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上的钟声
繁体版

第240章 书生遇兵

    宋明也在那里排队办理事务。他忽然晃见院子里的李祖翰和华铮。

    李祖翰也看到了宋明。

    宋明问,嘿,你们怎么在这里?

    李祖翰眼神飘飘忽忽躲躲闪闪地说,没,没事儿,没事儿。我们来看看。

    宋明看到李祖翰说话支支吾吾,知道他们有事瞒着他,就转眼盯着华铮。

    华铮坦率地说,嗯,这不,还是因为进修报考的事。

    宋明招呼他们一起来到大院里一个僻静的角落。华铮和李祖翰把来龙去脉给宋明简单说了一下。

    华铮说,李祖翰也不想让你参与进来,你别管这个事情了。

    宋明说,祖翰,你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但你刚刚参加工作,也不是本地人,在这里还没什么根基,和他们打交道也少,这样对你影响不好。还是让我来吧。

    李祖翰说,宋明哥。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我现在就是反映问题,他们也不能把我咋的。

    宋明说,祖翰,我知道你也不是为了自己,你也是为了崔滢滢,为了华铮,为了大家。我现在就算置身事外,恐怕也难洗脱干净。事已至此,还是由我来担当吧。

    祖翰说,宋明哥,我们不跟你商量,就是不想把你拖下水,我们知道你在中间也很为难,但是我就想争一口气,我就想看看,这世上还有没有公道?

    说话间,方晴和崔滢滢也来到了这里,崔滢滢一见李祖翰就心疼地说,祖翰,你早上也没吃饭,饿了没有?要不先和华铮去吃个饭吧?

    方晴问宋明,你的事儿办完了吗?宋明说,还没有,还有一个遗留问题,有点儿小麻烦,正在办理。

    然后对她们说,你们还是早早回去吧。时间久了,学校会发现咱们几个人都没在学校,说不定会有想法的。

    方晴说,恐怕已经发现了。我调课的时候,有的老师已经知道了。

    崔滢滢说,肯定知道了。祖翰往外走的时候,宋校长就在寻梅苑门口站着。

    华铮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咱们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想躲也躲不开,事情已经就这样了,随他们便吧。

    宋明说,你们还是赶紧回去吧,有什么事等我回去再说。

    方晴说,我请了一天的假,正好回家看看。宋明,等你办完了事,和我一起回家吧。

    宋明说,你看这乌泱乌泱的人,我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办完。

    方晴说,没事儿,我等你呀。

    宋青山在学校里看到李祖翰气冲冲地从他办公室走出去,又气冲冲地骑着自行车不顾崔滢滢的阻拦出去了。他本想让江文龙去阻拦一下,但他看到华铮追了出去。他猜想,华铮一多半是要劝李祖翰的。紧接着,他又看到方晴和崔滢滢也骑着车出去了。

    在宋校长眼中,李祖翰们还只是几个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也就是大点的黄毛丫头毛孩子,他根本没把她们几个放在心上。他只以为李祖翰生气了出去透透风,也没有想到李祖翰胆敢到上面去反映问题。

    只是到了下午上课时,还没见他们几个人回来。宋青山才感觉事情有点不对。他向张冠堂询问他们四个人的去向。

    张冠成说,崔滢滢给李祖翰和华铮请了假,说他们有事出去了。方晴也请了假,说要有事回家。

    宋青山若有所思问,宋明呢?

    张冠堂说,宋明去处理九年级报考的一些遗留问题去了。

    宋青山说,他们五个人会不会在一块儿呢?

    张冠堂说,宋明这两天一直在处理那些事情,今天早上7点多就走了。

    宋青山说,李祖翰这个小家伙可真难缠。

    张冠堂问,还是报考的事?

    宋青山说,可不是吗?今天这小家伙竟拿着文件和我对仗,真是没大没小不懂规矩。

    张冠堂说,他们这一代人比我们思想更开放更自由更有个性。

    宋青山说,有什么个性?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屁孩。咱们年轻时大闹天宫的时候,他爹还没拉上他娘呢。

    张冠堂说,我就担心他们五个人搅和到一块儿把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

    宋青山说,不用担心。书生告⻌F,十年不成。

    你知道为什么不成吗?

    张冠堂说,枪杆子里出Z9,秀才遇见兵,还有理说不清呢。

    宋青山说,对呀,我们也一样,我们读书读多了,也读傻了,总以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为人处事,总是一门心思的死抠个理儿。

    但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理可讲啊?无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老虎吃饿狼饿狼吃绵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亡。哪有什么道理可讲?

    书生们读了几本书,就会觉得书上讲的都是正确的。走向社会,就会觉得这儿不合道理那儿不合规矩,这儿不公道,那儿不正义。

    所以,书生们的生存逻辑就是三个字,讲道理。他们最大的优势是讲道理,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辩论,要说他们有批判精神,其实就是个杠精,大书生大杠精小书生小杠精,如此而已。

    说他们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立人格,其实就是与众人格格不入的硌尥头。

    说他们有超前的社会理想更是贻害无穷。听起来天堂般的致幻,做起来地狱般的致死。古有王莽新朝后有巴黎公社,还有什么理想国乌托邦,以后说不定还会有什么祸国殃民的玩意儿。

    我看,也不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们还是有一个优点的,那就是良知。读了那些铁肩担道义为民请命的书,他们总以为自己是一棵树。

    胸怀释道儒,挺起脊梁骨。

    头顶一片天,护佑一方土。

    只是他们不知道,稍微不小心碍了主人的眼,就会遭到斧劈火烧,甚在连根拔起。

    但他们最大的弱点也是讲道理,他要跟人家讲道理,人家不给他讲道理,他们就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张冠堂说,那我们的生存逻辑是什么呢?

    宋青山说,咱们的生存逻辑很简单。最低要求的是不出事,最高要求的是干成事。向上不封顶,向下要保底,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遵守这两条边界开展。

    张冠堂,那你说他们几个人就算搅和到一块儿,也干不出什么事来?

    宋青山说,那能干出什么事来?就算拿着那文件讲道理,无非也是你是那样解释,我是这样解释,哪里能讲的那么清楚明白呢?

    别说是只个文件,就是一条法律,大多也都是说起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做起来糊里糊涂黑白模糊。哪条法律实际用起来不还得法官们商讨来商讨去,律师们争辩来争辩去?再纯再白一块布,放到染缸里她不也染得黑眉糊眼吗?

    春秋以来,天下最大的一个八卦阵就是,讲道理的大书生著书立说给小生看,以致所有的书生们都深信,这世界是讲道理讲出来的。哼,其实你看看,天下哪件事是讲道理讲出来的?连个屁都不是讲道理讲出来的,那都是吃料豆子吃出来的。

    张冠堂说,看你说的这高深莫测的,不是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讲道理众叛亲离吗?

    宋青山笑笑说,看看,你也是个大书生,钻在套子里出不来了不是?你说的这个道理谁不懂?是皇帝不懂?还是宰相不懂?他们谁不会讲道理?但为什么还是改了一朝又一朝灭一代又一代呢?

    张冠堂问,那你说讲道理没什么用?

    宋青山说,有用啊。至少有两个用处。

    第一,把道理讲给相信道理的人听。永远不要想着事实是什么现实是什么真相是什么真理是什么,而要想着他们相信什么,能相信什么,会相信什么,愿意相信什么。

    第二,当身后支起大炮时,喊上几嗓子,给他们讲讲交枪不杀的道理。

    张冠堂说,哎呀,宋校长啊,还是您的学问深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受教受教。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些黄毛丫头毛孩子,她们想进修学习,就让她们去进修学习呗。让他们把精力用在读书学习上。总比我手下这帮混蛋把精力都用在酒色财气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