安定的环境

    余庆祥和其他几个被派出去干活的弟兄,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仿佛他们做了什么错事。

    再看他们搬上来的物件,赵承成一下子就明白了。

    赵承成派他们去宝应县是采购刀剑去的。

    更精确地说,是去购买打仗用的兵器。

    可余庆祥买回来的玩意儿,数量是不少——点下来有五十二件,可质量就令人唏嘘了。

    能够用来上战场的,选来选去,也就只有二十柄不到。

    其余的,要么是菜刀、要么是镰刀,就连唱戏用的薄片刀,都被买来了……

    赵同瑞走上前来,拾起一把唱戏的把式刀,挥舞得就好像一根无力的面条:“庆祥,你买来的就是这些玩意儿?给我当裤腰带合适。”

    就连老赵头都摇着头埋怨:“可不是?这几口刀,别说杀人了,就是杀鱼都嫌钝。”

    余庆祥把头埋得更深:“大哥,我错了……”

    “错什么错?把头抬起来!”赵承成拍着余庆祥的后背说道,“他们几个说风凉话,你别理他们。你差使办得不错,要说真的有错,其实是我考虑不周。”

    “大哥……”余庆祥抬起头,眼中都有些湿润了。

    “唉!我早该想到的,洪泽湖这两年遭灾,宝应县里剩不下什么好东西了,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庆祥能找来这些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

    说着,赵承成话锋一转:“不过这几口还能入眼的刀,暂时就够用了。同瑞,我问你,为什么?”

    赵同瑞忽然被点名,怔了一怔,才试探着回答:“是因为咱们鸳鸯阵,也不是人人都要用刀?”

    “算你小子聪明,那还不挑出来,分给充做短刀手的弟兄们,赶紧拿着真刀去操练?”赵承成命令道,“还在这里说笑。要你去,就这就口刀都买不来!”

    “哦,好!”赵同瑞忙不迭地答应道。

    “至于剩下来的短刀、菜刀,用绳子扎在竹篙上,就是长矛,一样能用。实在没法用的,也藏起来,将来有用得着的时候,别浪费了。”赵承成又道。

    余庆祥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赵承成,这才略微松了口气。

    但这口气,赵承成却没法松。

    他刚才的话,一多半是为了安抚余庆祥,另一半则是为了稳定军心。

    诚然,鸳鸯阵讲究长短配合,的确不是人人都要用刀,反而是大部分人,按照分工使用的事盾牌、长矛、狼筅等其他兵器。

    但不用刀,并不意味着可以不佩刀,到了搏命的时候,没有趁手的兵刃,肯定不行,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并且,做到人人佩刀、佩好刀还是第一步。

    将来更要实现百分百的披甲率;

    要配备火枪,完成冷热兵器时代的跨越;

    还要不断改进枪械,前膛枪、后膛枪、机关枪;

    同时要采购铸造火炮,形成对敌军的压制火力……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先做到人人佩刀,对于现在的赵承成而言,就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达到的目标。

    钱和资源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赵承成和赵家村,现在还没有得到一个高速发展的安定环境。

    龙集寨的高铸九、高湖台的魏友三、老子山的刘清扬……

    这几个蟊贼,就是最现实的威胁。

    他们的虚实,赵承成亲自出马,会同老赵头,这两天特意去打听过了。

    他们都是盘踞在洪泽湖的水匪,有的都已是三代、四代为匪,可说是根深蒂固。

    这群人心狠手辣,犯下的血案不知有多少,已然是洪泽湖一带大害。

    且他们同盐商多有勾结,时而会揽一些护送盐船的差使,官府也奈何他们不得。

    就这帮人,说是单纯地跟赵承成抢地盘,说出去,谁信?

    必然跟盐商、跟李成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才是赵承成,必须解决他们的原因。

    赵承成打算先忍耐两天再出手,他们却先找上门来了。

    不死找死!

    这是从徐州销售腌鱼回到赵家村的第四天。

    赵家村的渔民照例用三艘漕船拖着大网,在湖里打鱼,忽然从湖边芦苇丛里蹿出十几条小船。

    这些小船显然是有备而来,吃水浅、行动快,且目的明确,一现身,就极速向渔船突进过来。

    赵承成已经预备着这一出了。

    他早就在渔船上都安排了本村的子弟,帮忙打鱼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保护渔船。

    他们见敌人靠近,立即挥舞起手里的长竹篙,冲着对手就是一顿乱砸。

    赵家村子弟的战斗力可不是开玩笑的,打得那些小船根本无法靠近。

    见无法近身靠帮,这些人干脆使坏,把镰刀绑在竹竿上,探到水下,专割渔网。

    这张大渔网,是赵家村全村老少,费了大功夫才编织好了的,更是他们眼下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

    就这样被破坏了,那还得了?

    当日在村里当值的赵同瑞,闻讯立即点起弟兄,驾驶另两艘船,便去湖上增援。

    前几日,赵同瑞在船上大发神威,对面小船一见他铁塔似的身影,气就矮了半截,赶紧掉头走人。

    有两艘船还嫌逃跑太慢,连割渔网的镰刀都被落在水里……

    他们来得快、去得也快,且专往芦苇丛里走。

    赵同瑞分明比他们强,却是有力无处使,只能收拾起受了重创的渔网,又从水里捞起镰刀,来找赵承成报告。

    硕大的渔网铺开有后世半座足球场那么大。

    赵家村的弟兄应对得当,赵同瑞的增援又十分迅捷,渔网虽然破损了十二三处,但面积却都不大。

    老赵头绕着大渔网走了三圈,对赵承成说道:“小事,这点伤,村里人一个时辰就修好了,承成不必放在心上。”

    赵承成点点头:“那就麻烦大家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正好大家都在这儿,我有事要宣布!”

    赵村长这样一本正经地说话,没有一次是不重要的,村里人无不屏息凝神,静心听赵承成的发言。

    然而他的话,这一回非但没能安定人心,反而引起了一阵骚动。

    “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承成啊,咱们可不能这样,这不认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