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我能无限推演命格
繁体版

第十六章:上任平安城

    半月时间匆匆过去。

    李瑞在狱中闲到发毛。

    好在翠翠时常白天过来陪他,他便以天色已晚为由,留她到次日再离去。

    期间孔详也来探望他。

    “李兄弟,别来无恙。”孔详拱了拱手。

    李瑞连忙将他迎了进去。

    孔详为人素来豪爽,还曾把剑谱借他学习,在他尚未踏入武道时指点迷津。

    在李瑞心中,把他当作半个老师。

    李瑞为他详细讲述那日跟曹闯打斗的经过,探讨起个中细节、感悟。

    孔详端坐一旁,不时点头称赞。

    “小兄弟,没想到你进境如此之快,为兄真是自愧不如。”

    李瑞十分感激他,那《无名剑谱》的残篇,是他参悟气血使用的关键,正是凭此才推演到凡胎境。

    两人借着牢头送来的酒菜,边吃边聊,就到了深夜。

    酒至酣处。

    李瑞考虑着日后可能到县衙任职的事情。

    将自身忧虑讲了出来。

    “武夫既然如此之强,朝廷又是如何控制这些人的呢。”

    孔详又是一杯大田老窖入肚,却没有正面回答李瑞的问题。

    “就拿你我这等凡胎境界的武夫来说,

    一睁开眼依然是有饭要吃,有衣要穿,有房子要住。而我呢,只会些打打杀杀的本事,总不能事事学来自己做,而且就算自己做来恐怕也没人家做得好。

    所以相较常人,我只不过是于武道一途多些天分罢了,难道我可仅凭如此便蔑视他人?

    说到底我也不过是普通百姓而已。

    因此在我来看,百姓安居乐业,人人能施展长处,才是大同之道。”

    李瑞闻言,沉思片刻。

    没想到世家出身的孔详,家国情怀如此之深。

    其实李瑞对这个世界的封建王朝没什么认同感。

    但这里有像曹闯那般真拿百姓当鱼肉的人,那么怀揣孔详这般想法的武者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孔兄所言极是。”李瑞端起酒,敬了他一杯。

    孔详继续说道:

    “而我习武之人一是不辜负上天赋予之才能,努力修炼,二则尽自己之能,斩除妖魔惩治奸邪。

    而这些事能顺利推展,离不开英明的朝廷,也离不开贤德的文官。

    黄河发大水需有人来治,闹灾荒得有人来赈灾,这些亦非武者之所能。

    武者既然没什么特殊的,如何不能容于朝廷。”

    随后孔辉话音一转,“这些呢都是我家长辈教导我的伟光正之语,也是圣人的教导。

    想来武者强悍无比,朝廷必会牵制提防你,就比如那斩妖司,既斩妖,也斩人。

    不过这些勾心斗角的事老孔我不喜欢,看不透,也就不讲了。”

    孔详看李瑞静静听着,心里也觉着有些话说过了头。他打个哈哈,“我今日喝多了,讲话有些矫情,兄弟你听听就算了。”

    两人默契的转移了话题,孔详拿翠翠的事情跟他开起玩笑,说笑一阵。

    见天色已晚,他便回去了。

    李瑞握着酒杯,回味着孔详的话。

    他出身世家,自幼读书练武,一片赤诚之心忧国忧民,自问并无二心。

    这是他个人表露心志,也至少是世家们明面的意思。

    然而他后面的话也可以看出,朝廷并不是很信任他们,还有斩妖司这个名为斩妖的特务机构,虎视眈眈。

    李瑞和孔详认识有段时间了,清楚他的为人,也相信他确实有为国为民的心意。

    但世家与朝廷之间,可没这么容易建立对彼此的信任。

    而且这朝廷恐怕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张国林这样愿意为民请命的官,有吴巡抚那样明哲保身的官,还有数之不尽的向上钻营的官。

    世家大族间肯定也没有那么和睦团结。

    更别说这广阔疆域中还有各路妖魔鬼怪。

    “真是个复杂的局势。”

    李瑞不得不感叹。

    又过了两天,终于有人来提审李瑞了。

    这天一大早,李瑞在两名官差押送下,跪在平安县的县衙之上。

    县衙大堂中,站了两排手持水火棍的官兵。

    张知县在一张梨木桌之后,正襟危坐,头上一块大匾上书明镜高悬四字。

    身旁还坐着两位官员,分别是县丞和主簿。

    谭师爷则是立在他身后。

    张国林朗声念到:

    “平安县民李瑞,杀害当朝命官,罪该斩首,但念在其诛杀之人勾结妖魔残害百姓,乃是为民除害之举,免除死刑。杖二十略施惩戒。”

    张知县看向李瑞,“李瑞,你可知罪?”

    糟了,张知县又要使眼色。

    李瑞看着张国林眉眼间的动作,赶紧说道:“草民知罪。”

    “行刑。”

    几名官兵围了过来,邢杖高高举起,却是轻轻落下。

    别说李瑞已到了凡胎境,还有【虎狼之躯】的护持,便是寻常人挨上几下也是不痛不痒。

    脊杖二十打完。

    张知县继续说道:“李瑞除妖有功,圣上特赐培元丹一枚。”

    他话音落下,便有陈捕头走了过来,手上还端着一个木盘。

    李瑞小心地将木盘上的精美瓷瓶收进怀中。

    “草民多谢皇上隆恩。”

    张国林朝他微微一笑,随后也快步走到李瑞的面前,“快起身吧,你为平安县除去两只蜘蛛妖,又斩杀勾结妖魔的县尉曹闯,为民除害,乃是我平安县的英雄。”

    张知县亲自将他扶了起来,又开口说道:

    “本县经与县丞大人商议,准备任命你为平安县捕头,领二十人,你可愿意?”

    李瑞早已经从漏风的小棉袄翠翠那里知道了这回事,所以这时候也没有感到意外。

    捕头一职,是快班衙役的头,虽然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倒勉强算个小吏。

    放在平头百姓眼中也是个官了。

    “属下愿意,属下必将竭尽所能,不辜负几位大人所托。”

    “好,明日便来上任吧。”

    李瑞杀害当朝命官的案子,至此,算是审完。

    知县正式开始接手平安县的大小事务也才不久,没有留下他说话,又和身旁几位大人商议起县中的事情来。

    李瑞则是被几个捕快簇拥着,请去了班房。

    之前有参与到县尉残害百姓一事的捕快、衙役,已经砍头的砍头,革职的革职了。

    而陈铁风仍然还是捕头。

    他此时正亦步亦趋地跟在李锐身侧。

    态度仍是十分恭敬。

    李瑞在牢里的时候,早已经从牢头那问出了他如此待遇的原因。

    张知县只是说过“好生对待,此人是我县的英雄。”

    而干净的单间,每日伙食,都是陈捕头安排的。

    “陈老兄,我在牢里的这些日子多亏你的照顾了。”

    陈捕头并不居功,笑着说道:“哪里哪里,都是知县大人吩咐的,我也是奉命行事嘛。”

    李瑞记得小木匠从记事起,陈铁风就在衙门当差,这十多年来,换了多少届知县,仍然还在。

    可以说是流水的知县,铁打的捕头。

    而且这陈铁风在曹县尉手下多年,也没掺和勾结妖魔的事情,为人倒挺有底线。

    在曹县尉倒台的一事中,更是及时站队,抱住知县大腿,对局势变化应对得当真很快。

    “别客气,陈老兄,兄弟我以后还得多向您请教呢。”

    陈铁风赶紧摆了摆手,“使不得,李兄弟,你武艺高强,年少有为,我老陈应该听命于你呢。”

    李瑞闻言,不上这个当,“按辈分我该喊您伯伯,这里喊您老兄已经是占便宜了,哪敢命令您,这样吧,咱俩同为捕头,都是为衙门办事,还是兄弟相称吧。”

    两人又是一番客套,总算在班房里坐下。

    陈铁风挺欣赏眼前的年轻人。

    斩除妖魔,受了朝廷的封赏,也不居功自傲。

    武艺高强,已经是凡胎境武者,还有知县做后台,也没有盛气凌人。

    有点意思。