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所的机器人
繁体版

第三章 初步探测

    张烨缓步走向刚才爆炸的核心区,爆炸规模很大,声音震耳欲聋,产生的火球直径有二十米,但从现场的状况来看,这块区域并没有遭受到巨大破坏,其损伤范围甚至没有超过火球的外径。

    向中心望去,电池爆炸产生的高温将之前菌体站立的地面融出一个深五十厘米,宽两米的小坑,金属被融化的截面仍然泛着红光,附近的设备也被损坏,不时的有电火花从中闪出。

    被防爆棍贯穿的球体就落在融坑中,张烨俯身将其捡起,并仔细观察球体的构造。

    球体的外壳密度很大,由密密麻麻的菌丝覆盖形成,质地坚韧且富有弹性。

    顺着贯穿的孔隙将外壳剥开,内部的器官结构暴露出来,其内部有多个气室并通过隔膜隔开,从其中残留的丝状物质来看,最初的菌丝就是由这个球形生物其中一个气室生成的。

    在反复观察后,张烨只能得出这些信息。

    “进一步的调查,还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张烨走向旁边的实验室中拿出一个方形容器,将球体放置其中进行保存,事后把容器横置在张烨腰后的插槽内。

    做好善后工作的张烨再次环顾四周内心不由地感慨:“好在与菌体的战斗的中,自己不断向舱室外围移动,菌体最后死亡的地方离探测中心的核心舱室距离很远,一些关键的仪器设备并没有被破坏,不然接下来的修复工作将遥遥无期。”

    就在这时,机体内部的警告突然响起一条醒目的红色提示出现在面板的上方。

    警告:机体待机时间不足两小时,请及时充能。

    “只顾着研究菌体残骸了,把这事都给忘了。”

    看到这条信息,张烨才迷瞪过来。

    显然,作为人类意识的自己,还没有完全适应机器人的身体。

    “没办法,恢复探测中心功能的任务只能先缓一缓,必须先搞定自己的能源问题。”

    虽然探测中心是有插口可以直接给自己充电的,但是缺了块电池的张烨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还是需要找一块新的电池进步补充。

    他记得自己苏醒的舱室是有可拆卸更换备用电池的,想到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待在探测中心,来回往返十分麻烦,再加上那里有很多工程器械,张烨决定将保卫舱的各种物资直接搬过来。

    说干就干,乘坐电梯返回保卫舱迅速更换电池后。张烨便将保卫舱能够收集到的武器和工程器械打包放进专用的储物箱中。

    这些储物箱底部都有专用的卡槽,避难所的地面有独立的轨道放置这些储物箱,通过电动装置,这些物资很容易便被运输至其他地方,就这样,张烨一次性的把可利用的物资都给转运了过来。

    菌毯虽然被消除了,但是探测中心的主体功能依旧没有修复,直接原因便是菌毯的覆盖导致线路老化,同时发电中心长期高负荷运作,导致的功率衰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张烨携带工程设备,撬开了被菌丝破坏的仓储舱室的大门,将里面的备用管线取出,开始探测中心的修复工作,作为通用机械体的自己,对于避难所的修复工作还是得心应手的。

    忙活了将近一个星期,探测中心的主体功能总归是能够勉强运转了。张烨将四个发电机组关停两个,主要保证运行状态较好的第一和第四发电机的工作。外围被破坏的仪器设备则索性直接拆除,修修补补他可以,但要把损毁严重且缺少完整备用零件的设备恢复功能,就有点难为自己这个通用机器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小六的帮助下。自己成功接入了探测中心的管理系统,同样管理系统的各个设备运行状态也不是很好,各种警报,报错提示刹那间涌入大脑。

    人工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以后。张烨最终发出了启动的指令,一瞬间整个探测中心都颤动起来,各个区段的仪器均被启动,发出仪器运转的轰鸣声,运行一段时间后,噪音才逐渐减弱并区域平稳。

    在探测中心的控制室的面板上,一个三维模型正在缓慢生成。整个探测中心由雷达探测器,地磁探测仪,多波束探测仪、剖面仪等设备组成,各个区段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传输到控制室,由控制台进行汇总并输出生成三维立体地图。

    就像目前漂浮在张烨面前的空间立体地图一样。从生成的地形图来看,避难位于一座山脉的地下,而自己所控制的D区是离地面入口最近的区域。

    “这么说的话,其他区域都在地下更深处么。”

    张掖望着不断闪烁的地图思索道。

    “小六之前说过,其他地区都检测到极度危险的未知生命体,而给自己构成极大威胁的菌体,在小六的评估下只算是异常,如果D区被其他区域的生命体突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必须尽快恢复生产模块的功能,收集资源,把能够修复的各型机器人尽快修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想到这里,张烨便急促的希望扩大搜索范围,尽可能的加大仪器的运行功率,加快探测速度,从而找到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

    可就在这时,一阵巨大的轰隆声响起,避难所突然开始晃动起来,灯光闪烁并伴随着尖锐刺耳的金属扭曲声,整个地区仿佛爆发了地震一般。

    “怎么回事!?”

    就在张烨发问的时候,小六已经将情报汇报过来:“检测到地下区块未知生物发生异常行为,大量生物能量向D区涌来。”

    “异常行为?冲我来了!”

    “自己在这里修修补补了一个星期都没事,怎么这个时候发生意外,难道说…?”

    “小六,立即关闭所有探测仪器的供能,结束探测工作!”

    “收到。”小六迅速应答并执行命令。

    随着命令的执行,探测中心的设备逐渐停止工作。与此同时避难所的受到的冲击也逐渐减小,最终归于宁静。

    “果然,这些未知生命体会被仪器运作时产生的辐射能吸引,辐射源越强,未知生命体的反应越大。”

    这下张烨陷入了两难之中,想要获得更多的地质信息就需要启动设备,而启动设备则会吸引未知生命体进行攻击。

    好在刚才小六告知自己,仅仅是刚才的初步探测已经发现了多种可利用的矿质资源。

    但这矿藏位置距离避难所的距离很远,目前避难所在地下是完全封闭的,无法从地下直接采矿,需要在地面建立开采站进行资源搜集。

    “外面什么情况自己完全不清楚,贸然出去进行工程建设谁知道会引来什么东西?”

    张烨的力量还很弱小,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有着数不清的威胁,自己背靠避难所的产能,并非没有出路,还是谨慎些好。

    在对矿藏进行分类标注以后,张烨决定决定对一座位于山脉内部的矿脉进行开采利用,在具备一定实力以后在进行露天矿物开采。

    虽然地下探测中心的设备不能用,但短期内,自己现有的地理信息已经足以支撑张烨的前期开发。

    同时一些小型的探测仪器如自动探针也还是可以被人工部署的,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在地表进行监测,分析地质、气候、生物(如果有的话)等数据,为自己未来的地表工作提供参考。

    确定目标后便是一些准备工作,张烨来到两人整个D区的仓储模块,不得不说。仓储中心的规模十分巨大,可以想象将仓储中心的舱室全都装满能够储备多少资源。

    可惜的是,很多舱室都是空的,一些存有物料的舱室也因为长时间未使用,导致存储的原材料损坏,不能再利用。

    沿着小六指引的路线,张烨来到了一个巨大的舱室面前,感应到张烨到来的多个大门同时打开。

    随着舱门的拉开,一辆辆大型工程车伫立在其中。在小六的辅助下,张烨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最终挑选出其中维护状态最好的车辆来完成第一次矿脉任务。

    “启动!”

    随着命令的发出,车辆的引擎开始发动,传来一震震沉重的引擎轰鸣声,地面似乎也跟着它们巨大的重量颤抖起来。

    看着一辆辆工程车从自己身边驶过,仿佛自己的每一个传感器都被激发,这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震撼,自己这小小的机器人,在这些车辆面前的微不足道。

    从震撼中缓过神的张烨也开始了自己的任务。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由小六控制这些工程车辆对山体内的矿藏进行开采,并在生产中心进行提炼加工。而自己则是前往地面,部署探测针和通讯节点,建立地表监测体系。

    张烨来到隔壁的一个舱室,打开舱门,一辆流线型的交通载具映入眼帘。

    【X-35型悬浮艇】

    整个艇身由高强度轻质合金和纳米材料制成,同时采用反重力悬浮技术使艇身无需接触地面便可进行平稳飞行。

    以电力为核心能源的动力引擎可以使悬浮艇达到最高80公里的时速,最远航程600公里。

    建议乘员1-2人。

    抚摸着表面光滑的材质,感受这极富机械感的设计,张掖迫不及待,一个跨步便骑了上去,开始了自己的试驾秀。

    经过一阵子的摸索,张掖基本掌握了驾驶的技巧,这悬浮艇是可以左右横向移动的,同时悬浮艇还可以直接飞越一定的障碍,但是该艇的反作用力是有限的,如果从过高的地方落下还是会受到冲击,若是冲击过大难免艇毁人亡。

    交通工具有了,接下来便是将探测仪器了,张烨驾驶者摩托艇来到了器材储藏室,将探测针,通讯节点等仪器放置在艇身上。

    驶入电梯后,接下来便是等待。既是等待电梯的停止,亦是等待未知的未来。

    “来吧,新的旅程开始了!”

    嘭!电梯到达了顶层,大门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