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承妆
繁体版

第九十五章·念头

    盛时对这几个女儿都是一般的态度,不冷不热,并没有亲疏之分。但毕竟都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好坏,被人这样说总是有些不舒服的。

    他皱着眉头道,“我什么时候让阿绫嫁给阿集了?这到底是你的意思,还是阿集的意思?我们盛家的女儿再不好,也由不得外人浑说。”

    盛氏见兄长生气,也不敢再说硬话,勉为其难地道,“瞧瞧你,我才说了几句话,你就翻脸了。我自己也是盛家的女儿,难道还能说盛家不好吗?那不是在打我自己的脸吗?我什么时候又成外人了?”

    盛时不满地道,“你知道就好,以后这种话再也不许再说。被人听到,岂不要笑掉大牙。”

    盛氏有些不以为然,轻声道,“知道了。”她此时的念头都在盛南锦身上,并不想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惹得盛时不痛快。她赶忙道,“我还是想着和阿锦把关系缓和一下,哥哥也要从中帮帮忙,总不能一直在旁边看热闹吧?”

    盛时淡淡地道,“我几时看热闹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她既然不愿意,我劝你趁早绝了这份心思的好。纱姐儿除了出身差了一些,其他哪一点不好?做你的儿媳也绰绰有余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盛氏当然不满意了。

    她儿子这么优秀,要娶当然就娶最好的。先前是因为盛南锦声名受累,她这才勉为其难地点了头,可随着惠仲文升职,她自然要重新为儿子打算了。

    那卫姨娘的娘家不过是个破落户,对儿子能有什么帮助?

    盛氏道,“纱姐儿虽然好,终究不如阿锦。无论样貌还是脾气,都深得我心。何况又是母亲一手调教出来的,更让人喜欢了。”

    真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盛时对妹妹的那点儿念头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当面戳破,弄得亲戚间尴尬。

    盛南锦样貌自然是拔尖儿的。她随了盛时与惠氏的优点,肤如凝脂,杏脸桃腮,当初盛老夫人愿意将她养在房间里,也是觉得她长得像个精致的娃娃,跟在身边赏心悦目。要不然以盛老夫人的脾气,怎么会把个没妈的小孩子留在身边抚养?她历经世事,心肠极硬,心心念念的只有嫡孙,对孙女并没有多少热情。

    但要说脾气,盛南锦就差得远了。因为嫡女的身份和盛老夫人养育的关系,她目中无人,脾气又十分火爆,谁要是惹恼了她绝对没有好下场。

    盛时面无表情地道,“你自己喜欢有什么用?阿锦不点头,难道这门婚事能成?”

    盛氏一听就不乐意了,板着脸道,“自古以来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听说过哪家还要孩子自己点头答应的。”

    盛时苦笑着道,“从前或许我还能做得了主,可如今惠仲文地位不同,阿锦的婚事自然要问过他的意思,只要阿锦不同意,惠仲文是绝不会答应的。”

    盛氏当然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只是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冷冷地说道,“惠仲文不过是个外舅,怎么能把手伸到外甥女的家事中来?我看你就是太怕他了,每次都像是避猫鼠似的,你就不能把腰杆挺直了吗?”

    盛时闻声不满地道,“你说得轻松,这会儿盛家还指望惠仲文牵线搭桥的,我此刻得罪他,盛家该怎么办?我不指望他,难道要去指望你吗?”说完还不忘讥讽盛氏两句,“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不是为了惠仲文的官位,你会这样巴结阿锦?甚至连个长辈的身份都不在乎了,把脸面放到脚底下给人踩!”

    盛氏被说得面红耳赤。

    盛时道,“你的心思我全然明白,只是这件事并不好办,我看你还是趁早放弃得好。纱姐儿配阿集有什么不妥?我不会亏待她的,别的不说,就是那嫁妆也足够小两口活了。要是阿集争气,将来能在举业上有所精进,他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我这个做丈人的也会尽全力帮衬。”

    说得简单。

    举业要是那么轻松就能更进一步,沈集又何必辛苦这么多年,仍旧毫无建树?

    盛氏道,“阿锦和阿集青梅竹马,两个人自小一起长大,要说感情,就没有比他们更深厚的。我相信阿锦只不过是生一时之气,只要想通了,肯定愿意嫁给阿集。我已经送信给阿集了,无论如何都要让他过来给阿锦赔个礼,女孩子只要哄一哄,就没有不高兴的。”

    盛时闻声皱起了眉头,“你当盛家是什么地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阿集之前买通外人诓骗阿锦,我已经答应阿锦短时间内不许阿集来家里了。”

    盛氏道,“季家都没说什么,怎么自己家反倒论起官司来了?阿集之所以做错事,还不是为了阿锦吗?他要是心里没有阿锦,又怎会走到这一步。你不帮着说情也就算了,哪能阿锦说什么就是什么呢?她一个小孩子,能懂什么?”

    盛时盯着盛氏道,“我是好心提醒你,有些事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就行的,你若是毛毛躁躁的坏了事,惹恼了阿锦还好说,要是传到惠仲文的耳中耽误盛家的前程,可别怪我翻脸无情。”

    盛氏有些心虚地道,“兄长放心,我又不是那没见识的,自然什么都以盛家为先了。”

    盛时了解妹妹的性格,但凡是她下定决心的事,就没有半途而废的。既然她觉得能够让盛南锦回心转意,自己正好顺水推舟。若是盛南锦愿意,他便顺其自然地答应这门亲事。沈集是他的亲外甥,有了这层关系,若是将来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对盛家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就算盛南锦不同意,于他也没什么相干。

    想到这里,盛时便不再多言。

    盛氏陪他说了几句话,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她赶紧起身道,“我去阿锦那里瞧瞧。”

    盛时挥了挥手,目送着盛氏出了门。

    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生怕盛氏为了儿子会做出什么让盛家丢人的出格事情来,他叫来一个小厮,低声交代道,“你最近什么都不用干,只盯着姑太太就好,看看她每日都干些什么,然后再向我禀告。做事谨慎些,可别被发现了。”

    以盛氏的脾气,要是知道盛时安排人盯着她一举一动,还不得炸庙?

    小厮领命而去。

    盛氏欢欢喜喜地来到澄碧堂,叫了半天的门里面才传来一个婆子的声音,“什么人?”

    盛氏觉得奇怪,“这才什么时辰,怎么就把门关起来了?”

    那婆子道,“大小姐有些疲乏,已经躺下了,特意吩咐下了钥。”

    盛氏不好再说,只能讪讪地回了房。

    屋内的盛南锦却觉得这样不是办法,她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舅舅出面帮自己说句话才行。她叫来尺素道,“我要给京城的舅老爷写封信,你明天交给肖管事,让他想办法不被任何人发现,悄默声地送出去。”

    尺素立刻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