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
繁体版

第56章 帝国公民(求追读、收藏)

    康熙四十年的春节之前。

    金鸡岭的A轮投资商、李东的仲明兄、穿越众的老朋友,宋天鸿,再次带着他越来越庞大的船队,来到了金鸡岭下的扶江工业区。

    眼下宋天鸿的家丁,已经超过了四百人。

    船只也扩张到了三十七艘,其中有四艘,是直接从清军的水师里买过来的战船。

    在扶江上浩浩荡荡,看上去蔚为壮观。

    宋天鸿腰间的玉佩已经不带了,而是拿了一面折扇,据他说,是前朝唐伯虎的真迹。

    价值连城。

    就算是大雪天,也要扇上两扇。

    配上他那俊美帅气的容颜,看上去颇有公谨再世、孔明重生之感。

    “呸,装B犯!”

    马文才站在工业区的水泥城墙上,朝着江水吐了一口唾沫。

    他穿越前,是个铁血帅哥。

    穿越后,成了死肥宅。

    因此最看不惯的,就是宋天鸿这种帅哥,以及徐志诚这种两面三刀的腹黑老官僚。

    李东在一队御林军的保护下,与宋天鸿在工业区的城墙上见了面。

    “陛下,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跟这群人接触多了,宋天鸿现在说话,也带着一股现代腔。

    “你高兴得太早了。”

    李东随口开了个小玩笑。

    “这几个月,金鸡岭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码头、工坊,应有尽有,过段时间,官军就会来袭,这些好东西,有点可惜了。”

    宋天鸿扇了扇手中唐伯虎的真迹,叹了口气。

    他是巡抚之子,消息自然灵通。

    在他看来,金鸡岭的防御,保得住岭上,但保不住江边这一片基业。

    “胜败乃兵家常事,”李东笑道,“这不还有两、三个月吗?真要打成了一片废墟,我们再建就是。”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我们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清廷的有生力量。”

    听到伟人的这两句话,宋天鸿拍了拍扇子,赞叹道:“好一个人地皆存!陛下这些话,真是振聋发聩,仲明受教了!”

    “仲明兄,过谦了,不知道这次,你又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好东西?”

    桂花糖已经形成了完成的产业闭环。

    宋天鸿运来红、黑糖等原材料,金鸡岭制成桂花糖,然后再由宋天鸿卖出去。

    两者的价差,由宋天鸿带来的各种货物冲抵。

    “这次还是按照我与陛下的约定,牛、马、羊、种子、铜、铅、硝石、硫磺等等,应有尽有。”

    “另外,我还提高了僮人的数量,最近桂北这一带,很多僮人造反,官军只好镇压,有些壮丁,就成了我的货物。”

    宋天鸿这话,李东是半个字都不会信的。

    什么僮人造反。

    就僮人那个力量,能造反吗?

    分明就是宋天鸿眼馋桂花糖的高额利润,伙同他那巡抚父亲手下的官军们,吞并僮族寨子,把丁壮变成奴仆,再卖给金鸡岭。

    着实打了一手好算盘。

    不过李东也没打算当正人君子。

    他现在干的事,掠夺周边的汉人镇子,从人口、银子到粮食,全部都抢。

    跟宋天鸿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要是让金鸡岭的人口,呈自然增长,或自然引流,恐怕到了1900年,他们都推不翻满清朝廷!

    非常之时,应行非常之事。

    “另外我这次带来了二十名有着极高制炮手艺的工匠,铁炮、铜炮,都不在话下。”

    “还有三十名铁匠,他们都是打制火绳枪管的高手。”

    “这五十名匠人,我可是花了大价钱的,陛下,至少值三千五百斤桂花糖!”

    僮人是劳动力,匠人是高级生产力,两者的价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都挺赚钱的。

    因此宋天鸿直接就喊出了一个最高价。

    李东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已经略有城府,并没有直接答应宋二公子的开价。

    而是对徐志诚使了个眼色。

    老徐心知肚明:“那把匠人们叫下来,我先过过目。”

    宋天鸿站在城墙上,对着船队挥了挥手,从船舱中走出了一群衣衫破旧的工匠,后面还跟着他们的家属。

    可以看出来,这些人都是被宋天鸿强行掳来的。

    在桂花糖的高额利润刺激下,宋二公子已经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他那多达四百人的家丁队,以及他巡抚公子的身份,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让他在桂北肆意妄为。

    在家丁队的监视下,这群工匠及其家属开始依次上岸。

    他们都没有说话。

    表情沉默。

    偶尔会从队伍里,传来小孩的啼哭声,但很快就被大人捂住了嘴。

    这些熟练的枪炮工匠并不知道,在这个“土匪窝”里,等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也许明天就会身首异处。

    桂北的土匪,都不是善茬,尤其是能做下这一大片基业的。

    绝对是凶悍到了极点的山贼!

    看着这些彷徨无助的匠人,徐志诚带人迎了上去。

    宣布他们成为了金鸡岭的雇佣匠人,他们将为金鸡岭工作三年,以偿还金鸡岭付给宋二公子的费用。

    当然,在新人面前,两方都没提新唐帝国的事情。

    毕竟跟着山贼,与跟着反贼,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冒险。

    等这些人稳定下来后,就由不得他们了。

    想反得反,不想造反,金鸡岭也会逼着他们造反。

    在古代,这就叫裹挟。

    历代农民起义屡试不爽的取胜法宝。

    李东等穿越众也没有兴趣开化民智,毕竟他们是来清朝推翻满清的,不是来清朝建立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在与宋二公子讨价还价后,徐志诚把这些新人安置进了早就准备好的简易木屋,安抚他们的情绪。

    然后穿越众们开始讨论起金鸡岭各阶层的政治地位来。

    伟人说过。

    造反的首要问题,就是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盟友。

    穿越众人少,并不打算把所有的人,都搞成自己的敌人,也没兴趣把所有的人,都搞成自己的盟友。

    “咱们学自由灯塔国的政策吧。”

    徐志诚作为行家,尤其是统治阶级的行家里手,直接就开始抄作业。

    花旗国的移民政策,是十九世纪后,最能吸引人才的政策。

    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这些工匠也好、僮人也罢,就算是最早跟着我们来金鸡岭的谢兰镇百姓,只要是土著,全都有个三年的入籍期!”

    “只有穿越者,才能自然成为新唐帝国的公民。”

    “而土著,在经过三年入籍期的考核后,才能成为永久居民。”

    “永久居民需要等待两年,才能成为公民,拥有议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当然,皇帝陛下,也就是管理员大大,代表系统,天然凌驾于议会与法律之上。”

    “他每年有一百个名额,恩准土著直接成为帝国公民。”

    徐志诚的提议,非常具有操作性。

    既保留了李东的特殊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著的上升通道。

    让李东只能依靠穿越众这个基本盘。

    土著,只是有益的补充。

    “你这是腐朽的帝国主义腔调!”马文才站了起来,嘲笑道,“老徐,你以为还是在天朝上国啊?单靠穿越众打天下?就咱们这点人,能做什么事?推翻满清,我看能打下一个县城,就不错了!”

    “必须要吸收新鲜的血液,”齐定国也说道,“三年永久居民,两年公民,时间太长了,我要是土著,第一个就不答应。”

    有人反对,自然就有人支持。

    徐志诚的盟友们站了起来。

    兰海初说道:“我们给了他们工作机会,给了他们土地,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人应该感激我们,如果连五年都等不了,那就让他们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好了!”

    蒋环也笑了起来:“我们学校一个师兄,据说申请了五次花旗国的签证,都被大使馆拒签了,但他乐此不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能让他们太容易得到,他们才会珍惜,才会当T狗!”

    一直没有表明过立场的赵海狸,突然说道:“我支持老徐的提议。”

    他的话虽然短,但立即就引起了李东的警觉。

    原本徐志诚和马文才,是三对三的格局。

    徐志诚、兰海初、蒋环,对马文才、齐定国、谢长龄。

    但现在赵海狸加入后,平衡就被打破了。

    “生存无忧后,人就会有更高的需求,咱们买来、抢来的人,越来越多,就凭咱们这几个穿越者,能压制他们吗?”

    “阿三哥也有种姓制度,咱们可以学!”

    “学个毛,小心没推翻满清,却被僮人们推翻了!”

    “老子就不想让土著得到跟我一样的地位!”

    马文才和徐志诚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

    两派的兄弟,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开始问候起对方家里的女性亲属。

    “啪!”

    李东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这是他第一次在开会时发火。

    震得大伙儿都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