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工程质量,远超想象!
古代,小老百姓有口冰吃,不容易啊!
穿越到明末,赵承成也尝试过传说中的“土法制冰”工艺的。
奈何这种用硝石溶解于水,得到冰水混合物的方法,赵承成试验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水温倒确实有所下降,但还远不到可以成冰的程度。
并且溶解了硝石的水,根本无法使用,只能用作冷媒。
即在硝石水外再嵌套一层金属壳,用来冷却壳外的水,降温效率会进一步降低。
所以,想要在夏天舒舒服服吃到一口冰,还是老老实实修建地下冰窖,提前存储冬天自然冰,或是利用井水、地下水的低温冰镇,更加靠谱一些……
至于水果——杨贵妃想要吃口新鲜的荔枝,得跑死十几匹上好的骏马。
老百姓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就跟做梦似的。
偏偏赵家村扼守淮河航运要道,先天就有物流上的优势。
恰巧赵承成见这两天从南向北运西瓜的漕船不少,便花银子买了两船的瓜,送到工地上给工人解渴。
这帮人吃了西瓜,干劲更足,修葺城墙的工程进度也就更快,也就能更早让郭全安写下给郑芝龙的荐信。
就连附近百姓,都凑过来,想要尝个鲜。
赵家村就在宝应县旁边,赵承成能不跟附近的百姓搞好关系?
立即就叫手下弟兄,取出十几个大西瓜,劈开了分给县里的百姓,吃得他们个个喜笑颜开,一个劲地给赵承成说好话。
也就有了县令郭全安眼前的这一幕。
百姓安居乐业,有时候对父母官而言,却不是好事……
听到赵承成的招呼,郭全安鼻孔“哼”地一声,咽了口嘴里的唾沫,扭头就走。
不料耳边却传来熟悉而稚嫩的声音:“爷爷,西瓜真好吃,你快来吃啊!”
听了这声音,郭全安“唰”地一转身,竟然是自己最宝贝的小孙子,也在赵承成凉棚里吃西瓜。
气得郭县令憋了一肚子话,却愣是一个字也吐不出口,只能忿忿道:“小心吃坏了肚子!还不赶紧回去找你娘!”
亲眼见到了工地施工的场面,衙役再怎么匪夷所思的禀告,郭全安都不会感到惊讶了。
接下来的两天,城墙越砌越高。
终于等到第三天,来到县衙汇报情况的,不再是衙役班头,而是赵承成本人。
“县爷,按照约定的,咱们县的城墙,草民已经修葺好了,就等着县爷前去验收了。”
郭全安早就想好了,从赵承成接手工程算起,满打满算也就八天时间。
短短八天,就能把半报废的城墙修葺完成,光能面上完工就近乎奇迹了,质量根本就不能保证,搞不好砖头缝里的黏土都没干,手指一用力,就能扒出一块来。
没成想,郭全安到地方一看,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只见城墙东北、西北两角新修的部分,同其他部位有着异常明显的区别。
其他地方,都是几百年前的老墙体了,灰黑、发黄,还爬满了青苔,一看就一副年久失修的样子,拿人来作比喻的话,就是个八九十岁的老头子,风一吹就倒了……
而赵承成新修的部分,则是颜色灰白、表面光滑,就是个十八岁刚出头的小伙子,甚至表面连砖头都瞧不见。
再走近一看,城墙表面抹上了一层不知什么东西,远远看着光滑,用手一摸却颇为粗糙。
但粗糙归粗糙,还是没有可以用劲、搭手的地方,攻城的时候想要攀援而上,几乎就是痴心妄想。
略略看着倒是没啥问题,但看不见内部结构材料,郭全安还是不放心。
赵承成摇摇头,叫来手边一个工头,让他用铁钎把表面砸开,露出内里,让郭县令开开眼。
“刚修好的城墙,现在就要砸开?”那工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赵承成的指令却明白无误:“我叫你砸,你就砸!哪那么多废话?”
“行啊!”
有了这话,那工头也就不客气了,抡起铁钎就往墙上猛砸。
没想到新修的城墙还不只是好看而已,坚固程度也超出想象。
那工头使了吃奶的劲,才不过在城墙上砸出了一尺见方的创口,从中露出的是一排排叠放齐整的青砖。
这些砖,大多数都是原先城墙上的老砖头,但用和墙体一样的东西黏连之后,居然就变得异常结实稳固,同之前完全是两码事。
郭全安不懂军事,但光凭常识和直觉判断,就知道这两处新修的城墙,工程质量就要远远超出以前的。
如果真的打起来,对手没有重炮轰击,且是长期轰击,是绝对无法打破这两处城墙的!
郭全安在验收城墙之时,围观的百姓少说有上百人,也跟着一道“验收”城墙。
他们可没有郭全安的小心思,只知道保卫自己的宝应县城墙如此坚固,那就是在乱世之中对自己最大的保障。
只要是见了新城墙段的百姓,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而父母官郭县令则抚摸着城墙,陷入了沉思:这个赵承成居然如此神通广大,原本让他修建城墙,是给他下个套,没想到他不仅工作做得天衣无缝,甚至还收买了人心……
这一手“一箭三雕”,被赵承成玩得如此顺滑。
有这样能力的,大约普天之下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物,都不够两只手点的。
这时,郭全安耳旁又传来赵承成的声音:“怎么样?这工程,知县老爷看下来,还过得去吗?”
何止是过得去?
其质量,远远郭全安的想象!
他毕竟不是那种脸皮厚,肯颠倒黑白的官:“好!好!我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也不知赵村长,是用什么来修补城墙的?可让本县大开眼界,还请不吝赐教。”
“这东西叫水泥。”赵承成回答道,“这是我们村子的新发明,别处还没有,郭县令没见过,也是理所当然的。”
郭全安无奈地摇摇头:“真不愧是赵村长啊……本县服了……”
“那么写荐信的事?”
郭全安终于服软了:“写,我写。就是那郑芝龙,同本县没有什么交情,这份荐信写出去,恐怕不过是石子入海,激荡不起多少涟漪。”
赵承成忽然正色道:“县公这话就过谦了,若是能够妙笔生花,又岂能不打动郑大老板?县爷,我给你交个实底,你知道,我想要结交郑老板,所为何事吗?”
“何事?”
“大可利国利民,小也可造福一方!”
“哦?此话怎讲?”郭全安又被吊起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