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承妆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还魂

    盛时看到她那夺路狂奔的丑态,忍不住扶额道,“瞧瞧你找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方管事无地自容,“老爷恕罪,以后再也不敢了。”

    虽然事情办得不大漂亮,但胜在态度还算恭敬。盛时最吃这一套,满意地点了点头,“起来吧。”

    方管事听他语气温和,怒火已消,这才毕恭毕敬地站起了身。

    盛时低声道,“你觉不觉得阿锦有些古怪?好像自从田庄回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这话方管事老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闻声立刻点了点头,“的确有些反常,从前的大小姐见了表少爷,那是拉都拉不回来的,可您现在再看,反而异常的冷淡,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盛时皱了皱眉,“依你看是怎么回事?”

    方管事被盛南锦算计了两次,心里正不痛快,眼见着有抹黑她的机会,他怎能浪费?立刻凑到盛时的跟前儿道,“老爷,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盛时不悦地道,“你少在我面前打马虎眼,这里又没有旁人,有什么话只管说。”

    “您说……”方管事小心翼翼地道,“大小姐会不会是被借尸还魂了?”

    盛时被吓了一跳,“借尸还魂?”

    方管事道,“我小时候从老辈人那里听过一嘴,有些原本已经咽了气的人被冤魂占据了躯壳重新返回阳间,这便是借尸还魂。家中凡有借尸还魂者必定要祸害得家无宁日,亲友非伤既亡,妻离子散。”

    盛时吓得脸色都变了,“你……你这是在哪儿听说的?”

    方管事道,“懂些旧事的老人都知道。”

    这会儿孙先生和白先生都不在家,盛时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心惊胆战地问道,“那该如何破解?”

    方管事想了想,“捉鬼乃是道士的看家本领,要不请个道士到家里来做法?”

    盛时犹豫起来,“这样大张旗鼓地难免遭人非议,还嫌家里的事情不够多,不够丢人吗?”

    方管事最了解盛时的性格,知道他是个极好面子的人,不论什么事儿都会先考虑外人怎么看怎么想,把盛家的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当初盛南锦与盛南绫落水,他也是怕流言蜚语会伤及盛家,所以才会将盛南锦送到田庄上去自生自灭,谁能想到惠仲文后来高升,又惹出一系列的麻烦事情来?

    方管事安慰道,“老爷放心,咱们悄悄地做,自然不会让外人知道。”

    盛时还是担心,“能行吗?再说这也只是你的猜测罢了,万一阿锦不是什么借尸还魂,那不是闹出了天大的笑话吗?”

    方管事小声道,“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她真将家里害得不成样子时再想控制,怕是难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老爷,您得赶紧拿主意才行呀。”

    盛时本就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他要是能有主意,盛家的买卖也不会自从交到他手里后便一落千丈了。

    方管事决定最后再添一把柴,“老爷,要是被这害人的祸星断了咱们盛家的财运,那可怎么办?早点儿料理干净,这才是皆大欢喜。是与不是,还得让道士来看才行,不是最好,如若真是,也能早些做法封印,免惹更大的祸患。”

    盛时歪了歪脑袋,不敢置信地道,“她还有这么大的本事?”

    方管事道,“您想呀……她要是在走内务府关系这件事情上使绊子,老爷的这番苦心不就全都白费了吗?惠仲文肉眼凡胎,能知道什么轻重?要是大小姐跟他说些什么不该说的,那可真是……”

    涉及盛家的将来,盛时可比什么都紧张。

    不等他把话说完,盛时便果断地道,“你赶紧去请道士来。记得,一定要请法力高强的有道之士回来,别被那些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给骗了。”

    方管事拍着胸脯保证道,“老爷放心,我去请镇江府三清观的道士回来。”

    盛时连连催促道,“快去快去!”

    盛南锦当然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回到澄碧堂后便与甘兴媳妇道,“怎么样?甘兴最近可有消息送进来?”

    甘兴得了盛南锦的吩咐,安排了人手正盯着田婆子一家的举动。

    甘兴媳妇摇了摇头,“暂时还没什么动静,大小姐也别急,只等着他们行动就是了,这些人,藏也藏不住的。”

    盛南锦喝了杯茶,闻着浓烈的茶香,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隆昌寺后山上那个小小的凉亭。

    不知道那个叫寻汌的男子烹的是什么茶,居然会有那么清冽的香气。

    肖管事很快便从季家赶了回来,在去见盛时之前,他悄悄来了澄碧堂,对盛南锦道,“大小姐料事如神,季家听了我的话后便承禀了上去,季老爷不在家里,季家大少爷传下话来,说既然是场误会,说开也就罢了,不用再提。至于那婆子斥责几句,让她以后不敢再犯,倒也不必为难。”

    甘兴媳妇在一旁道,“阿弥陀佛,季家果然是积善之家,出了这种事还在事事为旁人考虑,当真是胸怀宽广,慈悲为怀,老天一定会保佑他们事事平安的。”

    肖管事继续道,“我也见到了徐妈妈,季太太最近一直在季老夫人身边侍疾,一刻也不得闲。徐妈妈说等老夫人好些了,再下帖子请大小姐到家里玩儿。”

    这当然就是客气话了。

    盛南锦自然听得出来,点了点头,“事情了却就好了,你把请来的婆子安顿好,别让她受了无妄之灾。咱们也总算能清清静静地过个中秋节了……”

    随着中秋临近,句容县也变得热闹起来,长街上更是早早地便摆起了架势,为灯会做着准备。

    盛南锦准备好了节礼,窦姨娘也抢在中秋之前将盛南绒和盛南缎绣好的荷包送了过来,“时间赶了些,绣工有些粗糙,多少是孩子的一片心意,大小姐帮着给孔太太送去吧。”

    盛南锦把东西收下,让甘兴媳妇包了些小灶上做的月饼给她回去尝尝。

    窦姨娘有些意外,道过谢后便离开了。

    盛南锦吩咐甘兴媳妇领着陈六儿媳妇出去送节礼。

    过完了中秋,甘兴媳妇就要回家去了,让陈六儿媳妇跟着开开眼界,也能学学如何与旁人打交道,今后就只有她在盛南锦身边当差了。

    送过节礼的第二天,孔冉登门拜访。

    盛南锦很是意外,亲自到垂花门前迎接她。

    孔冉的神情有些落寞,拉着盛南锦的手道,“家里太闷了,我到你这里来坐坐。”

    盛南锦笑着道,“来得正巧,难得天气好,我准备在院子里晒书,你来帮帮忙。”

    孔冉微微笑道,“敢情是来打杂的,我的工钱可不便宜,你确定要用?”

    盛南锦故意逗她,“准你在家里吃饭,这不就抵了工钱?”

    孔冉这才有了些精神,两人一路说着话去了澄碧堂。

    孔冉道,“彭玲节前可能赶不回来了,也不知道她那边顺不顺利。”

    盛南锦道,“她看不成灯会,回来怕是要闹上一阵。你说咱们两个要不要提前买下几盏灯,等她回来送过去,好歹不用听她聒噪。”

    孔冉笑着道,“这倒是个办法。对了,中秋节你能出去看灯会吗?”

    盛南锦不大想去,“外面乱嚷嚷的,我身子才好些,不太想往人多的地方去。”

    孔冉道,“我多半是躲不过的,听说季太太会在河边放花灯为季老夫人祈福,我母亲准备去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