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国重工
繁体版

第六十章 震撼

    “谢为民,你刚才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那你能写个操作系统吗?”

    出了武城无线电厂大门,刘芳芳满是好奇的盯着谢为民,谢为民摇摇头:“操作系统可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

    再者,我对操作系统的了解不深。”

    电子电气工程学下种类繁多,他又不是神人,咋能样样精通?

    可要说系统,他好像还真可以弄个简化版的Linux系统出来?

    Linux,全称GNU/Linux,是一种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

    其内核由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于1991年10月5日首次发布,它主要受到Minix和Unix思想的启发,是一个基于POS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

    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

    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

    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而且,Linux有上百种不同的发行版,如基于社区开发的debian、archlinux,和基于商业开发的RedHatEnterpriseLinux、SUSE、OracleLinux等版本。

    谢为民脑中闪过大量关于Linxu的系统版本,这可比微软即将实行的Dos版本厉害多了。

    Dos系统全称为DiskOperatingSystem磁盘操作系统,是早期个人计算机上的一类操作系统。

    从1981年MS-DOS1.0直到1995年MS-DOS6.22的15年间,DOS作为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一个操作系统载体,推出了多个版本。

    可以说,DOS在IBMPC兼容机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直接操纵管理硬盘的文件,以DOS的形式运行。

    而其中发布于1987年的Windows2.0利用了英特尔286处理器的较快处理速度、扩大的内存以及动态数据交换(DDE)技术带来的应用程序间的通信能力,让Windows2.0对图形功能的支持有所增强,首次出现了桌面图标、用户可以叠加窗口、控制屏幕布局,并可以用组合键快速使用Windows的功能。

    而且,许多Windows开发人员都是在这一平台上编写出了他们生平的第一款Windows应用程序。

    就拿他谢为民来说,哪怕一直想要一款国产化桌面系统,可直到2035这个时间段,桌面系统依旧属于微软独霸时代。

    写个国产系统?

    谢为民脑中有了想法,可术业有专攻,他脑海里的金手指似乎针对的是机械制造和相关的精神记忆,除了辅助他回忆起相关的Linxu系统,就没有Windows的相关记忆。

    或许等他看过Windows系统的内核代码后能像机床结构图一样呈现在他脑海里?

    谢为民摇摇头,Windows系统代码精简后也多达千万条,他脑容量怕是会直接承受不住的沸腾吧?

    “谢为民,你是不是有注意了?”

    刘芳芳话语声让谢为民回过神,以现在的电脑芯片来说,貌似支撑不了他想要抄袭的Linxu系统?

    “芳芳,现在的电脑支持不了我的想法。”

    谢为民没跟刘芳芳解释具体原因,等英特尔那边发布286/386,他应该能购买到相关生产线,并发布类似于286/386的类似芯片。

    跟随战术,稳步推进机床工业……

    谢为民脑中呈现出大致的发展步骤,一下子忘了身后跟着的刘芳芳。

    等上了公交车,谢为民才想起身后面跟着的刘芳芳:“不好意思,一走神忘了还跟着的你。”

    谢为民掏钱给刘芳芳补票,刘芳芳气道:“我自个买了票,你脑子里有想法也不能太过走神,你刚才都差一点给车撞了呢!”

    ……

    自动化煤气灶生产线包括了压膜机、运输模块、焊接等诸多种类机器。

    省机械局有谢为民提供的全套图纸,可当中的数控部分却在谢为民手上。

    倒不是谢为民留一手,而是这部分内容交给了武城无线电厂,而当中的控制程序则是他自己编写,这也就导致省机械局有全套机器图纸,武城无线电厂厂有相关的线路制造经验没有核心控制程序。

    无心插柳,谢为民也没有想到他无意间的举动让有心融合省机械局和武城无线电厂的人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谢为民搭建起他的自动化煤气灶生产线。

    自动化煤气灶生产线启动,省机械局的梁局长亲来,就是许久不见的校长田雨生也赶了过来。

    只是等田雨生跟留在这边学生们问过话,顿时感觉这帮学生太没用了,他们居然没一个人知道谢为民的构建方式。

    8086芯片并非专用型单片机,但因为有谢为民外挂控制程序,倒也满足了生产线需求。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伴随着谢为民调试,整条自动化煤气灶生产线算是彻底的在新车间里安装完毕。

    而新车间由省机械局施工队承接,内部线缆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根本不用担心车间电力不稳。

    当然了,为保障试制成功,谢为民还是停了隔壁八音盒车间的铸模机。

    “翁、翁……”

    生产线通电,材料进口下料,就看生产线上机器率先冲压出煤气灶的底壳与灶面部分。

    按照设计,两者随同链接进入流水线组装部分,就看事先准备好的电池盒被安装在底壳背面。

    点火针、燃烧器等配件被安装在底壳正面。

    待所有零配件安装完毕,运输链条带着煤气灶进入试火调试。

    熄火,煤气灶开始安装灶面,灶面内包装,灶面外包装,整体装箱。

    一气呵成,处于观看的众人难以置信,特别是来自省机械局的梁勇局长,要知道他们这几日替为民制造厂代工煤气灶也不过千余台总产量。

    可谢为民刚刚调试的自动化煤气灶生产线,从冲刷到测试到包装整体用时不过三十分钟。

    作为全套所需机器的生产厂家,梁勇可是知道只要生产线进料口不停,这煤气灶就能从生产线上源源不停。

    “为民同志,你们为民制造厂有了这条自动化煤气灶生产线,只要材料充足,怕是不需要担心产量了。”

    梁勇赞叹一声,谢为民笑了笑道:“这生产线效率不行,就算有材料,这一天的产量怕是只有个一百来台。”

    谢为民拿自动化煤气灶生产线跟原时空生产线对比属于不自量力。可听在梁勇局长和田雨生耳中就是谢为民过于凡尔赛,一天一百台还少了吗?

    有了这条自动化的煤气灶生产线,那是解放了多少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