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与龙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罗斯贝利勋爵

    苏珊大婶装作没见过的样子,把面前的机器摸了个遍:“就凭这个酒桶能大幅提升洗衣服的效率?”

    “是的,可以演示给您看,现在我们就缺一个像您一样有声望的人,来帮助我们推销它。”

    安塞尔恭敬地说道。

    “你太抬举我了,我不过就是在这边街区住的时间长一点罢了。”

    苏珊大婶昨天夜里就已经亲眼见过这个东西的威力了,自然是相信安塞尔的,本来留着他就是觉得这个人似乎有些古怪,但没想到对方在机械方面居然是个天才般的人物。

    她和夏洛特不同,因为活得久见得多,昨天就已经意识到了虽然看着不起眼,但这机器其实是个创时代的发明,丝毫不亚于蒸汽机的出现,因为两者都是从最底层提升效率的工具。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蒸汽之国,什么是最重要的,是时间!

    就凭这个简单的机器结构,拿到帝国科学技术院去,就可以得到一个议会全资的独立研究室,更别提那些闻到腥味而来的贵族了。

    现在,这个大宝贝就这么轻易地放出来赚钱。他是意识不到这个滚筒洗衣机的重要性呢,还是说根本不在乎呢?

    脑中的思绪百转千折,但嘴上还是答应了下来,苏珊大婶说道:“那么,你想要我怎么推销它,卖吗?恕我直言,我觉得这个街区的平民没人买得起。”

    “不,我出租,洗一桶衣服只需要2便士。原本需要用一天的时间现在只需要1个小时,省下来的时间足够他们赚到数倍的钱了。”

    “我赚到的钱再用来做新机器,然后继续出租,重复这个过程。”

    安塞尔本来不打算告诉大婶他后续的计划,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唯一能信任的只有一人一龙。

    不过夏洛特信任她,并且后续的计划的展开也离不开对方的帮助,所以还是说了。

    苏珊大婶都不用怎么算,都能看到这其中的巨大利润,实在是因为洗衣服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刚性需求,对于中层阶级的人来说更是必要开销的一部分。

    但这个方案有个很致命的缺陷,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呢?

    苏珊大婶思考了一下,最终还是含蓄地提了出来:“但这个国家可不会让你无限扩大吧?”

    安塞尔有些意外地看了对方一样,他没想到一个底层的平民也能想到这一点。

    他当然考虑到了,一个贵族和大商人统治的世界,怎么会少了强取豪夺。

    不过那是下一步计划了,他没打算说:“这就不劳您操心了,我会给您应有的分成的。”

    …………

    罗斯贝利勋爵是下议院的众多席位中的一席,源自大航海时代的先祖给家族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年纪轻轻又多金的他本可以衣食无忧地享受生活,但在其他议员眼里,他却是一个怪人,喜欢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尤其是贫民窟。

    这天,他又照常来到特鲁里街的贫民窟考察,并带上了提前预定好的面包,将自家马车剩余的空间塞得满满的。

    他很清楚这里的人最需要什么,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

    “德鲁,就停在这里吧,我自己走进去,老规矩,你就守在这里,看到有需要的人就把面包给他们。”

    罗斯贝利跳下马车,朝着自己的车夫吩咐道。

    德鲁将马的缰绳固定在路边的煤油灯柱上,右手放在胸前,向自己的主人微微鞠躬。

    勋爵从车上取下自己的红木手杖,将头上高顶礼帽摆正,就准备前往贫民窟内部。

    但他刚迈出一步,就敏锐地发现周围的环境似乎有些不同。

    现在是白天,旁边的杜松子酒馆应该是没有客人的,但现在那里热闹非凡,抬着洗澡盆的女人络绎不绝地进进出出。

    门口还停放着一架货运马车,上面堆满了空酒桶,正常来说,一架马车上放那么多酒桶早就被压垮了。

    有意思,来了这么多次,他还从未进过这家廉价的平民酒馆,今天正好去看看。

    酒馆门口有人指挥秩序,引导众人排队。

    “啊,是勋爵阁下!”

    指挥的人看见他过来,赶紧向他鞠躬行礼,罗斯贝利并不认识对方,但知道在这种地方能认出他的人一定是贫民窟的人。

    “日安。”他轻抬一下礼帽以还礼,“这里是什么情况?”

    “都是来洗衣服的。”

    罗斯贝利很清楚平民的习惯,他疑惑地问道:“今天不是主祭日吧?”

    “是用一种机器来洗,效率是手洗的好几倍,自从一个月前出现以来,我们都不用在固定时间洗衣服了。周末有更多的时间去女神的礼拜堂了!”

    对方兴奋地说道。

    “哦?”罗斯贝利来了兴趣,径直走进了酒馆的大门。

    在门口排队等候的人都给他让开了道路,他心里叹息一声,本想说不必如此,却也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

    他能做的也只有摘下礼帽向让路的人群表示感谢。

    罗斯贝利进入酒馆后才发现,里面的布局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原本应该占据酒馆大部分位置的桌椅全部被挪到了角落堆放,给人感觉酒馆的主人已经放弃了原来的生意。

    作为代替,一排排带着支架的酒桶出现在了正中央,每个酒桶前都站着人,妇女们摇着把手聊着天,孩子们则好奇地盯着旋转的酒桶。

    吧台倒是还在,只是吧台前的一排高凳全都消失了,变成了插在地上的弓形木质围栏,而排队的人就顺着围栏衍生的方向等候着,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争抢位置的情况。

    而吧台则成为了一个临时的收费处,此刻正有一个银色头发的女孩坐在后面收钱。

    罗斯贝利暂时搞不懂那些洗衣服的机器是怎么运作的,但吧台前的这个设计就让他眼前一亮。

    他可不是那些古板的保守党人,认为人民的治理应该源自道德,这一点他不否认,但是合理的引导和法规也是必须的。

    而眼前这个设计可以说和自由党的思想理念不谋而合。

    他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去认识一下设计出眼前这一切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