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称过孤
繁体版

第十章 昏男寡女

    苏锦棠是苏家三小姐,苏家是太原郡数一数二的商贾富户,人送外号“苏半城”。

    苏家子弟多半从商,少半入仕,唯独苏家三小姐,从小喜欢舞刀弄枪。苏老爷子也不拦着,他这等阅历的人,最不喜对人指手画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当年要是听我爹的,现在估计也是个好马夫!”

    得意于苏家浑厚的财力,苏锦棠虽是女流之辈,却是一身武艺了得。

    当年苏老爷子重金请来两位高手,一位教苏锦棠练习剑法,一位教她暗器。后来,苏锦棠的剑法虽然没能登堂入室,但在暗器上却青出于蓝。

    苏府特意请工匠按海棠花的样式打造了一批金镖,纯金的镖,故有好事之人戏称,“丢命又何妨,但见金海棠。”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金镖值钱,一层是苏锦棠长得太漂亮。

    这样的女子自然心比天高,到了成婚的年纪却迟迟未嫁。苏老爷子也不着急,这么好的闺女可不能便宜了寻常小子。

    后来父女俩想出一法子,在苏府外搭起一高台,高台上竖了一屏风,屏风上绣了两只孔雀。并告知众人,谁要能射箭连中两只孔雀的眼睛,谁就是苏府的乘龙快婿。

    谁知一连过去好几个月,屏风都换了四五十个,愣是没人能连中两眼。要不是苏家财大气粗,这场雀屏选婿还真玩不下去了。

    直到有一天,路过一落魄青年,虽然身上穿得破破烂烂,但是长得剑眉星目,身形修长,器宇不凡。

    青年张弓搭箭,弓如满月,箭如流星,连中两眼,一气呵成。守在台边的下人赶紧把青年请到府上,苏老爷子看见青年也颇为满意,问其姓名,其言姓韩名万贵,河朔人士。

    苏老爷子命人将苏小姐请来,二人初一见面,就互有好感。韩万贵直言,不愿做上门女婿,要先回河朔投军,待有了功名,再来明媒正娶。

    苏家父女见青年心高志坚,不贪恋一时富贵,更是欢喜不已。遂赠金银马匹,助其上路。

    韩万贵也不推脱,并定下三年之约。三年来,二人鸿雁传书,青年从一个小兵渐渐擢升到了奉义中郎将,苏锦棠早已芳心暗许。

    谁知有一天,河朔太守叛乱了。

    苏老爷子托人打听,得到的消息是奉义中郎将韩万贵宁死不从,带兵反抗,与匈奴交战于湟水,力竭被擒,宁死不降。

    从那天起,苏锦棠从家中逃出,四处奔波,寻求为情郎报仇的机会。听闻河间郡将要举办杀胡大会,于是马不停蹄,从太原赶往河间。

    今日终于到达河间境内,连日的赶路让苏锦棠疲惫不堪,看着眼前的小河让她有了清洗一番的打算。

    已是深秋时节,河水冰凉,苏锦棠摘下帷帽,褪去上衣,用绢帕轻轻地擦拭着胳膊和脸颊。

    波光粼粼,颊粉藕白,美不胜收。

    忽然,不远处传来马的响鼻声,苏锦棠迅速穿起衣物,快步向前,只见一男子正趴在地上,意图不轨。

    苏锦棠一枚金镖射出,正中男子肩膀。男子却是一声不吭,继续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苏锦棠狐疑,小心翼翼向前,将男子翻了过来。只见其左腹中箭,脸色惨白,气若游丝。

    这时才知自己犯了大错,这哪是暗中偷窥,分明是人家奄奄一息趴在那里,自己不问青红皂白就给了人家一镖。

    现在倒好,人家生死不明,说不定自己才是凶手。

    苏锦棠都快急哭了,慌忙把男子扶到他身边的骏马上,随后牵着马绳向最近的蔚州城奔去。

    到了城里,苏锦棠打听了最好的医馆,掷下重金,只为救活男子。

    数日之后,男子悠悠醒来,开口第一句话是,

    “今日是几月初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