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权谋
繁体版

第八章 身在朝堂(中)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的喊声,众臣纷纷下跪。皇帝从殿后走来,坐在龙椅之上,群臣开始山呼万岁。

    皇帝审视着众臣,将目光移向太子身后的梁稷,他用一种复杂的眼光审视着梁稷,十年未见,使得他原本冷漠的内心闪过一丝怜悯。

    “免礼平身”

    梁稷站起身来,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十年的时间,自己长大了,他也老了。

    原本挺拔的身姿渐渐变得佝偻,原本乌黑的青丝渐渐变成白发。原本那个铁血的君王,现在渐渐变得有些凄凉。

    就连那金丝编成的冠冕,也不能掩饰他脸上的落寞。

    这么多年的铁血生涯,他似乎赢了江山,又像是输了自己。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可能也渐渐意识到,他所创造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日后人们想起他时,只能将他和十年前的流血事件一并想起,留给他的,可能是一世的骂名。

    在梁稷的印象中,皇帝是那样的英姿挺拔,那样的孔武有力。

    当年木兰围场,皇帝一人便射杀了三头猛虎,震惊天下,他一箭之威,能将老虎的身体刺穿,并在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当年的他,是大夏国的第一勇士。

    “梁稷。”正在梁稷沉思之际,皇帝突然叫了他的名字。

    “儿臣在。”梁稷仓皇之下,迈步上前,跪下说道。

    “王湛,宣旨。”皇帝平静的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郡王梁稷,镇守北境,劳苦功高。十年如一日,不曾有半分懈怠,殚精而竭虑,未尝有一日安寝。使逆周不敢南下而犯境,天下列国望而生畏。特此加封礼亲王,世袭罔替,赏亲王双俸,加枢密院副使,参赞军务。”王湛拿出圣旨,大声的念道。

    “儿臣谢父皇隆恩。”

    听着这一连串的官话,梁稷心中一寒,当听到枢密院副使的时候,梁稷差点笑出了声来。

    满朝上下都知道,枢密院由皇帝直接负责,任何军国大事都要经过他的准许,大夏朝的枢密院正使,正是这位皇帝陛下。

    有他这位正使在,梁稷的官职形同虚设。在回京之初,梁稷就已经预料到之后的处境,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皇帝为了不让天下人说他刻薄,还给了他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职。

    但不管怎样,也是皇帝的一番心意,他必须要装作受宠若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王湛大声的说道。

    “臣都察院御史刘穹,有本启奏。臣弹劾户部侍郎费清,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一个身穿六品朝服,中等身材的男子上前说道。

    这都察院御史虽职位不高,但却有风闻言事之权。只要是都察院的弹劾本章,各部都不敢怠慢,即便是他们弹劾错了,皇帝也不会怪罪。

    既便是他们触怒了皇帝,也不会遭受杀身之祸。这是大夏朝从立朝以来,就订下的规矩,已经传承近百年。

    从古至今,编写史书的都是这些文人。皇帝在十年前,敢于杀死那么多人,甚至连亲情、友情都毫不在乎,但他却不敢杀一个上书言事之人。

    他害怕在煌煌青史之上,留下不太光彩的一笔,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文人的笔,是天下最犀利的武器,他们可以在野史中,对皇帝任意的宣泄自己的不满。

    文人群体,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们追求舍生取义。皇帝只要枉杀一人,有无数的文人前赴后继,要用皇帝的生涯污点,搏他们一个青史留名。

    他们不止不会害怕,还会感到高兴,你可以说他们迂腐,但这就是他们的性格。

    听闻刘穹的奏疏,反应最为激烈的当属太子,他边看刘穹,边将目光投向站在梁稷身后的梁秩。

    很显然,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梁秩搞得鬼,因为除了他,没有人会抓着此事不放,这满朝上下,也没有人敢公开与他叫板。

    这户部是太子的户部,是他的钱袋子,也是他的根基所在。六部之中,权力最重的,莫过于吏部和户部。

    吏部掌管官员升迁考核,户部管辖国家钱粮税赋。而这最重要的两个部门,都控制在太子的手中。

    太子虽然恼怒,但也无计可施,如此公开场合,他也不能明目张胆的为费清说话,毕竟现在三法司没有定案,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不管何时,惩办一个朝廷官员,都需要证据,而不是仅凭御史的几句话,就能将费清置于死地。

    皇帝看了一眼太子,又看了一眼梁秩,显然这样的事情,他已经司空见惯。

    不管是太子还是梁秩,都是他喜爱的皇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要他们不做出格的事情,皇帝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见。

    皇帝靠在椅背之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有御史上奏,此事便由和亲王会同三法司审理,御史刘穹督办。若是有罪,严惩不贷,若是无罪,还其清白。”

    皇帝此言一出,太子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他原本还是满怀希望的,三法司毕竟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也有他的势力,要想将此事隐瞒下去,也并非难事。

    但皇帝的一句话,让和亲王梁秩负责审理,明显是要将此事闹大。

    而反观梁秩,却是满面春风,在他看来,自己离太子之位更进一步了。只要去掉太子的钱袋子,太子还拿什么笼络人心?

    满朝上下的官员,有的欣喜,有的恐惧,他们都分属于太子或者是梁秩其中一派,他们明白,此时不管最后谁胜谁负,都会有一大帮人被牵扯出来,倒时会有不少官员跟着遭殃。

    朝堂争斗历来都是这样,非此即彼。

    现在最轻松的莫过于梁稷,他只是静静的躲在一边,冷眼旁观,他的目光,更多的停留在龙椅之上的皇帝。

    十年过去,皇帝老了许多,原本春秋鼎盛的他,现在已经是昏昏暮年。整个大夏王朝,都有一种阴沉之感。

    近年来,皇帝渐渐有些疏于政事,原本的野心,也随着时间的消磨,渐渐淡去。

    原本的王权霸业,也渐渐变得虚幻,直到最后消失不见。但等他慢慢开始变得淡薄之后,他发现,他的皇子一个个都卷进权力争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