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直播:从渝州小面开始
繁体版

第五十二章:三代人的坚守,两代人的回忆

    只是赵大爷这番话,让许志觉听完后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还记得前几日自己来这附近时,瞧着大娘家这小面馆的生意挺不错来着,就连外边都有着坐着,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怎么才不出几日的功夫,生意就一下子跟股票似的,猛跌呢?

    一旁的王大爷,似乎发现了许志觉的思索。

    再加上自己跟前的赵大爷,一副欲言又止,仿佛有着什么心事一般的表情,他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这生意凄凉的背后,肯定有着什么隐情。

    好歹是师兄弟,一同在许老师手下学习过不少时间,一来一往的,自然是有着感情的。

    那个年代的大家,大多都朴实,彼此相交的话,那都是掏心窝子的。

    因此一声“赵老哥”、“王老弟”,都是将对方给真的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般对待。

    如今做哥哥的,似乎是遇上什么事了,自己这个做弟弟的,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于是,

    王大爷看着赵大爷,认真严肃地问道:

    “赵老哥,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遇上什么事了?只要能帮上忙的,你尽管说就行,我一定竭尽全力……”

    这番话,说得坚定有力,语气也十分诚恳,完全不像是在骗人的样子。

    更何况二人非亲非故的,也不用特意说什么虚假话,与对方客套。

    赵大爷在听见了这番言辞后,心里自然十分感动。

    只是这件事……

    不是一般人可以解决的。

    “唉!”

    赵大爷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的眉宇间,顿时染上了一丝愁容。

    半响后,方才缓缓解释道:

    “其实啊……就是得到了消息,这条老街要拆迁了……”

    “这附近是繁华热闹的商圈,周围的店面看上去,也是那么的光鲜亮丽。”

    “这条老街的存在,就像是一个打扮得漂亮的姑娘,穿着一条破旧的连衣裙,多少是毁了形象……”

    赵大爷似乎是读过书的人。

    这番的形容,听上去十分的通俗,又让人觉得有些文雅。

    若是当初没有学习川菜这门手艺,说不定当一名教书先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

    与赵大爷脸上的愁容不同。

    许志觉在听见这话后,心里多少有些不解,脸上露出了截然相反的笑容。

    还安慰道:

    “赵老,这不是好事吗?您瞧瞧,现在您和大娘,好不容易将一双儿女拉扯长大,可不是应该享享清福吗?要是儿女还有了孩子,您俩不就外孙了吗?”

    “到时候帮着自家孩子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不挺好吗?”

    “而且现在福利政策这么好,还是这么繁华的地段,想必拆迁下来能赔不少钱吧?”

    “您俩到时候,拿着这笔钱去旅游,去看看外边的大千世界,体验一下其他城市的文化美食,不也挺不错吗?”

    说着说着,许志觉都感觉自己有些被说动了。

    人辛苦这辈子,所为的不就那么些事吗?

    对于从小到大,没有出过什么远门,基本上都是在渝州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他而言,若是有了如赵大爷与秦大娘一样,自己的房屋能够被拆迁……到时候拿着百八十万的,去旅游享受、吃吃美食,那岂不是一件美事吗?

    可赵大爷跟秦大娘,到底不是年轻一代,这思维方式自然是不同的。

    比起去旅游这样的时髦,他们似乎安心于,就待在一个地方,也不觉得腻味。

    就像是哨兵一样,默默坚守着。

    坚守着曾经的回忆。

    而赵大爷,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才会在提及时,眉宇间不禁就染上了几抹哀愁之色。

    “唉……”

    听完许志觉的一番话后,赵大爷长叹了一口气。

    他没有正面去回答方才的问题。

    而是扭头朝身后望去——

    店面有着一种时下最流行的,水泥工装风格。

    可不客气的说,无非就是在那个时候,大家对于装修什么的,都颇为不在意,或是压根拿不出那么多钱,对店铺进行细致的打扮。

    因此这简单随意的风格,就这样草率的定下。

    与之相衬的,这店内摆放着的,都是一些包了陈年老浆的木桌椅。

    深褐色的木桌椅,原本说不定只是浅褐色。

    这岁月不仅在它们身上留下了颜色,还留下了斑斑驳驳的痕迹,以及调皮小鬼头,留下的刻痕。

    “这家店,是我老婆爷爷开始,就一直经营着的。然后一直传到了我老婆这儿……当时,生意每天都十分红火,一碗没有任何浇头的渝州小面,一天就能卖出上百碗。”

    “每天,都忙碌得不可开交,甚至可以说是从早忙到晚,就好像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般。”

    “我在学成了厨艺后,本来也想着开一家川菜馆的,至少能够用上自己的手艺。只可惜自己对于这经营什么的,完全是一窍不通,因此倒是赔进去了不少……”

    “无奈,我只好从头开始。想着,要不先去附近生意好的餐馆卧底下,取取经什么的……”

    那时的秦家小面,生意十分红火。

    每天早上天还未亮,赵大爷就已经听见了,从那附近传来的声响。

    于是,

    赵大爷心里这么一琢磨,要不自己就去秦家小面那儿,卧底探查一下,学习下对方是如何将小面馆,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吧!

    心里暗自做下决定后,赵大爷当天就找到了秦大娘父亲,提出了想要成为店内服务员的请求。

    当时的秦家小面,生意太过红火,夫妇二人根本忙不过来。

    即便有着自家女儿帮忙,也还是容易手忙脚乱的。

    因此赵大爷的到来和请求,可以说是解了秦家夫妇的燃眉之急,便欣然同意。

    于是,

    赵大爷如愿以偿的,去到了秦家小面做工。

    没想到,这一来二去的,竟不知不觉间,跟秦家夫妇的女儿“秦香莲”暗生情绪。

    之后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二人结婚、生子。

    然后继承了两代人的小面馆,继续将它经营维持下去,并就在这秦家小面内,将一双儿女抚养长大。

    刻在桌椅上的刻痕,有的是秦大娘年幼时,不懂事留下的。

    有的,

    则是他们儿女,顽皮捣蛋在上面留下的。

    因此这秦家小面的存在,不仅是三代人的坚守,更是两代人的回忆……

    如今老街要拆迁了,秦家小面也将不复存在。

    赵大爷,自然是开心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