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之帝国崛起
繁体版

南京之战(二)

    徐州

    张海山坐在正坐上,看着最新的海军情报,张海山大喜过望海军竟然猎杀了十几个鲸鱼,一百多个鲨鱼,这个时代不存在鲨鱼或者是鲸鱼濒危的情况,由于明朝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使得海洋生态尤其的好,水中在后世的濒危或是灭亡的动物都还在!

    张海山也将热气球的制作图纸送到兵工厂。

    ……………

    ……………

    张煌言被炸死的消息传到了南京和张海山手里,张海山表情平淡,可是南京方面可就不一祥了!

    徐州乃是京畿屏障,徐州若是无存南京危矣!

    南京

    紫禁城内

    弘光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问道:“鞑子来了,张煌言死了,徐州失了,淮河以北尽数沦落敌手,爱卿们朕该如何做?”

    这个时候世家大族已经将权利归还给了弘光皇帝,因为他们不想背负灭国的骂名和以后清军不会将怒火迁怒到自己的身上以此保全根基。

    这个时候平时都咋咋呼呼和嚷嚷着要北伐尊王攘夷的大臣们都默不作声了,之前可以凭借此事博一个忠君爱国的好名声,可是如今呢?

    什么狗屁帝王之道,帝王心术在清国的大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

    ………

    这是一个年纪较轻的宦官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殿前锦衣卫刚要将他叉走,只听“扑通”一声清脆的跪下哭丧着脸说道:“禀皇上,散朝以后诸位大臣回到府邸大量的高级武官和要员都被暗杀暴毙身亡!”

    弘光皇帝一惊:“什么?你说什么?”

    那宦官又再次重复了一遍弘光皇帝瘫坐在地,说道:“我大明国运二百五十年有余怎会如此啊!”

    这时又跑进来一个宦官:“皇上,清军来了,吴三桂的主力来了!都在城外约有十几万人吧!”

    弘光皇帝眼前一黑,勉强撑着精神说道:“叫所有的锦衣卫,城内所有的青壮年以及守城官兵全部登上城墙作…………战!咳咳咳……”

    城墙上

    士兵们望着远处的铁灰色洪流,心里止不住的发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求佛祖,祖先,以及各路神仙让自己活下来。

    清军纪律性极好,全程队列整齐无人说话只有似乎能够排山倒海的巨大脚步声!

    清军在距离南京五千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步兵匍匐在地举起手里的斯宾塞步枪警戒,骑兵在两翼散开掩护着炮兵,炮兵迅速架起火炮,一百门110MM榴弹炮,三百门七十五毫米克虏伯后膛炮,以及各式火炮上百门,总数超过两千门!

    张海山此时也到了东线,他骑着战马冷冷的注视着这座六朝古都,说道:“我们有多少炮弹?”

    朱保林和吴三桂一先一后说道:“回王爷,足够十轮五连极速射!”

    “嗯。”

    张海山显然有些不满,吴三桂跪下说道:“王爷是卑职无能,之前用了大量的炮弹攻打张煌言军营。”

    张海山面色有所缓和。

    南京

    紫禁城里

    弘光皇帝醒了过来,他躺在龙床上面色惨白虚弱的说道:“议和,议和………”

    随后就又晕了过去。

    城外

    一百名骑兵接受到宫里的命令,未来得及脱掉铠甲,也未卸下战刀,直直的冲向清军阵地。

    清军立刻上报,在距离三百米的时候,朱保林下令开枪!

    “砰砰……”

    骑兵应声而倒!

    明军守将站在城墙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见此气的直接大怒,骂道:“这些该死的鞑子,老子********………”

    他骂了一会之后实在骂不动了,扶着城墙歇了一会。

    不一会

    三十个卸掉战刀和铠甲,身着棉衣手举白旗的骑兵又朝着清军阵地冲了过去。

    朱保林接见了他们,然后不敢耽搁送他们去见了张海山,张海山说道:“不接受议和,只接受投降,不然屠城,你们的皇宫也将不复存在。”

    零头的明朝官员还想说一句,只听张海山一声:“送客!”

    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紫禁城

    弘光躺在床上问道:“如何了?”

    那议和的明朝官员一脸为难支支吾吾的说道:“陛……下,臣等无用,鞑子们只接受投降,还说不然屠城,还要将皇宫夷为平地!”

    弘光皇帝闭上了眼睛,过了半晌睁开来满眼泪花的说道:“投降吧,我们抵抗下去只是徒增伤亡罢了……”

    “为了百姓们,也是为了祖宗的牌位,只好如此了……”

    弘光说道。

    可是郑经不同意,闻言将官帽怒摔在地上,转头一言不发的离去。

    城外

    虚弱无力的弘光皇帝,被人搀扶着走到了城外。

    张海山骑着一头西洋人送来的高头大马,冷傲的看着这个大明皇帝,旁边吴三桂大声说道:“伪明的王,向宗亲王行跪拜大礼,然后对着北京的方向向皇上行三跪三拜九叩大礼!”

    弘光强忍着屈辱下跪,周围的大臣们也都跪下,张海山一摆手,无数的枪声响起,之前的大臣们身上都炸起了一朵朵血花,十分的凄美。

    弘光也顾不得这些,置换是保住自己的命就是很好的了。

    张海山说道:“吴三桂”

    “在。”

    “你接着南下,有什么不够的我给你!”

    “遵命!”

    吴三桂说道。

    ………

    ………

    弘光皇帝被送到了北京,同时他也被废为失德公。

    紫禁城

    一封战报自满洲和俄国边境传了过来,张海山也回到了京城,张海山面色铁青道:“传令下去,驻守在东北边境的十四军立刻扩军,更新装备于边境准备作战,这次我们要趁他反应不过来时狠狠地咬他一块肉下来!”

    关外

    进攻的命令到了军营,这里的士兵驻守条件极为艰苦,因此他们每天都盼望着能打仗,立战功这样就能富足,他们多数都是索伦人,从大山里来。

    按照张海山的话说就是地方越穷的地方出来的兵给了他们恩惠,他们战斗力就越强悍!

    十四军没有步兵,只有索伦骑兵和蒙古骑兵,以及一部分的汉人炮兵,被满人称为“乌真超哈”,这是满语意为“重型部队”!

    十四军经过了扩军,已经招募了四万蒙古骑兵,七万索伦骑兵,两万乌真超哈!

    这里已经是一个加强集团军!

    骑兵们不用训练,蒙古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善于骑射,索伦人更不必说了他们是大山里的游猎民族,射术更为精湛,长于山地作战。

    张海山在东北设了几百个驿站,为了保持线路的通畅,他把沥青提啥弄了出来,这个时候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大量的从中国进口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

    甚至奥斯曼还向清帝国购买四万只汉阳造和三百门七十五MM后膛炮,张海山不用想都知道这是要和俄国人打起来了,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历史。

    于是也就没过问,交付的时候奥斯曼极为大气的给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张海山也写了一封信要求使者带给奥斯曼国王易卜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