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拯救赵氏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穆桂英

    赵楠看被救的少女,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她温婉莺莺道:“感谢公子救命之恩,穆金华有礼了!”

    说着,就像赵楠行了个大礼。

    赵楠猛然想到,穆金华,穆桂英不就叫穆金华吗?

    穆桂英为人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精通五行八卦、奇门遁甲。

    如果真的是穆桂英,那岂不是可以为自己挂帅了!

    赵楠忙问穆金华:

    “小娘子可是穆柯寨人氏?”

    穆金华柔声道:

    “小女确是穆柯寨人。”

    赵楠确认,站在眼前的女子就是穆桂英。

    这位敢于呵斥潘豹的老姁,面容慈祥,精力充沛,如果赵楠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穆桂英的师傅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来自天界,钟无艳、樊梨花、花木兰、白素贞等都是她的徒弟。

    黎山老母,具有能洞穿过去与未来的真力,见赵楠深不可测,悄然动用真力探测他的身份,却被张南自身的一股力量遮挡,根本无法看透。

    黎山老母暗自心惊,知晓赵楠并非凡人。

    元始天尊作为天界之祖,既然有意隐藏自己,当然无人能够洞穿其身份。

    同样,黎山老母看不透的人,整个天界也没有几个,更别说大宋的凡夫俗子了。

    天机不可泄露。

    黎山老母伛偻着身子,步履蹒跚走到赵楠面前施礼道:

    “感谢公子救命之恩!”

    “金华自幼随我学艺,从未离开过我,今日与公子有缘,承蒙公子搭救我师徒二人,还望公子能收留小徒,赏口饭吃即可。”

    赵楠正值用人之际,一将难求,知是黎山老母送了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忙回道:

    “感谢老夫人厚爱,在下感激不尽,一定会善待小娘子!”

    师命难违,穆桂英也知道师傅如此行事定有深意,只得应允。

    潘虎见赵楠不但暴揍了自己一顿,还白白的捡了一个小美人回去,就叫骂道:

    “无耻小儿,敢与我作对,你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走着瞧!”

    展昭走过去,照着潘豹的嘴巴啪啪就是两个巴掌,两颗老牙带着血被打落在地。

    赵楠鄙视道:

    “我叫赵楠,家住朱仙镇,只要你敢来,奉陪到底!”

    潘虎自知占不到便宜,便灰溜溜的离开,找老爹告状去了。

    穆桂英再找师傅,她老人家已然不见踪影。

    穆桂英只得跟随着赵楠和展昭二人,继续逛灯会。

    却说潘虎哀嚎着回到国公府,潘仁美刚从皇宫散筵回来,见最心爱的小儿被人打得爹妈不认,动弹不得,忙折返进宫请旨传太医诊治。

    赵匡义在御书房里正端着茶盏,欣赏清澈见底,碧绿透亮的毛尖茶,就听王恩禀报代国公觐见面圣。

    赵匡义有点不耐烦,元宵赐筵刚散,潘仁美就匆匆来见,有何要事?

    赵匡义不悦道:

    “宣!”

    代国公进了御书房,悲声奏道:

    “圣上,上元之夜,花好月圆,四海升平,本该思皇恩浩荡。”

    “谁料想不法之徒竟趁大好的日子,街头行凶,我家虎儿被歹人打断手脚,口不能言,望圣上替微臣做主。”

    赵匡义闻言,知道潘龙、潘虎两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略一思索,敷衍道:

    “潘卿,你此番前来,想那贼人定已逃脱。”

    “而今,上元之夜,燃灯五日,城门大开,难以缉拿匪徒,不如节后再作区处,先宣御医治病,如何?”

    潘仁美见圣意已决,不可违逆,只好先带御医回府,给潘豹疗伤。

    潘仁美暗下决心,一定要缉拿凶手归案,报儿子断臂折腿之仇。

    赵楠逛完灯会,就回到朱仙镇,第二天早上,亲自带着穆桂英和展昭到开封县招募第一批私军。

    赵楠先到了雪灾时,他救过的那几位老人家里,说明来意,老人们见恩公到了,招人的待遇优厚,薪资又高,自然是无条件支持。

    过了几天,朱仙镇第一批五百名的队伍集结完毕,赵楠全权交给穆桂英训练他们。

    训练方法当然是张南预先编制好的,全部采用后世的军事管理制度。

    队伍的名字,张南想了解,就叫陆战队吧!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赵楠的冶铁工坊、煤矿、别墅区,全面开工建设。

    一批又一批的青壮年劳力被招聘了过来。

    赵楠又在朱仙镇的私密区域设置了军工坊,专门研究红衣大炮、火枪和火药。

    声势浩大的工程,和迅速壮大的劳动力队伍,赵楠想低调都难。

    大宋第一才子赵楠,坐镇朱仙镇,指挥着成千上万的人马,在每一片属于个人工坊的土地上人喊马嘶。

    朱仙镇的举动早就惊动了赵匡义的秘密组织皇城司,在暗中调查赵楠。

    皇城司唯一查到的,只知道赵楠来自太行山盖城县,其它一无所获,再深查,线索齐齐切断,仿佛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赵楠这个人一样。

    潘仁美本来就是一个龇牙必报的主,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报仇雪恨的大好时机。

    潘府的爪牙查到赵楠招兵买马,已有上万人在赵楠麾下的工坊听用,还招募了专门的陆战队,这是要谋反的节奏啊!

    于是,潘仁美指控赵楠谋反的奏章,就到了崇政殿早朝的赵匡义手里。

    赵匡义脸色阴沉,让王恩通篇阅读了潘仁美的奏章。

    金銮殿上,鸦雀无声,谋反是诛九族的大罪名,谁也不敢轻易开口,只怕祸从口出,株连到自己。

    寇准身为赵楠的学生,当然应该回避,不能辩解。

    潘仁美的死对头赵普怕他检举有功,抢了头功,盖过自己的风头,于是出列启奏道:

    “圣上,臣以为赵楠大量雇佣劳动力,完全是为了改善民生,且救灾之功,也得益于他的工坊。”

    “赵楠招募私兵,只因赵楠在朱仙镇和汴梁城工坊多,家业大,为保护工坊的利益免受侵害,招募几百人的私军看护家财,也无可厚非。”

    “臣以为,说赵楠谋反,证据不足,纯属代国公臆想,圣上不足为虑。”

    潘仁美冷哼一笑:

    “圣上,据查,赵楠的冶铁坊,有近千人昼夜不停的挖铁矿石,大炼钢铁,一个朱仙镇,用得了这么大规模的生铁吗?”

    赵普马上反驳道:

    “圣上,我想问一下代国公,你府上可有取暖用的火炉?”

    潘仁美不解道:

    “当然没有。”

    赵普冷笑一声道:

    “那就对了。圣上亲口下旨,允许赵楠冶炼生铁,也要给诸位大臣和皇宫里配备火炉。”

    “敢问代国公,到时赵楠拿不出生铁,造不出火炉,你是不是要问他个抗旨不尊之罪呢?”

    文武百官一听是啊!

    如此说来,代国公这是挖好了坑,就等着赵楠跳呢,跳不跳都是赵楠的锅,横竖都是赵楠抗旨,众臣不由得心疼赵楠一秒。

    潘仁美自知理亏,也就不再申辩。

    赵匡义的目光移到了寇准的身上问道:

    “寇卿,你如何看待代国公的奏章?”

    寇准心知赵匡义还是怀疑赵楠谋反,因而奏道:

    “圣上,臣自从认识恩师以来,他带领人榨豆油,制茶叶,酿美酒,造砖瓦,桩桩件件,哪一桩不是为了黎民百姓?”

    “恩师雪夜救灾,谆谆教导我勤政爱民,鞠躬尽瘁,哪一件又不是为了江山社稷?”

    “他虽身为布衣,却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利,为朝廷稳定人心,说这样的人谋反,臣委实是心寒呐!”

    赵匡义点点头道:

    “此事再议,退朝!”

    这一回合,潘仁美败下阵来,只得蛰伏待机,等有机会再给赵楠致命一击。

    别墅区成片的房屋建了起来,青砖灰瓦,整齐划一。

    除了花草树木和绿道,其它道路和空地全部用青砖和鹅卵石铺成。

    幽静,鸟语花香。

    这片漂亮气派的别墅,精致的家具一应俱全,让汴梁城的有钱人红了眼,这么高大上的房子谁不想拥有呢?

    首批一百多套房子,赵楠并不想卖,而是留着给自己工坊的人发福利的。

    可是架不住人人说情,赵员外,晁掌柜,梅老丈等等,都是当地高官巨富托人找的说客,要求买一套房子。

    就连赵志英听说赵楠造的房子很别致很漂亮,都想要一套。

    赵楠就决定亲自召开一场拍卖会,举牌定价。

    大宋的富豪哪里见过这种阵势?

    别墅区的广场上,一百多套房源,来了几千号人竞拍。

    首先是参观样板房,那高大的衣柜,可任意组合的沙发,任意升降的晒衣架,落地窗户和落地窗帘,观者无不震惊。

    最终征服了所有人的,是床上可拆卸的八件套,和儿童高低床,就凭这两样,多掏一千贯,心甘情愿。

    赵楠感叹,不管什么时代,还是妇女儿童的钱最好赚啊!

    参观完毕,起价五万贯。

    大宋富豪丝毫不按常理出牌,举拍就是十万,二十万,不得不说,现在还很纯洁的人,被后世的套路蒙蔽了眼睛。

    虚荣心作祟,到了后来,举牌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买房子了,而是变成了斗富,变成了死要面子活受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