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权谋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形势反转

    户部查账之事在京都传的沸沸扬扬的,所有人都在观望着,因为这件事的结局,足以影响到大夏朝未来的走向。他的关注度,甚至比北境的战事还要多。对于大多数朝臣来说,北境的战事离他们很远,但太子和和亲王之间的胜负,却与他们息息相关。

    一连三日,梁稷都盯在户部,看着查账的官员忙碌的身影。时不时他还会目光移向窗外,看看晴朗的天空,以及时不时略过天空的飞鸟。他看的最多的还是北方,他多希望自己有双千里眼,能看清现在北境的局势。这些天,他的内心一刻都不得平息。

    下午时分,郑直带着查账的结果来到梁稷面前,先是拱手行礼,然后端起桌上的茶碗,一饮而尽。他的眼中满是血丝,脸上尽是疲惫,即便是这样,也难以掩饰他身上精明干练的气质,办起事来依旧是雷厉风行,他带着一众人员,仅仅是三天,就将户部账目核查清楚,这朕算得上是个奇迹。

    “账目如何?户部可有亏空?”梁稷急迫的问道。

    “亏空总额达三百五十万两之巨,如此惊天大案,真是亘古未见。我大夏朝每年国库的收入才只有三千万两,竟然有十分之一的数额流入私囊,真是可恨。”郑直大怒着说道。

    “如此说来,这费淸,算是在劫难逃了?”

    “也不尽然,此案牵扯的,绝不仅仅是费淸一人,这三百五十万,有二百五十万两是被工部用于修建万寿宫,另外一百万两是被兵部用来采购兵器火炮。但已经过去三年之久,工部和兵部也未与户部消帐,户部也装作无事,不去追问。”郑直惊讶的说道。

    郑直的心中有疑问,但梁稷的却是有些明白了。本以为是费淸贪赃枉法,可到最后竟然牵涉到了工部和兵部,而他们的背后,正是和亲王梁秩。梁秩知道太子的钱财来自户部,想要将太子的钱袋子彻底除掉,换上自己的人,却没想到惹火上身。

    梁稷的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想,难道这一切都是太子在背后主使?先是让人放出风声,让梁秩指使御史弹劾费淸,促使皇帝查账,然后将工部和兵部的亏空公之于众,彻底将梁秩背后的势力清除干净。工部和兵部都是梁秩的嫡系,若是没有他们两部,梁秩还拿什么与太子争斗?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皇帝也不得不公事公办。而最后的胜利者,就只有太子一人,他可以高枕无忧,坐稳东宫之位。再没有人能有资格与他争抢,在太子的眼中,梁稷这样没有任何权势的皇子根本就不足为惧,因为梁稷在朝中没有一点根基和支持,仅凭皇帝的支持,根本不足以成事。

    梁稷现在才知道,李元麒说的对,自己还是下看了太子,原来他的城府,比当年的皇帝更加深沉。原来他才是最像皇帝的那个人,若是没有李元麒,他也差点掉进太子的陷阱,与梁秩一起对付太子。梁稷的心中,又浮现出皇帝的身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不会不知道。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件事情是皇帝和太子联手炮制的,目的就是对付梁秩。可梁秩的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能量?能让皇帝也如此的重视?还是皇帝想借这样的方式,巩固太子的权势。按照常理而言,天下的事情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应当不至于如此的大惊小怪。

    “王爷?王爷?”梁稷正在愣神之际,郑直小声的提醒道。

    梁稷转过神来,说道:“如此说来,费淸就没有大的罪过,而接下来又要清查工部和兵部,让他们将这三百五十万两的亏空补交上来、此事真是越来越棘手了..........”

    “王爷,此事重大,要不要立即禀告陛下,请陛下定夺?”郑直说道。

    梁稷沉思过后,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如此,也不急在这一时,况且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你我二人进宫面圣,向陛下禀奏。这几日有劳郑大人,本王感激不尽。”

    “王爷言重了,为国操劳,乃是为臣者的本分。既然王爷如此说,下官遵命。”郑直抬起头,看着即将落山的夕阳,长舒一口气,感觉如释重负。不过好在辛苦没有白费,将户部的亏空核算清楚,也算是不负陛下所托。

    二人寒暄一阵,梁稷便起身告辞,郑直看着他的神情,觉得有些异样,但却说不上来。但他相信,在这件事面前,礼亲王绝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待一切收拾停当之后,郑直也心满意足的回到府中。

    梁稷坐在马车之上,云毅端坐在他的身边。当梁稷讲起清查结果的时候,云毅也是大吃一惊,他也不曾想到太子会做局,引和亲王上钩,将其臂膀彻底斩断。本以为太子很难在此事之上全身而退,谁料事情竟然彻底的反转。

    “想办法,将此事透露给和亲王。”梁稷说道。

    “王爷要帮他?此时正是天赐良机,若是能将梁秩扳倒,也算是为皇后娘娘出一口恶气。”云毅不同意他的做法,激动的说道。

    “出了这口恶气又当如何?太子还是太子,梁秩还是亲王。况且以父皇对梁秩的宠爱,断然不会让他就这样倒台。你我都是身负血海深仇之人,要明事理,懂大局,不能图一时之痛快,将原本完美无缺的计划毁掉,我们已经等了十年,更是不能急躁。”梁稷苦口婆心的说道。

    云毅只是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不管梁稷说什么,他都言听计从,从来没想过要反驳。他跟随梁稷十余年,对他的人品和才干很是佩服,他相信梁稷这样做,一定有他道理,他不需要多问。更何况梁稷的身后,还有算无遗策的李元麒。

    梁稷心领神会,也不再说话。他们之间经常在这样,即便是相互沉默,也不觉得尴尬。他们就是这样一直相互搀扶着,走过了最艰难的路。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一个是军中猛将,一个是落拓皇子,谁能想到他们会成为最好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