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接吻,亲完了你说不熟?
繁体版

第6章:古希腊掌管手工的神

    傍晚的课最是舒服,反正吃饭也要出门,下了课正好是饭点,顺路到懒人都不觉得痛苦。

    夏末的夕阳西下,带走炎热,带起晚风。

    路边柳叶飘摇如水草,风是透明的河流。

    江书辞走在路上抬头看天,感受着风从脸庞滑过的触感,像是走在河底。

    这一会他已经从下午球场上的邂逅里走出来了,毕竟梦跟现实确实不一样。

    他喜欢的那个曲云舒没有那么高冷,而且也很喜欢喝奶茶。

    自己只是暗恋学姐,但学姐却根本不认识自己。

    这是现实。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楼在新食堂后边,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们上专业课远比绕远去上理论课开心的多。

    从宿舍出来步行十几分钟就到,若是快迟到了一路狂奔,闪现的CD没转好人就已经从床上到实验室了。

    进了实验楼,空荡荡的气氛和冷几度的气温让人下意识不敢大声喧哗。

    这里是最容易撞上学长的地方,准备考本校研究生的学长来找导师的频率比给家里打电话都勤,研究生、博士生那些人更是恨不得住实验室里。

    好在实验楼够大,有足够的教室给他们这些本科生上课。

    “今天我们学习焊接电路板,别觉得听起来很俗气,跟进厂打螺丝似的,这可是一切硬件学习的基础。所有在硬件方面有造诣的顶尖科学家,第一课也一定是学习焊枪的使用和画电路图。”

    实验室一张一张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电路板、电器元件、以及人手一把的焊枪。

    专业课的老师四十多岁的模样,姓赵,叫赵维山。

    身高一米八身材纤瘦,穿着深色的格子衬衫显得很干练,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戴着全框的眼镜。

    他手里握着一圈焊锡丝,环视教室开口道:“一会看我示范一遍,然后找个同学上来做,我纠正错误,大家开始练习。这个东西叫焊锡丝,是焊接元件引脚的材料,把焊枪烧热,然后用焊枪融化焊锡丝,把液态锡点在引脚上等它风干,很简单。”

    一边说着,他一边用投影仪进行示范,每一个步骤都缓慢且清晰。

    像是小学时候用胶水做手工,把元件“粘”到对应的电路板上。

    编程芯片、设计电路图、制作电路板、焊接元件,就是江书辞他们这个专业大道至简的概括。

    把焊锡丝往烧热的焊枪上一点,迅速滴到电路板的引脚上,剪掉多余的部分,演示就完成了。

    赵老师拿着电路板,上下翻看了一下:“这是一项很考验手上功夫的工作,必须要慢下来,认真做……即便是老师我,这么草草演示做出来的也略有瑕疵。接下来我选一个同学上来做。”

    顿时班里所有的学生都下意识低头转移视线,生怕跟老师对上眼。

    这简直是从小到大养成的潜意识了,老师点名越是心虚越是容易遭殃,这时候要转移视线,尽量镇定。

    “那边那个大个,你叫什么?”

    走神的崔进心里咯噔一下,不用想也知道自己遭殃了。

    他悻悻站起来:“崔进。”

    “好,你上来演示。”

    剩下的人都松了口气,崔进在舍友们幸灾乐祸的眼神中,无奈走到了投影仪前坐下。

    面对着满桌子杂七杂八的零件,崔进头都大了。

    刚才老师讲课,他在下边打王者呢。

    来教室上课数着他们这些人最勤快,但不是好学,只是为了抢占先机,去后面几排找个玩手机的好地方。

    结果就是老师讲的他什么也没听见,上来以后左右看看,几度伸手又觉得不妥,半天了没下文。

    就连老师都看不下去了。

    赵老师推了推眼镜,很疑惑:“你搁这抓周呢?”

    底下爆发一阵哄笑,崔进涨红了脸,最后承认没认真听讲,站在一旁跟门童似的,又让老师重复了一遍。

    “每张桌子上都有我准备的电路图草稿,三人一组分工,下课之前焊接好,我要验收。”

    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组队,小组作业了。

    赵老师话音刚落,江书辞附近哗啦啦围上一圈人。

    速度之快不亚于高中饭点去食堂抢饭的高一生。

    “江书辞,咱俩一组吧?”

    “带上我带上我!”

    “那个,江书辞……”

    江书辞正在给焊枪加热,手里捏着焊锡丝打量,转头看着围上来的同学,已经见怪不怪了。

    自从大一时候见识过他恐怖的动手能力,几乎所有专业课自由组队,他都是班级里最抢手的。

    谁让他做事认真,手工能力MAX呢!

    这些来找他的都是尝过甜头的。

    全班都知道,跟着江书辞,小组作业永远是最优!

    甚至其中不乏有几位女生,不想干活又想得高分的便来抱大腿,一口一个“江同学”。

    “诶诶诶!这次小组就三个人,肯定是舍友优先!”

    刘明宇赶忙过来护驾,生怕自家的手工帕鲁让别人给拐跑了,那亏大了。

    众人一听便有些悻悻,尤其是个别女生眼底略带失望。

    江书辞见状轻声一笑说道:“三人一组,我们宿舍有四个人,总有一个人要去其他组……那个组的我也会帮着做。”

    一听这话,大家又都打起了精神。

    可究竟同一宿舍的四个人里边扔了谁,这是个问题。

    江书辞想了片刻看向林生:“阿生,委屈一下你吧!”

    “行啊。”林生笑着双手环抱胸前,一副狐假虎威的样子调侃道:“谁想跟我一组?”

    于是围着江书辞的同学又都凑到林生那里去了。

    刘明宇小声问:“你咋又推给林生了?每次有这种事,你都让阿生自己出去找人组队,时间久了你不怕阿生不乐意?”

    江书辞笑道:“老崔跟你都不擅长和班里人打交道,怪得罪人的。阿生他擅长这个……术业有专攻。我跟阿生说过,他也理解的。”

    果然,林生那边笑意盈盈看着这些来求他的同学,一点都没有为难的感觉。

    “林生,我可认识你对象,你上次跟你对象出去玩,我还帮你跟老师打掩护呢!”

    一个女生势在必得:“你跟我一组,待会拉江书辞来帮忙……这人情就算还了!”

    男生就更直接了,跟林生说:“你让江书辞一会过来帮我,晚饭我请你吃。”

    江书辞收拾好心情,转头看向自己手里的电路板。

    “我还是比较擅长这个。”他拿起加热完毕的焊枪说道。

    从小到大,只要是认真便能做好的事情,他从来都是做得最好的那个。

    眼见着小组分的差不多了,赵老师开始在教室里溜达,视察同学们的情况,及时指点错误,发现潜在的用电危险。

    一边溜达,一边介绍手里拿着的几块做工精细的电路板。

    “这是你们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长们做的,手工能焊接成这个样子就已经可以帮导师做实验了。”

    硬件研发必然伴随着实验测试,美其名曰帮导师做实验,实际上就是动手的事交给学生。

    很明显对于还是大二的学生来说,考上研究生给导师当牛马做项目还是一件值得憧憬的事,还没有参悟研究生就是廉价劳动力的本质。

    所以当他们接过学长们做的电路板时,不免产生些许敬畏。

    “这焊点好圆润,像是机器做出来的。”

    “这个跟我我笔记本电脑的主板有点像诶……难不成咱们以后可以自己做主板?”

    赵老师推了推眼镜,很是欣慰:“咱们专业就是专门做主板、芯片这些东西的。计算机系制作软件,咱们制作硬件。”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被同学们传阅的那枚展示电路板,很是自豪:“这些电路板的设计和焊接,是你们一位学长的本科毕业设计。他的事迹也算是传奇了,当年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保研留在了咱们学校!我很希望有同学能在大四那年答辩的时候,做出比这个还好的作品来。”

    赵老师开了个玩笑:“毕竟时代在进步,毕业的要求也在变得严格。以前我们用51单片机做个实物就毕业了,但后来翟天临觉得这样太简单,就给咱们加了点难度。”

    那枚学长的杰作在同学们的手里像是圣物一样传阅,看过的人都发出惊讶的赞叹。

    如果不是事先说过,他们肯定会觉得这是机器做出来的东西!

    但很快赵老师就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

    “哇,不愧是书辞,这就做好了?”

    “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比学长那个还好嘞!”

    “真的假的?给我看看。”

    “你什么都要……那那那,给你!”

    他循声望去,发现一群人围在教室最后一张实验桌旁边议论纷纷,拿着优秀作品跟另一块电路板反复比较。

    “你们在聊什么?”

    “老师,你看这是江书辞焊接的电路板,我觉得比学长做的要好。”

    “谁?”

    赵老师走近那张桌子,率先注意到的便是正在认真焊接电路的江书辞。

    那侧脸与坚毅的眼神让人看了便生不出打扰的心,他手上的功夫更是稳如机器,一点都不带抖的。

    像是个做了一辈子手艺的手艺人,正在雕刻一件呕心沥血的作品。

    赵老师又望向学生递到眼前的电路板,顿时一愣。

    好完美的焊接!

    “这是谁做的?”

    他接过电路板,眼睛都亮了起来。

    “江书辞!”

    “是江书辞焊的!”

    围观的学生们像是邀功似的指向一旁的江书辞,后者仿佛入定一般充耳不闻,仍在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

    骚动很快引来了整个班级的注视,同学们纷纷转头看向最后一排,互相交头接耳才知道原来是江书辞的手工引起了老师的赞叹。

    赵老师手里拿着江书辞的练习板子,手指反复摩挲上面已经冷却凝固的焊接点。

    圆润、漂亮。

    太漂亮了。

    他很少用漂亮去形容一块电路板,但眼下他的脑海里唯有这么一个形容词。

    接上小灯泡和电源,能亮,说明没有任何虚焊,非常完美。

    对于一个第一次接触焊枪的新手来说,做成这样堪称奇迹。

    “你们小组的电路板都是他做的?”

    赵老师询问着旁边的同学,声音都不自觉地压低了一些,仿佛害怕打扰到江书辞。

    刘明宇点头如捣蒜,能给兄弟装逼的机会他哪能错过?

    “都是他焊接的!这些全是!”刘明宇赶忙说道:“他做手工一直很厉害……学网络的时候,老师还夸过他排线特别工整!”

    赵老师看着桌子上已经完工的电路板,这次表情换成了惊讶!

    就从刚才自己让他们开始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他一个人焊接了三块做工完美的电路板?

    上面的焊接点加起来少说也得几十个啊!

    把焊枪烧热,用焊锡丝胡乱点谁都会,但这些焊接点如此完美……说明每一个都是极其用心了的。

    即便是目标方向是电子工程师的那些研究生,他们天天下实验室跟焊枪打交道,也未必有这个效率和质量!

    赵老师看着自己拿来做展示的那个电路板,江书辞做的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倒不是说专业水平江书辞已经有毕业的水准,毕竟这堂课只是练习焊接,设计电路、制作主板这些还没教呢。

    但光是这个动手能力,已经是捡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