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
繁体版

第72章 第二次北门攻防战(求追读、收藏)

    看见扶江上浩浩荡荡的清军船队。

    李东立即就来了精神:“准备发射!”

    他正站在扶江工业区水门的炮台旁,江中的射击诸元早就测量好。

    与他相隔不到一公里的江面上。

    “这城墙,比上次又高了将近六尺!”陈若沂一拳砸在面前的栏杆上,叹了口气,“传令下去,兵分两路,绕过水门,囤兵于南门和北门,派出一千人,切断上山的道路。”

    一员清军副将也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水门有炮台,防守严密,城墙上也布防得当,不是很好攻举,不妨挖壕沟、建南北营地,久围之!”

    康熙年间的清军。

    不仅火绳枪、青铜炮非常多,像单筒望远镜之类的西洋产品,也不算罕见。

    尤其是像游击、参将、副将、总兵等高级指挥官,对火器战法还是非常熟练的。

    康熙征蒙古、打郑氏,都在战争中广泛使用了火器。

    所谓的弓马取天下,并不是真的用长弓来对抗青铜炮。

    挨了水门炮台两轮射击,损失了一艘战船后。

    清军完成了对扶江工业区南、北两门的分兵合围。

    “南门和北门也有炮台?”

    身处北门江滩的陈若沂,此时才知道金鸡岭居然在短短数月内,从一穷二白,进入了火器时代!

    想来是宋天鸿那wbd卖给对方的军中利器!

    “大致有多少门火炮?”他沉思良久,才问道。

    如果敌人火炮多,那就不能强攻,不然两、三千的炮灰死完了,恐怕都占不了多少便宜。

    如果火炮少,那就直接蚁附攻城。

    一万多的军队,堆尸体,也能推平面前这座小城!

    “看不出来,不过,我们可以先用火炮攻击。”负责领兵的清军副将说道。

    跟略通兵事的陈若沂不同,副将可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从军数十年,经历过康熙朝南方无数场战事。

    用火炮攻击的话,很快就能试出北门城墙上的火炮数量。

    对方不可能只挨打,不还手。

    “弹药宝贵,先上五百山贼,让他们去试试对方的虚实!”

    能够用人命填坑时,陈若沂绝对不会用火药。

    反正这些炮灰也就是拿来干这事的。

    死掉五百人,不算什么。

    ......

    “清军在干什么?”

    李东从水门赶到北门。

    刚才江面战斗的战果很差,只有一艘战船,如果不是水门那边的城墙,已经高达五米。

    恐怕清军会用战船直接进攻水门。

    “管他干什么,他多路来,我只一路去,陛下,我建议集中八门小口径炮,和北门炮台一起,给清军尝尝甜头!”管着火绳枪队的马文才,笑嘻嘻地说道。

    他贡献值足够复活,今天是准备战死的,因此毫不在乎战场上凶险。

    哪里危险,他就准备奔向哪里。

    为新唐帝国流着最后一滴血!

    李东无语地扫了他一眼,对于这种一心求死的家伙,他也懒得多说。

    “他们动了!”

    马文才突然从墙垛旁探出头,“兄弟们,准备好火绳枪!”

    几百名衣着杂乱的人,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从北门清军的阵营左侧,一窝蜂地冲向扶江工业区的北门。

    “是群山贼!”

    李东皱了皱眉头,他的军事经验再不丰富,也明白这个时候不能用大炮轰。

    “用火枪打,炮台准备,火炮队装填完毕后,听我号令,不可轻举妄动!”

    马文才本来想用炮打,然后再收割一波,但看到李东这么吝啬,也只好吩咐手下的火绳枪兵。

    “一队,开火!”

    这时几百名山贼已经进入到火绳枪的射击范围。

    最近的一名山贼,离城墙不到二十米!

    为了避免管理员被流箭所伤,穿着全身板甲的何寿之,叫来十个板甲都的御林军士兵,把李东围在中间,头顶还罩了两面钢制盾牌!

    整个一钢铁堡垒,只露出一丝缝隙,可以让李东看见城外的战况。

    “敌人上来了,把管理员送下去,添什么乱呢?”

    马文才踹了何寿之的铁罐头一脚,“TMD城墙本来就挤,你们这群人一上来,我们火枪队连腾挪的空间都没有!”

    在老马眼中,这群穿越伙伴,个顶个,都是军事小白。

    连他也不是很擅长战场指挥。

    但指挥一百人的火绳枪队,还是没问题的,人多了,他就有点烦躁。

    李东看见城墙上确实转不开身,只好放弃观点的念头,在板甲都士兵的簇拥下,退往城墙下的一个工厂。

    这是工业区的第二道防线。

    不仅用水泥,在城墙后筑起了一道高墙,同时还在屋顶铺垫了铁板。

    别说弓箭了。

    就是清军的炮弹,也砸不开这个铁壳子!

    在马文才的指挥下,只打了三轮排枪,山贼们就退了下去,丢下十几具尸体。

    这个年代的火绳枪,包括燧发枪,不仅装填满,而且因为没有膛线,准头极低。

    能不能打中敌人,基本上全靠运气。

    这十几个人,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

    这也是一百多年后,西方流行排队枪毙的原因。

    后来有了膛线,再也没有谁敢排队上前领子弹了。

    “还没弓箭好用!”

    一个火绳枪都的队长埋怨道。

    他是跟着穿越众,从蓉都一路逃来的孤儿御林军,以前是弓箭队的,后来转到了火绳枪都。

    跟他相熟的马文才笑道:“你懂个锤子,咱们枪少,打死的人才少,以后要是有几万杆枪,几轮齐射,对方就得立即崩溃!”

    “马大哥,那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几万杆枪呢?”

    “拿下整个桂江省,咱们就差不多能搞定几万杆枪了!”

    马文才站起身,望了一眼对面清军的阵容。

    他本来就打算战死。

    因此压根就没管有没有流箭流弹什么的。

    对方似乎没有扎营的打算,阵前连壕沟都没有挖,而是推出了火炮,正在进行阵前调试。

    “艹!对方要用炮!”

    马文才猛喝一声,“炮台!听我的,放炮!”

    李东下城墙时,把北门的防务重任,全部交给了他。

    北门炮台的管事,是从清军挖过来的老炮手张德。

    他把两个儿子送进了御林军里当兵,自然成为了金鸡岭的死忠分子。

    在接到马文才的命令后。

    他立即开始测距,根据前几日测量好的数据。

    “准备药包,铁弹,装填!”

    “装填完毕!”

    “炮筒下降半寸!”

    “下降完成!”

    “放!”

    “轰!”

    一声巨响传出,震得马文才发懵。

    只见炮台上,7.5厘米口径的攻坚炮中,一颗铁弹飞奔而出。

    直接砸在了清军大阵的正中间!

    鲜血四溅。

    跳动的铁弹,其势不止,在阵中滚出一道小小的血槽!

    远处的陈若沂,拿着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他们的火炮,居然能射这么远?还能打这么准?”

    他身边的副将皱了皱眉头:“这不是从绿营里搞到的火炮,这威力,比我当年在雅克萨,遭遇的俄罗斯火炮,还要凶猛。”

    “陈县令,不可轻易浪战,先立下营垒,围上个把月,敌军自溃!”

    他的职位和品级,虽然远远高于陈若沂。

    但陈家的权势,却不是他这个副将能够抗衡的。

    只能好言相劝。

    高中新科进士、学富五车、官二代出身的陈若沂,何尝不知道结硬寨、打呆仗的道理?

    但要是拖上个把月。

    别说总督大人那儿过不去,就是他陈家的家底儿,都会被这上万大军吃成穷光蛋!

    “用炮对轰!”

    陈若沂的双眼,充满了血丝,他已经赌上了全部,要是拿不下金鸡岭。

    他也没啥好下场。

    一万人,对几百人的反贼,优势在他。

    没有理由赢不了!

    副将见劝不了他,只好叹了口气,下令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