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录种田综艺,凭啥你玩农场物语
繁体版

第61章:隐匿与工艺区的一把伞

    一手拿着米酒酿,一手拿着新买好的东西,陆源走回了车旁。

    “这次的东西基本就这些了,要是还有需要,我就找节目组买点,省的再跑一趟了”

    说着,他将东西放好,接着扶正后面的箱子,等待周围人流过去,就骑车往回赶。

    时间正值中午,马路上车况一般,陆源不求快,只求稳,带着头盔慢慢悠悠的边看,边观测四周店铺。

    “这边的店还是以小吃为主,边上还开着一些当地美食的菜馆,有些看起来还有点年头了”

    说着,他发现前面的路似乎出了点问题,停车下去望了望,发现是两辆车蹭了一下,堵塞了一部分道路。

    “不巧啊,前面看起来得堵一会,不过这时候小电驴的优势就出来了”

    他看了眼地图,将车开进边上一条小道上。

    “绕路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从前面那个路口再转回来应该是一样的”

    大概沿着小路开了一分多钟,他回到了大路上,相对之前道路上热火朝天的人流,这边显然安静了很多。

    扫了几眼路边的店铺,陆源算是明白了缘由。

    “文房四宝,精巧器具,瓷器水墨...这里究竟是条文化街,还是工艺品批发区?”

    开着车,他又走了一截,终于是发现前面立着个牌子。

    “我说呢,这边还真是工艺品区”

    他看了看四周,店铺里大部分没什么人,偶有些游客,也是看起来兴趣不大。

    倒是有些店铺里面的商家,面前摆着一个手机在那宣传着自家的工艺品,不过隔得太远,陆源听不见他在讲什么。

    在这群店中,唯有一家稍显另类,门口站了2个穿着汉服的女生,正在对着老板拍照。

    陆源望了一眼,发现他正在门口踩着一台带着小齿轮的机子,小心翼翼的在处理放置在一旁的竹条,再望向他的店铺,门口挂一张色彩艳丽的绸缎,左右两边各垂着一把伞。

    他身后的桌子上,还放着摆放整齐的盒子,明显是打包好后的样子。

    【这是竹伞店吧?】

    【竹伞我买过,拿来配汉服去COS展,所以专门定制的】

    【我们这也有啊,油纸伞嘛!】

    【嗯,我们这也有,好像听说油纸伞的非遗不止一处传承】

    ...

    陆源则是在边上停下车,朝着店子走了几步,看清了一旁撑开的伞面后,才肯定了自己的结论。

    “嗯,这位观众说的没错,油纸伞的手艺有很多处流派,常见的有江州俞杭,京州若水,云州南型阳...大大小小一共十几个流派”

    “但面前这个,却不是油纸伞”

    说着他又向前走了几步。

    “这是江州独有的一种“非遗”,江州绸伞,也有称呼叫“西州湖竹骨伞””

    “这种伞的特点是,图案设计轻巧,结构奥妙精细,薄绸透光而过,造型轻盈,花纹高雅”

    说着他轻轻拿起一旁的展示伞,由把手内往外望去,内部竹条结构环环相扣,一圈绸丝附在伞骨上更添小巧韵味。

    “好手艺,这伞骨打磨精致,做的轻巧,应该是世代传承没错了”

    接着他再把伞转了个面放下,伞面上赫然是一副江州风景图,由中心而撑开为天,图案以“鱼眼透视”的方式将江州美景一伞囊括。

    “好图,老板,这伞多少钱一把”

    “小图288,大图588”一旁的短发男人低着头回了一句,目光依然在手上的竹条上,并未挪开。

    “嗯”陆源点了点头,接着放下了手中的伞。

    【多少?288一把竹伞?】

    【冷静,这个应该是大图的588】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把伞旁边才是大图的,这个明显比一旁两个还大好吗?这应该是展示用的吧】

    【大号方向盘(V36至尊):图不错,这玩意我记得有人送了我两把,但没这个精致,应该是展示品,要不你问问卖不卖?】

    ...

    陆源思索了一下,还是站在一旁等了会。

    待到他正好处理完一批竹条时,才抽着间隙问了下价格。

    “不卖,过两天这把要送展了”短发男人看了一眼。

    “真可惜,话说你这是在做伞骨吗?”陆源尝试和对方攀谈。

    “嗯”短发男点了点头就进了房间,此时陆源才发现,原来这个男的另外一边还立了个手机,搞半天他也在直播。

    只不过,以他这样的沟通方式,直播间人气可想而知...

    想了想,陆源在他摊子逗留了一会,虽然这大哥聊天有点直白,但手艺确实不错,遇到也是偶然,依托着节目组的人气,多少算是给他宣传宣传。

    男人出来后看了一旁的陆源一眼,也没在意,直接拿出工具开始给处理好的竹条打孔。

    ““西州湖竹骨伞”,第一步是选竹分竹,行内称“号竹”,需要挑选4年生的淡竹作为原料”

    “保留其竹面不受损伤,然后打磨成合适形状,竹内留下必要的豁口”

    “第二步就是打洞套斗,使用提前做好的伞头,将竹片嵌入后用铁针穿线将关节处连接,最后打结”

    说着陆源走近了点,让一旁的摄像机拍的更清楚了些。

    男主听到介绍后,抬头望向陆源,此时他才发现旁边还有一部摄像机。

    “江州展过来做采访的?”

    “不是,我就路过...”

    “那你这是?”男人指了指摄影机。

    “一个小综艺,拍特色风土人情的那种”

    “哦”男人好像懂了,没再多问,低头继续穿孔。

    【黄导:小综艺,来,你给我拍个热播第三的小综艺出来!】

    【笑死我了,这老哥以为陆哥是记者来着,话说江州展是什么?】

    【可能说的是半个月后在俞杭这边要举办的“华夏非物质文化交流展”吧?】

    【这不让我陆哥过去露两手?东阳竹编不算非遗了?】

    【没收录的应该不算,陆哥可以等明年节目拍完,话说谁知道这老哥直播间名字,我空降过去看看】

    【我刚找到了!私聊!】

    ...

    陆源没管直播间里观众的讨论,只是盯着他手中的动作。

    绸伞分“伞面”与“伞骨”,伞骨制作很耗费精力,一般熟练者一把伞骨要做大半天。

    最难的在于伞骨处理时,“收竹”这一步,是全凭制作者手感,这决定了整把伞骨的品质,也影响了后期“覆伞”时是否会多出额外的工序。

    面前的男子打完孔后,熟练的先串出外伞骨,接着串出内骨。

    最后内外结合的这一步尤为费神,一根细线穿过之前用“简易打磨机”磨出的细缝,接着缓慢又细心的调整。

    “这步耗费时间很长,估计得1个多小时,接着进伞柄,然后用皮筋捆紧,垂直放置自然定型”

    他大致讲解了一下粗略步骤,至于其中具体细节,他都隐去了。

    主要也是人家门口摆了个牌子,是愿意收费教授手艺的。

    他自然不会将伞骨的制作流程全说了去拆人家台,再说关于绸面的细节,他就真一概不知了。

    看了一会,陆源看了看时间准备离开,可就在转身之时,身后却传来男人的声音。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