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上的钟声
繁体版

第284章 韩庄值守

    韩庄共有两个大麦场,宋明与韩庄村委会的干部分成了两组,每组三个人。因为宋明离韩庄较远,来往不便,他们排班排成了每人连值24个小时一天一夜,每三天值一次班。

    所谓值班,其实无事可做。宋明早上八点到麦场接班,找个阴凉地方坐会儿,闷得慌了,再到地头来回走走,再找个阴凉地方儿坐会儿。

    人们也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也没有几个人理会他,各自该干什么干什么。

    韩庄是个三四百人的小村庄,麦忙过后,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韩庄村主要剩下妇孺老弱。

    镇里一位干部来巡查时,看到有一部分坡地抛荒了,就建议村民把麦秸运到那些抛荒的空地上。村干部也在村里面大喇叭上宣传动员,鼓励人们把地头的麦秸运到抛荒空地上,但是基本上没人响应。

    镇干部又来巡查时,发现他们没有任何动静,十分生气,责备村干部觉悟不高工作不利。村干部无奈,只得雇佣了村里面的两辆马车,由两位五六十岁的老把式将一些地头的麦秸运到荒地中。

    这项工作做得非常缓慢,上面来督催时,他们就派人拉上几车,没人督催时,他们就停下来。

    即便是干活时,他们两个老人也是不慌不忙五打四六地一杈一顿地往车上撩着麦秸,仿佛有人给他们打着慢板,在宋明看来,那就是在磨洋工。

    两位老人说,村里给他们开的工资是日工,一天连马带人六元钱,十来包方便面钱,还不知啥时候兑现。

    哎,在街里坐着也是坐着,就当蹓蹓马。

    他们装车时慢悠悠的装,装到一人多高时,就用绳子慢悠悠的勒紧,然后抽上一支烟,再慢悠悠的赶车,一上午也就拉两三趟。按他们这样的速度,就是再拉上一年,都拉不完一方地。

    因为宋明离家较远,每次值班时,如月或如雪就提着饭盒到麦场中给宋明送饭。

    这是一件让宋明感到很尴尬的事情。

    他不能和韩如雪走的太近,否则他就感觉对不起方晴。

    但宋明来到韩庄,确实也无饭可吃,想买饭都没地方买去。

    中午韩如雪也不在家,她妹妹韩如月给宋明送午饭,下午韩如雪下班后,自己去给宋明送晚饭。

    宋明喜欢喝小米粥,韩如雪就给宋明熬一大碗黏稠喷香的小米粥,配一盘咸菜两个馍头,提着饭盒,送到麦场。

    宋明边吃边和韩如雪聊会儿天。

    韩如雪的父母都不太支持韩如雪和宋明往来,因为宋明有对象。韩如雪这次给他送饭,也是以韩如月的老师的名义去送的。

    每天中午去送午饭时,都是韩如月去送,从街里走过人们问起时,韩如月也总是给他们说是去给自己在麦场值班的一位老师送饭。

    韩如雪去给宋明送饭时,有时和韩如月一块儿去,有时候自己趁着暮色一个人去,所以村上的人都知道,在麦场里面值班的是韩如月的一位老师,很少有人知道韩如雪与宋明的事。

    宋明总是急匆匆的扒完饭,催促韩如雪快点儿回家。因为晚上的麦场,虽然比白天凉快些,仍然是一股热气。

    为了方便夜间值班,他们在麦场中立了一根木杆,木杆上挂了一盏灯。晚上灯一亮,飞蛾,螟蛉,金龟子、小蚊子等各种小飞虫,一团一团地围着灯泡飞来飞去,村边和田间的树林中的也传来一阵阵忽高忽低或远或近波浪般的蝉鸣。

    韩如雪穿着宽大的连衣裙,席地坐在宋明身旁的一摊麦秸上,侧脸对宋明揶揄道,哎呦,宋明,没想到啊没想到,一个堂堂的大男子汉吃个饭都扭扭捏捏,像只叼了黄鱼的小猫似的。呵呵,吃吧,我不看你就是了。

    宋明说,我这不是怕自己吃相难看吓着你吗?你们女人吃饭细嚼慢咽的,我们可不是,像我这样喝个饭噗噜噗噜的,吃口菜哦呱哦呱的,让你们看着不笑掉牙呀?

    韩如雪说,男人就应该有个男人的样子,粗鲁一点儿,勇猛一点儿才正常嘛。如果男人也都像女人一样精致细腻,那这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那天毕业典礼,我见你们学校的拼命三娘苏老师了。女人太强势太能干了,不一定都是好事。我这倒不是对我们女人有偏见,我只是觉得男人女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有些事儿就该让男人去干,有些事让我们女人去干更好。一个女生教物理总是让我感觉有点儿别扭,我觉得那样的学科更适合男人去干,毕竟女人更感性一些。

    宋明说,你别说,有些事儿很难说适合男人干还是适合女人干,你看人家苏老师教的那物理成绩,别说在我们宋庄中学,就是在我们这几个乡镇学校里,我们男教师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的。教学这件事需要一定的基础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责任心。一个人对学生负责任肯下功夫,他的成绩就差不到哪儿去。

    只是现在的检查和活动太多了,学校是个筐,什么都能装。上级的各种事务,如计生工作、普查工作、防火防汛和前一阶段的催缴提留等工作,都能和我们学校挂上边,都能安排到我们学校老师身上,我们常常疲于应付,真正投入到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韩如雪说,就是。你们也都成了万金油了,什么事都管。前一阶段儿,如月回家还对我们说,如果谁家要是不交教育集资,就不让他家孩子上学了。我们实施义务教育七八年了,但我们的学费学杂费一年比一年高,再加上住宿费饭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像我们这个小村庄,有的孩子都上不到底就不上学了。现在有些人也真是的,有些工作不好做了,动不动就拿孩子们说事。

    宋明说,可不是吗?现在,最好拿捏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了。

    韩如雪说,告诉你一件事,我们现在定报刊杂志也是分任务。今天我们的领导开会,也建议镇里把指标分到学校,等到你们九月份开学的时候,直接按资料费从学生收费里面收取。

    宋明说,说句实话,很多报纸对我们来说没有实际价值,送到门岗都没被人翻看过,都被韩运来拿去练铁笔了。但是也不得不订,因为这是任务。你今年分了多少任务?

    韩如雪说,我们现在的工资也和任务挂钩,基础工资只占了一半,其他就看任务的完成情况了。我在前台,分的任务最少,今年秋季要完成的报刊征订任务是2000元。我们有些业务员,都是让客户一订一年的,有的已经完成了。我也完成了300元的任务啦,还剩1700元的任务,我分包的对口单位是各村的供销卫生所和养老院,有空了我就到各村各单位处跑跑,应该能够完成任务。

    但有的业务员,他们的任务都是以万计。完成起来有一定困难,估计又都在打学校的主意。因为除了学校,别的地方很难能有这么大的征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