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承妆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四万

    肯定要说与盛时对话的内容。

    盛南锦规规矩矩地坐了下来。

    高氏和乔氏则默契地交换了个眼色,一个道,“刚刚进澄碧堂的时候,看到廊坊下的茶花被照顾得很好,也不知是什么品种?”

    “我陪嫂子去瞧瞧。”

    赵氏见两个儿媳懂事,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让甘兴媳妇陪着你们去。”

    甘兴媳妇自然应是,高兴地领着高氏和乔氏出了门。

    等两人走远了,赵氏这才低声道,“或许是忌惮你舅舅这边的态度,你父亲不等我开口就一个劲儿地解释当日你和二小姐落水的事儿。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此时再追究那些已经毫无意义,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些车轱辘话罢了,这个怨那个,那个又喊冤枉。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我又是个外人,不好插手太多,便是你舅舅,爱惜你或许不假,但很多事还是要以盛家的态度为主。我见你父亲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也不愿意再与他纠缠对峙下去,何况本身又是一桩糊涂案。只有一点,你所受的委屈是不能白受的,不然便是咱们家的姑太太九泉之下,怕是也难以瞑目心安。你父亲也是个大方的,愿意出四万两银子做你的压箱钱,等将来出嫁的时候,让你带去婆家。你手头宽裕,在婆家也能站稳脚跟。”

    盛南锦很是震惊。

    她没想到父亲居然如此大的手笔,直接给了四万两。

    她轻轻瞥了赵氏一眼。

    赵氏端坐如常,但神色却显得有些疲倦。她虽说得轻松,但以盛时的抠门程度,肯定不会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舅母为了帮她争取,与盛时讨价还价,这才身心疲惫。

    不用说,盛时之所以肯割肉,肯定也是为了走惠仲文的关系。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盛南锦道,“多谢舅母一心为我着想,虽然在田庄上住了几天,但能换来这么一大笔钱,我倒觉得当时所受的辛苦不算白挨,若是可以,反而想多住几天,说不定还能多得一些呢。”

    赵氏十分意外。

    她本担心盛南锦一个小姑娘家分不清利害关系,赌气不肯答应,她甚至连开解的话都想好了,没想到盛南锦却格外懂事,直接应了下来。

    赵氏看了看身边坐着的贴身妈妈。

    只见她也是一脸惊讶,似乎被盛南锦的态度给吓住了。

    盛南锦低声道,“我这次虽然遭逢此劫受了点苦,但幸好舅舅高升在即,这才能得以重回盛家,我不愿生事,这已经超出我的预计,若是再胡搅蛮缠下去,有理也变成了没理,别人只会说我不懂事,仗着舅舅的势眼睛里没有人,若是传到外面去,舅舅怕是也要受牵连,所以就到此为止,大家皆大欢喜,不是最好吗?”

    赵氏没想到她想得如此透彻,笑着道,“好孩子,你能这样想就是最好。”

    盛南锦道,“那父亲可说了何时把钱给我?是一起给,还是分批给?舅母可让他立下了字据?”

    赵氏一愣,“他可是你的亲生父亲,难道还会在这种事上计较吗?何况是他亲口答应,还敢变卦不成?”

    盛南锦道,“变卦倒是不能,只是家里还有这么多姨娘和妹妹,消息一旦被传出去,父亲那边的门槛怕是都要被人踩烂了。咱们早点把事情定妥,免得夜长梦多。这家里的人口多,事情就多,父亲又是个耳根子软的,等回头舅母走了,难道让我一个做女儿的和他去要钱不成?不如趁着您在场,将事情说准了才好。”

    谁不想自己的女儿多些陪嫁添箱?盛南锦这四万两一出,卫姨娘和窦姨娘肯定坐不住。

    赵氏一听是这么个道理,“我明白你的意思,走之前我肯定还要再见他一面的,到时让他给个准信,把字据写好,免得将来牵扯起来,谁也说不清。”

    盛南锦高兴地点了点头。

    赵氏道,“你这孩子心细,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是舅母没想到的?”

    盛南锦轻声道,“当初在庄子上住着的时候,带去的东西被搜刮走了不少,别的也就算了,其中有一枚镯子是母亲留给我的,一直带着,和其他东西不同,我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赵氏眉头一皱,“这件事你不用管,我让甘妈妈和邱妈妈走一趟。”

    邱妈妈便是赵氏的贴身妈妈。

    邱妈妈也听得一肚子火,“大小姐放心,哪怕是少一根针,也得照着原样补回来,要不然我绝不与他们善罢甘休。”

    几人正说着,外头传来了陈六儿媳妇的通禀声,“大小姐,卫姨娘来了。”

    赵氏嘀咕道,“不是病了吗?”

    盛南锦压低声音道,“多半是为了舅母来的。”

    赵氏对卫姨娘还算有点儿好印象,闻声便道,“请进来吧。”

    林妈妈很快便扶着卫姨娘走了进来。

    她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穿着一条青绿色的长裙,一件鹅黄色的褙子,撑着笑脸向赵氏请安问好,“昨儿就听说舅太太来了,可惜我身子不争气,硬是起不了床,想着您难得来一趟,我无论如何也得来招呼一声,不能失了礼数。”

    赵氏十分客气地道,“你瞧瞧,咱们都是多年的老关系了,当初咱们姑太太当家的时候,你就在府内服侍着,何必如此见外呢?既然身子不好,安心养着就是了,这要是严重了怎么办?”

    卫姨娘道,“都是积年的老毛病,不值得一提。倒是舅太太,这些年一直没怎么变,还是当年的模样。”

    达州生活艰苦,赵氏跟着惠仲文风来雨去,比之当年沧桑了不少,虽然才四十多岁的年纪,但鬓边已经有了藏也藏不住的白发,卫姨娘这么说,分明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好在赵氏并不在意,“听府里的人说三小姐也定了亲?对象还是知根知底的表少爷?真是天赐良缘,郎才女貌。什么时候摆喜酒,我也来凑个热闹。”

    这就是客气话了,且不说惠仲文会被调任到何处,就是卫姨娘的身份,也不配赵氏千里迢迢赶过来给她做面子。

    卫姨娘道,“那当然是好,只是这成亲的日子还没定下来,等回头定妥当了,我再让人给舅太太送信。”

    她一边说,一边偷偷瞄着盛南锦的脸色。

    往日只要跟沈集相关的事,盛南锦就没有一次不关心的。

    可这会儿只见她一脸平静,淡定地喝着茶,好像这件事跟她完全没有关系似的。

    难道大小姐真的放下了表少爷?

    卫姨娘稍稍松了口气。

    赵氏道,“这些年大小姐多亏了有你照顾,听说还是姨娘亲自到庄子上把人接回来的?这份人情我记在心上,将来一定找机会报答。”

    卫姨娘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还能收获这样的好处。

    她赶忙道,“大小姐聪慧懂事,我自然喜爱,何况当初姐姐在世时,对我多有照顾,我一看到大小姐就想到了姐姐,为她做什么都在所不惜。”

    她口中的姐姐便是盛南锦的母亲惠氏。

    几人正说得热闹,三春跑到门前道,“大小姐,表少爷给您送了封信。”

    卫姨娘的眉头一抖。

    这个沈集……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眼见着惠仲文升迁,他再也坐不住了,已经定了亲还这样主动,真是不要脸!

    只听盛南锦一脸嫌弃地道,“我这里陪客呢,让他有什么事儿改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